一种旋钮把手的加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45605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8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旋钮把手的加强结构,具有顶面和侧面,顶面和侧面形成一个一侧开口的容置腔;在顶面的内表面上沿容置腔开口方向设置两个定位面,两个定位面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在顶面的外表面上设有一扇形浇注区域,浇注口位于扇形浇注区域上,扇形浇注区域与由两个定位面在顶面上形成的扇形相对设置,扇形浇注区域的夹角为30度并以两个定位面夹角等分线的延长线为等分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能进一步增强旋钮把手的强度,而且能减少使用材料降低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旋钮把手的
,特指一种旋钮把手的加强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旋钮把手一般使用塑料(例如PC,聚碳酸酯塑料)注塑而成,旋钮把手内部通常设有几个定位面,以进行旋转定位,然而,因塑料材料浇注成旋钮把手时,通常有一定的壁厚要求,容易导致旋钮把手的强度下降,两定位面在进行定位旋转时,受力较大,出现开裂。为了增强旋钮把手的强度,大部分旋钮把手均会采用加强筋的结构。如图1所示,旋钮把手具有顶面11和侧面12,顶面11和侧面12形成一个一侧开口的容置腔。旋钮把手在注塑生成时,产生的浇注口 13位于顶面11的外表面上,顶面11的内表面上设置三条加强筋111 (在实际生产中,也可以设置三条以上的加强筋),加强筋111位于容置腔内,三条加强筋111的一端相交并形成凸柱14,三条加强筋11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容置腔的侧面12上。通过三条加强筋111的共同作用,从而提高旋钮把手的强度。但是,增设加强筋111会使生成旋钮把手的成本增加。如何能进一步增强旋钮把手的强度,同时又能进一步降低成本,一直是业内研究的重点。本专利技术人对此做进一步研究,发现浇注口位置设置对于旋转把手成型结构强度的影响十分巨大,因此,研发出一种旋钮把手的加强结构,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钮把手的加强结构,不但能进一步增强旋钮把手的强度,而且能减少使用材料降低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旋钮把手的加强结构,具有顶面和侧面,顶面和侧面形成一个一侧开口的容置腔;在顶面的内表面上沿容置腔开口方向设置两个定位面,两个定位面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在顶面的外表面上设有一扇形浇注区域,浇注口位于扇形浇注区域上,扇形浇注区域与由两个定位面在顶面上形成的扇形相对设置,扇形浇注区域的夹角为30度并以两个定位面夹角等分线的延长线为等分线。进一步,浇注口位于顶面扇形浇注区域的等分线上。进一步,两个定位面之间的夹角为120度。进一步,两个定位面朝侧面方向延伸,分别形成加强筋。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一、本技术采用了特殊的加强结构,即设有两个定位面,并在顶面设置扇形浇注区域,将浇注口的位置限定在扇形浇注区域中,通过扇形浇注区域30度的夹角设置,进一步增强旋钮把手的强度;二、本技术的定位面可延伸形成加强筋,进一步增强旋钮强度;三、本技术采用两个定位面,在保证旋钮把手强度的情况下,最大化减少了使用材料,从而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仰视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仰视图;图8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标号说明顶面11加强筋111扇形浇注区域112定位面113侧面12·浇注口 13凸柱1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8所示,本技术揭示的一种旋钮把手的加强结构,具有顶面11和侧面12,顶面11和侧面12形成一个容置腔,容置腔的一侧具有开口,在顶面11的内表面设置定位面113,定位面113位于容置腔中并沿容置腔开口方向上设置;定位面1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定位面113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S卩0 <180°。如图6和图7所示,顶面11的外表面上具有一扇形浇注区域112,浇注口 13位于扇形浇注区域112上。顶面11内表面上的两个定位面113投射在顶面11外表面上形成的一个扇形,扇形浇注区域112与扇形相对设置,所述扇形浇注区域112的夹角为30度,即a= 30°,两个定位面113夹角等分线LI的延长线为扇形浇注区域112的等分线L2。(即等分线L2将扇形浇注区域112等分为两个夹角为15度的小扇形浇注区域)。如图3所示,浇注口 13位于扇形浇注区域112的等分线L2上。两个定位面113之间的夹角为120度。这时,旋钮把手的强度最大,效果最好。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在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两个定位面113朝侧面12方向延伸,分别形成加强筋111,进一步增强旋钮强度。采用两条加强筋111的结构比现有技术中三条加强筋的结构,更加简单,更加节省使用材料,降低生成成本。本技术改变了现有技术中加强筋111的结构,采用定位面113的结构,不但可以限制把手旋转的角度,具有定位作用;而且本专利技术人通过对浇注口 13的位置进行大量实验,确定了当顶面11扇形浇注区域112的夹角为30度并以两个定位面113夹角等分线LI的延长线为等分线L2时,浇注口 13位于扇形浇注区域112上,旋钮把手能获得较好的强度。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钮把手的加强结构,具有顶面和侧面,顶面和侧面形成一个一侧开口的容置腔;其特征在于:在顶面的内表面上沿容置腔开口方向设置两个定位面,两个定位面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在顶面的外表面上设有一扇形浇注区域,浇注口位于扇形浇注区域上,扇形浇注区域与由两个定位面在顶面上形成的扇形相对设置,扇形浇注区域的夹角为30度并以两个定位面夹角等分线的延长线为等分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钮把手的加强结构,具有顶面和侧面,顶面和侧面形成一个一侧开口的容置腔;其特征在于在顶面的内表面上沿容置腔开口方向设置两个定位面,两个定位面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在顶面的外表面上设有一扇形浇注区域,浇注口位于扇形浇注区域上,扇形浇注区域与由两个定位面在顶面上形成的扇形相对设置,扇形浇注区域的夹角为30度并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斌辉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科瑞创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