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冷却式逃生缓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32922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6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冷却式逃生缓降器,包括支座、固定在支座上的齿圈、固定在支座中心处的中心柱、套装在中心柱上的行星轮架,行星轮架上设有缠绕绳索用的V形绳槽,行星轮架上安装有若干个行星齿轮,行星齿轮后方的中心柱上安装有中心轮,中心轮的一个端面上设有太阳齿轮,行星齿轮之间、行星齿轮与太阳齿轮之间、行星齿轮与齿圈之间均为齿轮啮合,中心轮的后方设有太阳齿轮固定支座,中心轮的圆周方向与太阳齿轮固定支座之间设有若干个摩擦块,支座的下方设有若干个定滑轮,其中中心轮由外圆环和若干支撑柱构成,支撑柱为具有倾斜角度的叶片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在保持自冷却效果的同时,进一步简化了缓降器的结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逃生用具,特别是一种自冷却式逃生缓降器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层楼房建筑不断增多,但是同时各种高楼火灾事故也频繁发生,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目前,我国的高楼逃生主要还是通过大楼本身紧急逃生通道或者消防员的营救,缺少能够自救的小型逃生装置。本技术申请人提出过一种体积小、便于操作和散热性能好的自冷却高楼逃生缓降器(公开号为CN102247663A),参见附图1,其中的自冷却高楼逃生缓降器,包括支座、固定在支座上的齿圈、固定在支座中心处的中心柱、套装在中心柱上的行星轮架,所述行星轮架上设有缠绕绳索用的V形绳槽,所述行星轮架上安装有若干个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后方的中心柱上安装有中心轮,所述中心轮的一个端面上设有太阳齿轮,所述行星齿轮之间、行星齿轮与太阳齿轮之间、行星齿轮与齿圈之间均为齿轮啮合,所述中心轮的后方设有太阳齿轮固定支座,所述中心轮的圆周方向与太阳齿轮固定支座之间设有若干个摩擦块,所述支座的下方设有若干个定滑轮,所述中心轮的后部连接有风扇支架,所述风扇支架上设有若干个风扇叶片,所述风扇支架套接在中心柱上。但上述专利中的逃生器结构仍显复杂,存在不易装配,造价较高等缺点,因此需要一种结构更为简单的逃生缓降器。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
技术介绍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更为简单、便于操作同时保持原有散热性能好的自冷却式逃生缓降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自冷却式逃生缓降器,在原专利公开的基础上,通过将其中的中心轮7(图1)改进为具有支撑柱结构,而且支撑柱本身为具有倾斜角度的叶片状,自转吹风从而实现自冷却,并可将原有的风扇叶片17、风扇支架18以及相关的连接部件等风扇部件删除,从而在保持自传吹风实现自冷却的同时简化了缓降器的整体结构。由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冷却式逃生缓降器,包括支座、固定在支座上的齿圈、固定在支座中心处的中心柱、套装在中心柱上的行星轮架,所述行星轮架上设有缠绕绳索用的V形绳槽,所述行星轮架上安装有若干个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后方的中心柱上安装有中心轮,所述中心轮的一个端面上设有太阳齿轮,所述行星齿轮之间、行星齿轮与太阳齿轮之间、行星齿轮与齿圈之间均为齿轮啮合,所述中心轮的后方设有太阳齿轮固定支座,所述中心轮的圆周方向与太阳齿轮固定支座之间设有若干个摩擦块,所述支座的下方设有若干个定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轮由外圆环和若干支撑柱构成,所述支撑柱为具有倾斜角度的叶片状。其中,所述中心轮具有3-4个支撑柱。其中,所述支撑柱与中心轮轴线形成10-80度的倾斜角度。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在保持自冷却效果的同时,进一步简化了缓降器的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缓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缓降器中的中心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缓降器中的中心轮的剖视图。图4是图3的中心轮沿剖面线C-C的剖视图。