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粟广欢专利>正文

高楼火灾救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7169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楼火灾救生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可同时实现收绳及放绳的卷绳装置,所述卷绳装置的转轴两端分别安装有自动控制卷绳装置速度的减速装置以及控制卷绳装置下放或者是停止的控制装置,机架顶部设置有两个与卷绳装置连接并可移动的放绳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快了人们的逃生速率,为挽救生命提供了保障,而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无需使用电器设备或者是液压设备,减少了在混乱中发生危险事故的情况。(*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楼火灾救生机
技术介绍
随着大量人口往大城市涌进,城市环境显得越加拥挤,再加上城市土地资源稀少,因此,新建的大楼都越来越高,以缓解城市压力。但是,随之带来的是消防逃生等一系列安全问题,万一底层着火,在高层的人只能够继续往上层走,直至楼顶逃生。由于现在的大楼都非常高,消防车已经无法对高层的楼层进行灭火,只靠楼层自身的消防设施如果没法扑灭火灾,就很可能使得火势越发往上层走,最后危及在楼顶逃生的人。现在一些楼层较少的大楼配备有逃生绳索,将人的身体套在绳圈内,然后自行控制下放速度,从楼顶放下,这种方法适用于十层左右的楼房,但是对于二三十层的写字楼或者住宅,将人从楼顶用绳索绑着放下,显然对逃生者的健康及安全都是一种挑战。另外,对于老弱病残以及有恐高症的人,就算在底层楼用绳索逃生的方式都是十分不安全的。为此,行业内出现了高楼逃生机,设置有卷筒及传动机构收放绳索,然后通过电机及制动器控制收放速度,将人用架体从楼顶下放至地面。但是,现有的逃生机存在许多问题。首先,逃生机的架体悬空在楼顶,对于健康年轻的人可以很容易绑定在架体上,但是在医院这种场所使用时,对于年老特别是身患残疾的人,就很难进行操作,需要通过几个人将病人放置并且捆绑在架体上,但是,在紧急情况时,很容易出差错,就有可能直接从楼顶摔下,后果不堪设想。另外,现有的逃生机都是使用电机来驱动,但是在大楼发生意外时,很有可能无法提供电力。就算逃生机自带有电池,但是电池在放置一段时间后,电量将会减少,无法保证在突发事故时,能够使用,而且在楼顶经过长年累月的环境作用,电池很有可能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性广、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的高楼火灾救生机,无需使用电器设备或者是液压设备,并且实现了一侧下降到底后,另一侧同时准备装人放绳的双向逃生模式,加快了人们的逃生速率,为挽救生命提供了保障。本技术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楼火灾救生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可同时实现收绳及放绳的卷绳装置,所述卷绳装置的转轴两端分别安装有自动控制卷绳装置速度的减速装置以及控制卷绳装置下放或者是停止的控制装置,机架顶部设置有两个与卷绳装置连接并可移动的放绳装置。优选的是,所述卷绳装置包括两个安装在转轴上用于放置钢丝绳的卷筒,两个卷筒上的钢丝绳分别以相反的方向缠绕在卷筒上。进一步的,所述卷筒上设有可卡入另外一个卷筒以使两个卷筒同步转动的卡接结构。更进一步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卷筒内可弹性地插入卷筒的卡条,还包括设置在卷筒内限制卡条移动的限位块以及设置在卷筒外用于卡条旋转定位的定位杆。优选的是,所述减速装置包括与放绳装置连接的可移动的拉杆、安装在卷绳装置的转轴上的第一刹车盘;所述拉杆一端安装在放绳装置的钢丝绳上,另一端连接至可操控第一刹车盘的第一操纵杆上。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杆,设置在两个放绳装置上的拉杆分别连接至连杆,连杆上设有连接至第一操纵杆上的连接绳,所述连杆上设有可调节连接绳长度的调节螺钉。优选的是,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转轴上的减速齿轮组,以及可操控卷绳装置的第二刹车盘,所述第二刹车盘上设有可启停第二刹车盘的第二操纵杆,所述第二操纵杆上设有脚踏操纵杆。优选的是,还包括换位装置;所述换位装置包括安装在放绳装置上将人从楼顶转移至楼顶外的送出机构,还包括可升降地将人从送出机构转移至设在放绳装置上的挂钩的换位机构;所述送出机构包括一滑动安装在放绳装置上的滑块,及吊设在滑块下的送出挂钩;所述换位机构包括设在机架上的蜗轮蜗杆箱,还包括安装在放绳装置上与蜗轮蜗杆箱通过钢丝绳连接的换位挂钩。优选的是,所述放绳装置包括滑动安装在机架上的支撑杆,支撑杆的端部设置有挂钩。进一步的,机架上设有用于定位支撑杆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杆一侧的定位插销,支撑杆上设有与定位插销对应的定位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可同时实现收绳及放绳的卷绳装置,从而实现了一侧下降到底后,另一侧同时准备装人放绳的双向逃生模式,加快了人们的逃生速率,为挽救生命提供了保障,而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无需使用电器设备或者是液压设备,另夕卜,对于行动不方便的人,可以先将人在楼顶上挂起,然后通过可移动的放绳装置推至楼顶外悬空的地方再放下,从而减少了在混乱中发生危险事故的情况。本技术适用性广,无论是十几层的楼房,还是三十多层的大楼,只要根据楼层数预先放置一定长度的钢丝绳即可。