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类撞击研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34653 阅读:5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7 19:21
一种豆类撞击研磨机,在机座上利用多组缓冲弹簧承设一基体,在基体内部架设有一组高速马达及一组传动轴,利用马达心轴衔设的皮带轮与传动轴下端皮带轮间张设一皮带达到连动关系,在马达或传动轴下端衔设一偏心件,在基体顶端衔设有一圆形主槽体,主槽体的槽底概呈球形曲面并于一侧设有一出料口,出料口出料端设有一阀门,上述的传动轴即贯通突伸于主槽体中心部位,在传动轴上端衔设有一组撞击件,该撞击件周缘设有数组可活动枢摆的撞击片及固定的拨片,撞击片为弹簧钢材质,在撞击件外围的主槽体槽底形成一道环部供一组金属筛网套置定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杂粮加工设备,特别是指一种带有撞击机构的豆类研磨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豆类制粉设备多采研磨机构将豆类研磨成粉末状,以提供消费市场所需,但这种研磨式制粉作业对于花生、黄豆等富含油脂的豆类而言,因其研磨成粉末状所耗费的时间较长且易产生高温,导致在研磨过程容易释放出油脂而造成粉末黏结成块,并且影响其保存期限,效果并不理想。一种豆类撞击研磨装置,一马达传动、一组撞击件呈高速旋转,以配合撞击件外围覆设的筛网,使豆类被撞击件撞击研磨后,顺着其离心作用而往外触及筛网呈粉末状析出,不但可缩短其制粉工时,更可保持其粉末之干燥,有效解决现有研磨机构的缺失,同时因整体体积比较小,可适用于少量制粉的需求。但是,经实际使用后发现,在豆类受撞击件撞击研磨经筛网析出时,很容易使豆粉集中积存在筛网周遭,如果不随时加以拨开清除,很容易因阻塞而影响后续的研磨效果,这是有待改进的地方。因为撞击件及筛网等机件是设置在适当的主槽体里以方便收集豆粉,但因主槽体本身仅提供收集功能,并未设置适当出料口来方便装袋,所以在制粉完成装袋时,必须用勺子盛铲装袋,造成相当的不便和麻烦,有待一并加以解决改善者。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豆类撞击研磨装置所面临的问题,本豆类振动撞击研磨收集装置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马达传动撞击件进行豆类撞击研磨作业时,一并传动其马达或撞击件下端衔设的偏心件绕转,进而可配合基体底缘缓冲弹簧,使整体产生偏摆振动效果,在豆类触撞筛网呈粉末状析出时,可以有效预防豆粉集中积附的问题。另一个目的在于收集豆粉的主槽体作圆型及球形曲面槽底设计,使豆粉可配合振动作用而向周缘低处滑移,并随其振动离心作用而朝出料口集中,方便收集装袋。一种豆类撞击研磨机,在机座上利用多组缓冲弹簧承设一基体,在基体内部架设有一组高速马达及一组传动轴,利用马达心轴衔设的皮带轮与传动轴下端皮带轮间张设一皮带达到连动关系,在马达或传动轴下端衔设一偏心件,在基体顶端衔设有一圆形主槽体,主槽体的槽底呈球形曲面并于一侧设有一出料口,出料口出料端设有一阀门,上述的传动轴即贯通突伸于主槽体中心部位,在传动轴上端衔设有一组撞击件,该撞击件周缘设有数组可活动枢摆的撞击片及固定的拨片,撞击片为弹簧钢材质,在撞击件外围的主槽体槽底形成一道环部供一组金属筛网套置定位。综上所述,本技术在利用高速撞击研磨豆类的干式制粉装置中,利用主槽体的型体设计和偏心件设置,进一步赋予了振动和导出收集效能,有效解决可能衍生的豆粉积存影响后续撞击研磨效果及收集装料的不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整体结构关系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撞击研磨功能下之结构动作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振动效能下之结构动作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收集装袋功能下之结构动作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0)机座、(20)基体、(22)出料口、(24)环部、(30)马达、(32)皮带轮、(40)传动轴、(42)偏心件、(51)撞击片、(60)筛网、(70)承杯、(72)螺栓、(11)缓冲弹簧、(21)主槽体、(23)阀门、(25)栓柱、(31)心轴、(33)皮带、(41)皮带轮、(50)撞击件、(52)拨片、(61)环框、(71)挡板。