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减震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42064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8 0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且保证稳定的产品质量的贴减震条机,其包括底座和连接在底座上的机架,底座上设置有导向座,导向座上套接有导向柱,在导向柱上连接有机架和与之滑动连接的导向板,在机架与导向板之间连接有升降气缸,在导向板上安装有矫形气缸和与之可拆卸连接的矫形固定块和压紧块,此外,底座上还设置有与减震条外形适配的真空吸附槽,真空吸附槽周围设置有缓冲定位块。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行贴减震条操作时,不需要依赖手感控制产品质量,对操作者熟练度要求低,减少操作者水平素质差异,极大的降低了操作强度,能够提高贴减震条的生产效率,且保证稳定的产品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组生产自动化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能完成贴减震条功能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模组行业普遍所采用的减震条贴合方式为纯手工贴合,需要操作者全过程用眼睛关注是否贴合在要求范围内,效率及可靠性完全依赖操作者自身的技能熟练度,产品产量、质量及一致性都无法得到保证。在目前制造业用工环境下,员工流动相当频繁,熟练操作者留守率低下,始终制约模组产品产能及质量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手工贴合减震条效率低、质量不稳定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且保证稳定的产品质量的贴减震条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贴减震条机,包括底座和连接在底座上的机架,底座上设置有与减震条外形适配的真空吸附槽,机架上连接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活动端与模组夹具连接。进一步的是,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导向座,导向座上套接有导向柱,所述机架连接在导向柱上,所述模具夹具安装在与导向柱滑动连接的导向板上,升降气缸的活动端与导向板连接。进一步的是,所述模组夹具包括设置在导向板上的压紧机构和仿形组件。所述压紧机构为矫形气缸,矫形气缸的压头与仿形组件对应,所述仿形组件由仿形固定块和压紧块组成。所述仿形组件与导向板可拆卸连接。此外,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位于真空吸附槽周围的缓冲定位块。所述升降气缸与时间控制器信号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依赖手感控制产品质量,对操作者熟练度要求低,减少操作者水平素质差异,极大的降低了操作强度,能够提高贴减震条的生产效率,且保证稳定的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中标记为,矫形汽缸1,升降汽缸2,仿形固定块3,压紧块4,真空吸附槽5,缓冲定位块6,启动开关7、8,底座9,机架10,导向座11,导向柱12,导向板1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贴减震条机包括底座9和连接在底座9上的机架10,底座9上设置有与减震条外形适配的真空吸附槽5,机架10上连接有升降气缸2,升降气缸2的活动端与模组夹具连接。使用时,根据模组的结构设计相应的模组夹具,用于将模组固定在贴减震条机上,同时,利用真空吸附槽5将减震条定位,真空吸附槽5可采用现有的微型真空泵配合设置在底座9上与减震条外形适配的槽形结构实现,然后,升降气缸2动作,使其模组与减震条接触并贴合,由于真空吸附槽5的位置是固定的,而模组夹具的位置和运动轨迹是确定的,因此能够保证减震条是贴合在要求范围内,保证加工质量。如图1所不,为了进一步提闻贴合质量,所述底座9上设置有导向座11,导向座11上套接有导向柱12,所述机架10连接在导向柱12上,所述模具夹具安装在与导向柱12滑动连接的导向板13上,升降气缸2的活动端与导向板13连接,从而使其模组夹具的位置和运动轨迹更为准确可控,也方便了模组夹具的安装及其与升降气缸2的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模组夹具包括设置在导向板13上的压紧机构和仿形组件,压紧机构可采用惯常的夹具设计,能够夹住和释放模组,实现连续生产即可,考虑到模组材料通常为塑料,最好还有仿形组件,其根据具体的模组轮廓形状设计,以免因夹具的夹持而变形或损伤。由于塑料的热缩性能,刚刚脱模的模组通常还需要进行矫形,如图1所示,优选所述压紧机构为矫形气缸1,矫形气缸I的压头与仿形组件对应,所述仿形组件由仿形固定块3和压紧块4组成,压紧块4在矫形气缸I的压头下压时约束模组的变形,从而实现了对模组的矫形和贴减震条操作在同一设备上连续完成,提高生产效率,而仿形固定块3则用于在升降气缸2动作时,保证与减震条对应的模组上的贴合面能够均匀受压,进一步提高贴合质量。如图1所示,优选所述仿形组件与导向板13可拆卸连接,从而可以在更换模组时,相应更换仿形组件,提高设备的通用性。如图1所示,优选所述底座9上还设置有位于真空吸附槽5周围的缓冲定位块6,当减震条略为受压后升降气缸2即停机,不再继续下压,以免对减震条的弹性造成不可逆的损坏,避免广生废品。如图1所示,优选所述升降气缸2与时间控制器信号连接,控制压紧状态持续时间,保证贴合牢靠。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贴减震条机包括底座9和连接在底座9上的机架10,底座9上设置有导向座11,导向座11上套接有导向柱12,在导向柱12上连接有机架10和与之滑动连接的导向板13,在机架10与导向板13之间连接有升降气缸2,在导向板13上安装有矫形气缸I和与之可拆卸连接的矫形固定块3和压紧块4,此外,底座9上还设置有与减震条外形适配的真空吸附槽5,真空吸附槽5周围设置有缓冲定位块6。升降气缸2和矫形气缸I的动作由与启动开关7、8连接的单片机控制,该设备的启动设置了双联开关,即必须同时按下启动开关7、8才能启动。将需要生产的模组放置于仿形固定块3所在位置进行初步定位,再将需要贴合的减震条放在真空吸附槽5内,双手同时启动开关7、8,启动后,通过内部单片机信号处理,先由矫形汽缸I向下动作,仿形固定块3和压紧块4进行配合,压紧产品并完成模组矫形,再由压紧汽缸2动作带动导向板13及矫形后的模组下行,使模组的贴合面与所需贴合的减震条接触并贴合,并由内部时间控制器控制压紧状态持续时间,保证贴合牢靠,完成后各运动部件归位,取出成品。用户根据自己使用的需要设计并更换仿形固定块3、压紧块4、真空吸附槽5及缓冲定位块6的具体位置和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贴减震条机,包括底座(9)和连接在底座(9)上的机架(10),其特征是:底座(9)上设置有与减震条外形适配的真空吸附槽(5),机架(10)上连接有升降气缸(2),升降气缸(2)的活动端与模组夹具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贴减震条机,包括底座(9)和连接在底座(9)上的机架(10),其特征是底座(9)上设置有与减震条外形适配的真空吸附槽(5),机架(10)上连接有升降气缸(2),升降气缸(2)的活动端与模组夹具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减震条机,其特征是所述底座(9)上设置有导向座(11),导向座(11)上套接有导向柱(12),所述机架(10)连接在导向柱(12)上,所述模具夹具安装在与导向柱(12)滑动连接的导向板(13)上,升降气缸(2)的活动端与导向板(13)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减震条机,其特征是所述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长虹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