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车装卸软管耐压性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05388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3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车装卸软管耐压性测试装置,包括底座,分别地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两端的第一、二软管接头,油车装卸软管被固定于所述第一、二软管接头之间,所述油车装卸软管的两端分别密封地套设于所述第一、二软管接头的一端,在所述第一、二软管接头的另一端分别地设置有封板,在所述第一软管接头的封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软管接头相连通的气体通道,在所述气体通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在所述第一或第二软管接头上设置有压力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油车装卸软管耐压性测试装置结构简单,便于该油车装卸软管的使用方对其进行周期性的检测,及时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油车装卸软管,并对其进行更换,保证油品装卸过程可以安全、有效地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车零部件
,特别地涉及用于测试油车装卸软管耐压性、防止其在装卸油品过程中发生破裂的油车装卸软管耐压性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在使用油车装卸软管装卸油品的过程中,对其工作压力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其工作压力无法达到要示,在油品的装卸过程中则有可能会导致油车装卸软管破裂。通常情况下,对于所述油车装卸软管的耐压性的检验是由该油车装卸软管的生产厂家在产品出厂时进行的,而对于该油车装卸软管的使用方来讲,由于缺乏相应的设备和技术,其无法对油车装卸软管的耐压性进行周期性的检测,无法及时地发现油车装卸软管不符合使用要求、老化等问题,影响到油车装卸软管的安全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用于测试油车装卸软管耐压性、防止其在装卸油品过程中发生破裂的油车装卸软管耐压性测试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车装卸软管耐压性测试装置包括底座,分别地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两端的第一软管接头和第二软管接头,油车装卸软管被固定于所述第一、二软管接头之间,所述油车装卸软管的一端密封地套设于所述第一软管接头的一端,而其另一端则密封地套设于所述第二软管接头的一端,在所述第一、二软管接头的另一端分别地设置有封板,在所述第一软管接头的封板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气源并与所述第一软管接头相连通的气体通道,在所述气体通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在所述第一软管接头或第二软管接头上设置有压力表。进一步地,所述气体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外部气源接头、第一阀门以及第一阀门接头。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软管接头的封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软管接头相连通的第二阀门接头,在所述接头的另一端则设置有第二阀门。进一步地,所述外部气源接头为宝塔接头;所述第一、二阀门均为直通球阀;所述第一、二阀门接头均为球阀接头;所述压力表通过压力表接头与所述第一软管接头或第二软管接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多个支板,用以支撑所述第一、二软管接头,所述多个支板沿所述底板的延伸方向设置,每一个所述支板则垂直于所述底板的延伸方向。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还垂直地设置有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支板一一对应,每一个所述加强筋都垂直于与其相对应的所述支板。进一步地,所述支板下边缘焊接在所述底座上,而所述支板上边缘与所述第一、二软管接头的下表面相贴合,并通过焊接方式加以固定,所述加强筋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支板和所述底座固定。进一步地,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多根护带,所述多根护带位于所述第一、第二软管接头之间,并且每一根所述护带的两端同时被固定于所述底座,当所述装卸软管被固定在所述第一、二软管接头之间时,所述装卸软管穿过所述护带,并且所述装卸软管的上表面与所述护带紧密贴合。进一步地,所述护带为柔性护带或钢性护带,所述护带的两端以焊接的方法被固定于所述底座上。进一步地,在所述装卸软管与所述第一、二软管接头相连接的位置分别地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强力卡箍,所述强力卡箍卡扣于所述装卸软管的外表面。本技术所述的油车装卸软管耐压性测试装置结构简单,便于该油车装卸软管的使用方对其进行周期性的检测,及时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油车装卸软管,并对其进行更换,保证油品装卸过程可以安全、有效地进行。【附图说明】从对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及其使用的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以下描述来看,本专利技术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所述的油车装卸软管耐压性测试装置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所述的油车装卸软管耐压性测试装置的俯视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所述的油车装卸软管耐压性测试装置的侧视图;图4A示出了本技术所述的油车装卸软管耐压性测试装置的支架的示意图;以及图4B示出了本技术所述的油车装卸软管耐压性测试装置的支架的又一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底座I装卸软管9支板11支板下边缘111支板上边缘112加强筋12护带13第一软管接头21第二软管接头22封板31、32第一阀门41第一阀门接头42第二阀门接头43第二阀门44压力表5压力表接头51强力卡箍6外部气源接头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述油车装卸软管耐压性测试装置进行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油车装卸软管耐压性测试装置,包括底座1,分别地固定于所述底座I的上表面两端的第一软管接头21和第二软管接头22 ;油车装卸软管9被固定于所述第一、二软管接头21、22之间,所述第一软管接头21、所述油车装卸软管9以及所述第一软管接头22联通,其中,所述油车装卸软管9的一端密封地套设于所述第一软管接头21的一端,而其另一端则密封地套设于所述第二软管接头22的一端;在所述第一、二软管接头21、22的另一端分别地设置有封板31、32,用以密封所述第一、二软管接头21,22的另一端;在所述第一软管接头21的封板3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气源并与所述第一软管接头相连通的气体通道,在该气体通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41,用以控制所述气体通道的打开或关闭;在所述第一软管接头21或第二软管接头22上设置有压力表5,用以测量所述油车装卸软管中的实时气压。如图1、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封板31、32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二软管接头21、22的直径,这样的封板31、32分别地与所述第一、二软管接头21、22焊接在一起。而可替换地,所述封板31、32也可以分别地与所述第一、二软管接头21、22 —体成型。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体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外部气源接头7、第一阀门41以及第一阀门接头42,其中,所述外部气源接头7用于连接所述外部气源以及所述第一阀门41,而所述第一阀门接头42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阀门41以及所述第一软管接头21。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软管接头22的封板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软管接头22相连通的第二阀门接头43,在所述接头的另一端则设置有第二阀门44。优选地,所述外部气源接头9为宝塔接头;所述第一、二阀门41、44均为直通球阀;所述第一、二阀门接头42、43均为球阀接头。更优选地,所述压力表5通过压加表接头51与所述第一软管接头21或第二软管接头22连接,在本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力表5为抗震压力表。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所述底座I的上面表设置有多个支板11,用以支撑所述第一、二软管接头21、22,所述多个支板11沿所述底板I的延伸方向设置,每一个所述支板11则垂直于所述底板I的延伸方向。如图4A、4B所示,所述支板11可以呈梯形或其他形状,所述支板下边缘111焊接在所述底座I上,而所述支板11顶部具有一凹槽结构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车装卸软管耐压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分别地固定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两端的第一软管接头(21)和第二软管接头(22),油车装卸软管(9)被固定于所述第一、二软管接头(21、22)之间,所述油车装卸软管(9)的一端密封地套设于所述第一软管接头(21)的一端,而其另一端则密封地套设于所述第二软管接头(22)的一端,在所述第一、二软管接头(21、22)的另一端分别地设置有封板(3),在所述第一软管接头(21)的封板(31、3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气源并与所述第一软管接头相连通的气体通道,在所述气体通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41),在所述第一软管接头(21)或第二软管接头(22)上设置有压力表(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新强邓元岗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通力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