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输送软管及其制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29375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6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实现兼顾阻隔性(耐制冷剂过性)和柔软性、可以消除弯曲时软管破裂的问题的制冷剂输软管。其为在与制冷剂接触的管状树脂层(1)的外周上形成有基橡胶层(7)、进一步在丁基橡胶层(7)的外周上形成有乙丙橡层(8)而成的制冷剂输送软管。上述树脂层(1)由以聚酰胺树脂改性聚烯烃系弹性体的共混物为主要成分的树脂层用材料成,仅在其内周面形成有表层(6),以该表层(6)的拉伸模量(A除上述表层(6)之外的树脂层(1)的拉伸模量(B)、丁基橡胶层(的拉伸模量(C)和乙丙橡胶层(8)的拉伸模量(D)满足下述式(的关系的方式构成。(A)>(B)>(C)>(D)?(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剂输送软管及其制法,详细而言,涉及汽车等车辆中使用的制冷剂输送软管及其制法。
技术介绍
近年,随着对破坏臭氧层的气体的蒸散规定的强化,对汽车等中使用的制冷剂输送软管(空调软管)的阻隔性(耐制冷剂透过性)的要求越发严格。因此,制冷剂输送软管材料中使用聚酰胺树脂这样的结晶性高的树脂。该聚酰胺树脂的阻隔性(耐制冷剂透过性)优异但柔软性差,因此存在软管弯曲时容易破裂这一缺点。因此,作为制冷剂输送软管材料,不单独使用聚酰胺树脂,而使用将改性聚烯烃等比聚酰胺树脂柔软的材料共混于聚酰胺树脂中而成的物质(参照专利文献I)。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36545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_7]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上述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制冷剂输送软管通过共混改性聚烯烃,从而与单独的聚酰胺树脂相比可以赋予软管以柔软性,但仍然存在无法充分消除弯曲时(振动时)软管破裂这一不良情况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以实现兼顾阻隔性(耐制冷剂透过性)和柔软性、可以消除弯曲时的软管破裂的问题的制冷剂输送软管及其制法。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I主旨为一种制冷剂输送软管,其为在与制冷剂接触的管状树脂层的外周形成有丁基橡胶层、进一步在丁基橡胶层的外周上形成有乙丙橡胶层而成的制冷剂输送软管,上述树脂层由以聚酰胺树脂和改性聚烯烃系弹性体的共混物为主要成分的树脂层用材料形成,仅在其内周面上形成有表层,以该表层的拉伸模量(A)、除上述表层之外的树脂层的拉伸模量(B)、丁基橡胶层的拉伸模量(C)和乙丙橡胶层的拉伸模量(D)满足下述式(a)的关系的方式构成。(A) > (B) > (C) > (D)... (a)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2主旨为一种制冷剂输送软管的制法,其为上述制冷剂输送软管的制法,对形成于管状树脂层的内周面及外周面的内侧表层及外侧表层中的外侧表层实施研磨处理除去外侧表层之后,在其外周形成丁基橡胶层,进一步在丁基橡胶层的外周上形成乙丙橡胶层,所述管状树脂层为通过以聚酰胺树脂和改性聚烯烃系弹性体的共混物为主要成分的树脂层用材料的挤出工序而得到的管状树脂层。即,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获得可以实现兼顾阻隔性(耐制冷剂透过性)和柔软性、可以消除弯曲时的软管破裂的问题的制冷剂输送软管,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该研究过程中,发现了若将以聚酰胺树脂和改性聚烯烃系弹性体的共混物为主要成分的树脂层用材料挤出成软管状,则如图2(图1的A部分的放大图)所示,在由上述树脂层用材料形成的管状树脂层I (参照图1)的内周面及外周面上形成了由聚酰胺树脂4构成的、厚度3飞y m左右的内侧表层2及外侧表层3。可以认为这是由于聚酰胺树脂4的熔融粘度比改性聚烯烃系弹性体5的熔融粘度低,熔融粘度低的聚酰胺树脂4比改性聚烯烃系弹性体5更容易熔融,因此形成由聚酰胺树脂4构成的表层2、3。然而,如刚才所述,聚酰胺树脂为结晶性高的树脂、柔软性差,因此由聚酰胺树脂4构成的表层2、3的柔软性也差。发现,管状树脂层I的内周面侧的内侧表层2容易追随软管的弯曲,因此不会产生软管的内面树脂破裂的问题,但管状树脂层I的外周面侧的外侧表层3难以追随软管的弯曲(振动),软管弯曲时应力局部集中,因此外侧表层3成为起点而发生树脂层I的破裂。因此,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该问题进一步继续研究,想到了对上述外侧表层3实施研磨处理,从树脂层I的外周面上完全除去外侧表层3 (参照图3),在其外周面(除去面)Ia上形成拉伸模量比树脂层I小的丁基橡胶层,进一步在丁基橡胶层的外周上形成拉伸模量比丁基橡胶层小的乙丙橡胶层。