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刹车盘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刹车盘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安装在大楼上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的高楼火灾救生机,包括机架10,机架10上设置有可同时实现收绳及放绳的卷绳装置,所述卷绳装置的转轴21两端分别安装有自动控制卷绳装置速度的减速装置以及控制卷绳装置下放或者是停止的控制装置,机架顶部设置有两个与卷绳装置连接并可移动的放绳装置。通过设置可同时实现收绳及放绳的卷绳装置,从而实现了一侧下降到底后,另一侧同时准备装人放绳的双逃生模式,加快了人们的逃生速率,为挽救生命提供了保障,而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无需使用电器设备或者是液压设备,另外,对于行动不方便的人,可以先将人在楼顶上挂起,然后通过可移动的放绳装置推至楼顶外悬空的地方再放下,从而减少了在混乱中发生危险事故的情况。本技术适用性广,无论是十几层的楼房,还是三十多层的大楼,只要根据楼层数预先放置一定长度的钢丝绳即可。其中,所述卷绳装置包括两个安装在转轴21上用于放置钢丝绳的卷筒22,两个卷筒22上的钢丝绳23分别以相反的方向缠绕在卷筒22上。进一步的,所述卷筒22上设有可卡入另外一个卷筒22以使两个卷筒22同步转动的卡接结构。更进一步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卷筒22内可弹性地插入卷筒的卡条24,还包括设置在卷筒22内限制卡条24移动的限位块25以及设置在卷筒22外用于卡条24旋转定位的定位杆26。在设备不使用的状态下,卡条24没有卡入另外一个卷筒22内。当设备使用时,没有卡接结构的卷筒先将人放至地面,然后操作者旋转卡条24,卡条24上设有弹簧件将卡条24向另外一个卷筒22的方向推,使卡条24上的凸起离开限位块25,限位块25在卷筒22内部,操作者无法看清内部的状况。卡条24旋转一定角度后,卡条24上的操作手柄刚好被定位杆26顶住,此时,操作者释放卡条24,卡条24就能够刚好不被限位块25限制,其端部突出卷筒22。另外一个卷筒22上设有可插入卡条24的通孔,只要两个卷筒22旋转至卡条24与通孔相对应的位置时,两个卷筒22就能够结合同步转动。其中,所述减速装置包括与放绳装置连接的可移动的拉杆31、安装在卷绳装置的转轴21上的第一刹车盘32 ;所述拉杆31 —端安装在放绳装置的钢丝绳23上,另一端连接至可操控第一刹车盘32的第一操纵杆33上。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杆34,设置在两个放绳装置上的拉杆31分别连接至连杆34,连杆34上设有连接至第一操纵杆33上的连接绳35,所述连杆34上设有可调节连接绳35长度的调节螺钉36。调节螺钉36采用蝶形螺母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楼火灾救生机,包括机架(10),其特征在于,机架(10)上设置有可同时实现收绳及放绳的卷绳装置,所述卷绳装置的转轴(21)两端分别安装有自动控制卷绳装置速度的减速装置以及控制卷绳装置下放或者是停止的控制装置,机架顶部设置有两个与卷绳装置连接并可移动的放绳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楼火灾救生机,包括机架(10),其特征在于,机架(10)上设置有可同时实现收绳及放绳的卷绳装置,所述卷绳装置的转轴(21)两端分别安装有自动控制卷绳装置速度的减速装置以及控制卷绳装置下放或者是停止的控制装置,机架顶部设置有两个与卷绳装置连接并可移动的放绳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火灾救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绳装置包括两个安装在转轴(21)上用于放置钢丝绳的卷筒(22),两个卷筒(22)上的钢丝绳(23)分别以相反的方向缠绕在卷筒(2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楼火灾救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22)上设有可卡入另外一个卷筒(22)以使两个卷筒(22)同步转动的卡接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楼火灾救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卷筒(22)内可弹性地插入卷筒的卡条(24),还包括设置在卷筒(22)内限制卡条(24)移动的限位块(25 )以及设置在卷筒(22 )外用于卡条(24 )旋转定位的定位杆(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火灾救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装置包括与放绳装置连接的可移动的拉杆(31)、安装在卷绳装置的转轴(21)上的第一刹车盘(32);所述拉杆(31) —端安装在放绳装置的钢丝绳(23)上,另一端连接至可操控第一刹车盘(32)的第一操纵杆(33)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楼火灾救生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杆(34),设置在两个放绳装置上的拉杆(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粟广欢伍碧梅
申请(专利权)人:粟广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