图中1、支座,2、外壳,3、齿圈,4、螺栓,5、太阳齿轮固定支座,6、行星齿轮,7、中心轮,8、垫圈,9、行星轮架,10、螺钉,11、中心柱,12、螺钉,13、定滑轮,14、铆钉,15、滑轮盖板,16、摩擦块,17、风扇叶片,18、风扇支架,19、第一套筒,20、第二轴承,21、风扇叶片挡板,22、垫片,23、螺钉,24、第二套筒,25、螺钉,26、离合器,27、第一轴承,28、太阳齿轮,29、散热片,32、支撑柱33、外圆环具体实施方式现有技术中的逃生缓降器如图1所示,其包括支座1、固定在支座I上的齿圈3、固定在支座I中心处的中心柱11、套装在中心柱11上的行星轮架9,所述行星轮架9上设有缠绕绳索用的V形绳槽,所述行星轮架9上安装有三个行星齿轮6,所述行星齿轮6后方的中心柱11上安装有中心轮7,所述中心轮7的一个端面上设有太阳齿轮28,所述行星齿轮6之间、行星齿轮6与太阳齿轮28之间、行星齿轮6与齿圈3之间均为齿轮啮合,所述中心轮7的后方设有太阳齿轮固定支座5,所述中心轮7的圆周方向与太阳齿轮固定支座5之间设有三个摩擦块16,所述支座I的下方设有三个呈三角状排布的定滑轮13,所述中心轮7的后部连接有风扇支架18,所述风扇支架18上设有若干个风扇叶片17,所述风扇支架18套接在中心柱11上;所述齿圈3、中心轮7和风扇叶片17的外部固定有外壳2,所述外壳2通过螺钉23和垫片22固定在中心柱11上;所述太阳齿轮28固定座通过螺栓4固定在齿圈3上,所述外壳2上均布有若干个散热孔,所述支座I上也均布有若干个散热孔30 ;所述风扇支架18与中心轮7之间设有离合器26,所述中心轮7与中心柱11之间设有第一轴承27,所述风扇支架18与中心柱11之间设有第二轴承20,所述第一轴承27和第二轴承20之间的中心柱11上套有第一套筒19,所述外壳2和第二轴承20之间的中心柱11上套有第二套筒24 ;所述行星齿轮6通过螺钉12固定在行星齿轮架9上,所述螺钉12与行星齿轮架9之间设有垫圈8 ;所述定滑轮13的后方设有滑轮盖板15,所述定滑轮13和滑轮盖板15通过铆钉14铆接在支座I上;所述中心柱11通过螺钉10固定在支座I上;所述太阳齿轮固定支座5上均布有若干个散热片29 ;所述风扇支架18的后方设有风扇叶片挡板21,所述风扇叶片挡板21与风扇支架18之间设有固定用的螺钉25 ;所述中心轮9由铸铁制成,所述摩擦块16由黄铜制成。而本技术对上述缓降器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具体的,如图2-4所示,将中心轮7设计为由若干(图2-4中显示为4个)支撑柱32和外圆环33构成,摩擦块16可置于支撑柱32和外圆环33形成的4个外部空间中,并且该支撑柱32为具有倾斜角度的叶片状。如图4所示,支撑柱32与中心轮轴线形成的角度为10-80度。由此,在中心轮高速自转的同时,为叶片状的支撑柱可以达到吹风自冷却的效果。此外,将原有的风扇叶片17、风扇支架18以及相关的连接部件等风扇部件去除,从而在保持自传吹风实现自冷却的同时简化了缓降器的整体结构。本技术的自冷却高楼逃生缓降器,太阳齿轮28的齿数Zl = 9,行星齿轮6的齿数Z2 = 15,齿圈3的齿数Z3 = 39,因此,中心轮7可以获得i = 5. 33的高传动比,因此中心轮7能以较高的速度转动,从而显著的提高了摩擦块16与太阳齿轮固定支座5之间的摩擦力,大大降低了逃生者下降的速度,确保逃生者安全落地。中心轮7在获得较高转速的同时,其为叶片状的支撑柱32也能够实现自转吹风,从而将摩擦块16与太阳齿轮固定支座5之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支座I和外壳2上均设有若干个散热孔,太阳齿轮固定座5上均布有若干个散热片,更进一步的提闻了本技术的散热能力。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冷却式逃生缓降器,包括支座(1)、固定在支座(1)上的齿圈(3)、固定在支座(1)中心处的中心柱(11)、套装在中心柱(11)上的行星轮架(9),所述行星轮架(9)上设有缠绕绳索用的V形绳槽,所述行星轮架(9)上安装有若干个行星齿轮(6),所述行星齿轮(6)后方的中心柱(11)上安装有中心轮(7),所述中心轮(7)的一个端面上设有太阳齿轮(28),所述行星齿轮(6)之间、行星齿轮(6)与太阳齿轮(28)之间、行星齿轮(6)与齿圈(3)之间均为齿轮啮合,所述中心轮(7)的后方设有太阳齿轮固定支座(5),所述中心轮(7)的圆周方向与太阳齿轮固定支座(5)之间设有若干个摩擦块(16),所述支座(1)的下方设有若干个定滑轮(13),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轮(7)由外圆环(33)和若干支撑柱(32)构成,所述支撑柱(32)为具有倾斜角度的叶片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冷却式逃生缓降器,包括支座(I)、固定在支座(I)上的齿圈(3)、固定在支座(I)中心处的中心柱(11)、套装在中心柱(11)上的行星轮架(9),所述行星轮架(9)上设有缠绕绳索用的V形绳槽,所述行星轮架(9)上安装有若干个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6)后方的中心柱(11)上安装有中心轮(7),所述中心轮(7)的一个端面上设有太阳齿轮(28),所述行星齿轮(6)之间、行星齿轮(6)与太阳齿轮(28)之间、行星齿轮(6)与齿圈(3)之间均为齿轮啮合,所述中心轮(7)的后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亿和海丽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