由于在树脂层I的内周面上形成的表层2由聚酰胺树脂4形成,表层2的外周面的树脂层I由在聚酰胺树脂4中共混了改性聚烯烃系弹性体5而成的材料形成,因此表层2的拉伸模量比树脂层I的拉伸模量大。如此发现了以从成为最内层的内侧表层2到外侧的树脂层1、丁基橡胶层、乙丙橡胶层各层的拉伸模量(硬度)依次降低的方式构成,可以消除软管破裂的不良情况,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制冷剂输送软管从树脂层表面除去了软管弯曲时无法追随软管变形的外侧表层。而且,以从成为最内层的内侧表层到外侧的树脂层、丁基橡胶层、乙丙橡胶层各层的拉伸模量(硬度)依次降低的方式构成。因此,本专利技术可以缓和软管弯曲时的应力的集中,变得能够追随软管变形,结果可以消除软管破裂这一不良情况。此外,管状树脂层由以阻隔性(耐制冷剂透过性)优异的聚酰胺树脂和具有柔软性的改性聚烯烃系弹性体的共混物为主要成分的树脂层用材料形成,因此可以实现兼顾阻隔性(耐制冷剂透过性)和柔软性。另外,改性聚烯烃系弹性体的改性为马来酸酐改性和环氧改性中的至少一种时,软管的柔软性提高。而且,如果聚酰胺树脂(a)与改性聚烯烃系弹性体(b)的共混比以重量比计为(a)/(b) =90/10~60/40的范围,则通过阻隔性(耐制冷剂透过性)优异的聚酰胺树脂和具有柔软性的改性聚烯烃系弹性体,阻隔性(耐制冷剂透过性)和柔软性达到良好平衡。另外,对外侧表层实施研磨处理除去外侧表层之后,在其外周上形成丁基橡胶层,进一步在丁基橡胶层的外周上形成乙丙橡胶层,而制造本专利技术的制冷剂输送软管时,如图3所示,通过研磨处理树脂层I的外周面(除去面)Ia形成凹凸,因此通过所谓的锚固效应(anchor effect),树脂层I与丁基橡胶层的粘接性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通过挤出工序得到的管状树脂层的模式图。图2是将图1所示管状树脂层的A部分放大后的模式图。图3是显示研磨处理后的本专利技术的制冷剂输送软管的一部分的模式图。图4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制冷剂输送软管的剖面构成的图。图5是显示抖动试验的内容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接着,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不受限于该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制冷剂输送软管例如如图4所示那样构成,在管状树脂层I的仅内周面上存在表层6 (相当于图2的内侧表层2),在上述树脂层I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丁基橡胶层7,进一步在丁基橡胶层7的外周面上隔着加强层9形成有乙丙橡胶层8。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制冷剂输送软管中,管状树脂层I的外周面侧的外侧表层3(参照图2)通过研磨而被除去。本专利技术中,以从成为最内层的表层6到外侧的树脂层1、丁基橡胶层7、乙丙橡胶层8各层的拉伸模量(硬度)依次降低的方式构成,即,以表层6的拉伸模量(A)、除上述表层6之外的树脂层I的拉伸模量⑶、丁基橡胶层7的拉伸 模量(C)和乙丙橡胶层8的拉伸模量(D)满足下述式(a)的关系的方式构成。这是本专利技术的最大特征。(A) > (B) > (C) > (D)…(a)表层6的拉伸模量(A)优选为300(T2000MPa的范围,特别优选为260(T2400MPa的范围。树脂层I的拉伸模量⑶优选为不足2000MPa且500MPa以上的范围,特别优选为100(T600MPa的范围。丁基橡胶层7的拉伸模量(C)优选为不足500MPa且IOMPa以上的范围,特别优选为2(TlOMPa的范围。乙丙橡胶层8的拉伸模量⑶优选为不足lOMPa,特别优选为7MPa以下。需要说明的是,各层的拉伸模量(硬度)表示按照JIS K7127以拉伸速度每分钟5±1. O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29 JP 2010-218673;2011.03.15 JP 2011-056921.一种制冷剂输送软管,其特征在于,其为在与制冷剂接触的管状树脂层的外周形成有丁基橡胶层、进一步在丁基橡胶层的外周上形成有乙丙橡胶层而成的制冷剂输送软管,所述树脂层由以聚酰胺树脂和改性聚烯烃系弹性体的共混物为主要成分的树脂层用材料形成,仅在其内周面上形成有表层,以该表层的拉伸模量(A)、除所述表层之外的树脂层的拉伸模量(B)、丁基橡胶层的拉伸模量(C)和乙丙橡胶层的拉伸模量⑶满足下述式U)的关系的方式构成。 (A) > ⑶ > (C) > ⑶…(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输送软管,其中,表层的拉伸模量(A)为300(T2000MPa的范围,树脂层的拉伸模量(B)为不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柳津直树片山和孝田口武彦
申请(专利权)人:东海橡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