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寅善专利>正文

耐压用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8058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压用的软管,涉及工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包括管形态的内皮(10)和内皮(10)的外周面形成的管形态的外皮(20),包含第1和第2方向线(31,32),内皮(10)的外周面和外皮(20)内周面之间介入的菱形状的织物交织层(3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压用软管,以细微的成本变化,相对大幅的提高软管的耐压力,大大延长软管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业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耐压用软管
技术介绍
一般的耐压用软管是作为输送水,燃气,或者能够流动的类似于沙石的流体的管,为了使这种管,尽量自由地弯曲,用柔软性非常好的橡胶,树脂,或者碎布等材料来制造。软管是由这样的橡胶或者树脂等构成的管的形态的,包含内皮和外皮,内皮和外皮之间,介入并形成织物交织层。这里的织物交织层是在内皮的外面,第I方向线和第2方向线互相交叉形成的,这样的构造不仅可以强化软管的强度,同时可以确保软管具备合适的柔软性。这样的耐压用的软管的长度基本上都是非常的长,所以,必须用相当的拉力拉着才可以使用,或者遇到障碍物的时候,或者是软管的里面有流体的时候,软管就有了相当大的摩擦抵抗力,向软管里打入一定的压力的时候,会出现软管的长度发生变化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软管虽然可以做成相当厚的厚度,或者用硬的树脂来制作,但是,为了使软管尽可能的弯曲,具备一定水准以上的柔软性,是当前面临的课题。另一方面问题是,之前的耐压用软管的织物交织层里包含的方向线之间间距太宽。如果线与线之间的间距太宽的话,内皮和外皮之间的粘合力虽然会好一些,但是织物交织层作为增强软管耐压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压用软管,包括管形态的内皮(10)和内皮(10)的外周面形成的管形态的外皮(20),包含第1和第2方向线(31,32),内皮(10)的外周面和外皮(20)内周面之间介入的菱形状的织物交织层(30)。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5.19 KR 10201200533521.ー种耐压用软管,包括管形态的内皮(10)和内皮(10)的外周面形成的管形态的外皮(20),包含第I和第2方向线(31,32),内皮(10)的外周面和外皮(20)内周面之间介入的菱形状的织物交织层(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压用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皮采用橡胶或树脂制造。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压用软管,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寅善
申请(专利权)人:郑寅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