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接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42779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8 0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连接管道的工程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接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型接箍保障了使用寿命,且不易折断,密封效果好;包括管状主体,管状主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均为管状,并且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螺纹结构,左连接件的左端管直径至右端管直径逐渐增大;右连接件的右端管直径至左端管直径逐渐增大;并且左连接件顶面与水平线夹角为18度,右连接件顶面与水平线夹角为18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连接管道的工程用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接箍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接箍是一种用于连接管道的工程用具,主要用于连接油管,现有的接箍包括管状主体,这种接箍使用中发现,其与油管安装时经常出现卡碰现象,造成其使用寿命降低,经常需要维修;并且易折断,密封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保障了使用寿命,且不易折断,密封效果好的新型接箍。本技术的新型接箍,包括管状主体,所述管状主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所述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均为管状,并且所述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左连接件的左端管直径至右端管直径逐渐增大;所述右连接件的右端管直径至左端管直径逐渐增大;并且所述左连接件顶面与水平线夹角为18度,所述右连接件顶面与水平线夹角为18度。本技术的新型接箍,所述管状主体与左连接件连接处的外壁上设置有左胶圈,所述管状主体与右连接件连接处的外壁上设置有右胶圈。本技术的新型接箍,所述主体与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为一体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管状主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均为管状,并且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螺纹结构,左连接件的左端管直径至右端管直径逐渐增大;右连接件的右端管直径至左端管直径逐渐增大;并且左连接件顶面与水平线夹角为18度,右连接件顶面与水平线夹角为18度;这样,通过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的螺纹结构与油管进行连接,可以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且不易折断,防止了卡碰现象,从而有效的保障了使用寿命,其中18度为最适宜设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新型接箍,包括管状主体1,管状主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左连接件2和右连接件3,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均为管状,并且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螺纹结构,左连接件的左端管直径至右端管直径逐渐增大;右连接件的右端管直径至左端管直径逐渐增大;并且左连接件顶面与水平线夹角为18度,右连接件顶面与水平线夹角为18度;这样,通过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的螺纹结构与油管进行连接,可以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且不易折断,防止了卡碰现象,从而有效的保障了使用寿命,其中18度为最适宜设计。本技术的新型接箍,管状主体与左连接件连接处的外壁上设置有左胶圈,管状主体与右连接件连接处的外壁上设置有右胶圈,这样,可以达到更好的防漏效果,密封效果更好。本技术的新型接箍,主体与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为一体设计。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接箍,包括管状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主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所述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均为管状,并且所述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左连接件的左端管直径至右端管直径逐渐增大;所述右连接件的右端管直径至左端管直径逐渐增大;并且所述左连接件顶面与水平线夹角为18度,所述右连接件顶面与水平线夹角为18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接箍,包括管状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主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所述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均为管状,并且所述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左连接件的左端管直径至右端管直径逐渐增大;所述右连接件的右端管直径至左端管直径逐渐增大;并且所述左连接件顶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元根邵红红于百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中信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