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及图2的结构关系示意图,如图所示,主要是在一机座(10)上利用多组缓冲弹簧(11)承设一基体(20),于基体(20)内部架设有一组高速马达(30)及一组传动轴(40),利用马达(30)心轴(31)衔设的皮带轮(32)与传动轴(40)下端皮带轮(41)间张设一皮带(33)达到连动关系,另外在马达或传动轴(40)下端衔设一偏心件(42),在基体(20)顶端衔设有一圆形主槽体(21),主槽体(21)的槽底概呈球形曲面并于一侧设有一出料口(22),出料口(22)出料端设有一阀门(23),上述的传动轴(40)即贯通突伸于主槽体(21)中心部位,在传动轴(40)上端衔设有一组撞击件(50),该撞击件(50)周缘设有数组可活动枢摆的撞击片(51)及固定的拨片(52),在撞击件(50)外围的主槽体(21)槽底形成一道环部(24)供一组金属筛网(60)套置定位,该筛网(60)用一环框(61)加以框设定型,其外围另设有数根栓柱(25)供一承杯(70)组设而覆于撞击件(50)及筛网(60)的相对上方位置,该承杯(70)内部更设有一以螺栓(72)调整偏摆度的挡板(71)来决定进料量,具体动作参照图3-5所示的动作示意图。本技术由上述结构组成,在豆类撞击研磨功能的实现上,主要是利用所述高速马达(30)传动该传动轴(40)带动上端撞击件(50)作高速旋转,此时撞击件(50)的活动撞击片(51)随着其高速旋转之离心作用而产生甩摆,以可对豆类产生撞击研磨效果,同时配合拨片(52)的拨扰的撞击片(51)的甩摆而使破裂成细小颗粒的豆块高速触击筛网(60),其撞击力道配合筛网(60)上细小纲目而呈粉末状析出,至于无法通过筛网(60)的颗粒则继续进行研磨作业(以上配合参见图3所示);而在进行豆类撞击研磨作业时,因该撞击件(50)的传动轴(40)下端衔设有一偏心件(42),使以在马达(30)带动该传动轴(40)时,其偏心件(42)乃一并旋动,而由其重心偏移配合基体(20)与机座(10)间之缓冲弹簧(11)设置,造成基体(20)整体产生振动,令撞击件(50)撞击研磨并经筛网(60)析出的豆粉不至于集中积存在筛网(60)周遭而造成阻塞,使后续的撞击研磨作业不受影响维持豆粉质量(以上参见图4所示);同时由其圆型主槽体(21)的球形曲面槽底,使豆粉可随其振动作用而由中心逐渐向周缘低处滑移,而其振动的离心作用更得将豆粉顺着主槽体(21)周缘向单一方向导持集中,进而能由出料口(22)导出以利于装袋作业进行(以上参见图5所示);基于此,本技术在利用撞击件(50)配合筛网(60)达成豆类撞击研磨之制粉功能外,更进一步的偏心振动作用而可有效预防豆粉集中积存于筛网(60)周遭,避免后续撞击研磨效果受到影响,同时经主槽体(21)之球形曲面槽底配合振动效能,能使豆粉往出料口(22)及集中导出,可方便于进行装袋,由此构成一种极具实用价值与便利性的豆类制粉设备。本技术在利用高速撞击研磨豆类的干式制粉装置中,利用主槽体的型体设计和偏心件设置,进一步赋予了振动和导出收集效能,有效解决可能衍生的豆粉积存影响后续撞击研磨效果及收集装料的不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豆类撞击研磨机,在机座(10)上利用多组缓冲弹簧(11)承设一基体(20),在基体(20)内部架设有一组高速马达(30)及一组传动轴(40),利用马达(30)心轴(31)衔设的皮带轮(32)与传动轴(40)下端皮带轮(41)间张设一皮带(33)达到连动关系,在马达或传动轴(40)下端衔设一偏心件(42),在基体(20)顶端衔设有一圆形主槽体(21),主槽体(21)的槽底呈球形曲面并于一侧设有一出料口(22),出料口(22)出料端设有一阀门(23),上述的传动轴(40)即贯通突伸于主槽体(21)中心部位,其特征在于;在传动轴(40)上端衔设有一组撞击件(50),该撞击件(50)周缘设有数组可活动枢摆的撞击片(51)及固定的拨片(52),撞击片(51)为弹簧钢材质,在撞击件(50)外围的主槽体(21)槽底形成一道环部(24)供一组金属筛网(60)套置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类撞击研磨机,在机座(10)上利用多组缓冲弹簧(11)承设一基体(20),在基体(20)内部架设有一组高速马达(30)及一组传动轴(40),利用马达(30)心轴(31)衔设的皮带轮(32)与传动轴(40)下端皮带轮(41)间张设一皮带(33)达到连动关系,在马达或传动轴(40)下端衔设一偏心件(42),在基体(20)顶端衔设有一圆形主槽体(21),主槽体(21)的槽底呈球形曲面并于一侧设有一出料口(22),出料口(22)出料端设有一阀门(23),上述的传动轴(40)即贯通突伸于主槽体(21)中心部位,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文良田民泽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正隆谷物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