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的吸附式干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28671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6 12:37
一种用于制备气体、尤其是压缩空气的吸附式干燥器(20),具有控制头(24),该控制头包括阀(28)、管线接头(26)和用于容纳筒的装置,以及至少两个可与控制头(24)相连并且以吸附剂填充的筒(22),流体流可根据需要通过控制头(24)馈送到筒。筒(22)分别具有盖(30)、筒套(32)、底部(34)以及中心管(36),中心管穿过所述盖(30)延伸到筒(22)的内部空间(46)。吸附式干燥器(20)的特征在于,筒(22)的盖(30)、筒套(32)和底部(34)可通过中心管(36)相互固定在位,中心管(36)分别从筒(22)中伸出,并且用作为控制头(24)的连接装置,筒(22)本身被设计为是抗压的。筒(22)的端部没有任何连接技术和阀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备气体、尤其是压缩空气的吸附式干燥器,包括-具有阀、管线接头和用于容纳筒的装置的控制头;-至少两个可与控制头相连的并且填充了干燥剂的筒,流体流可根据需要通过控 制头馈送到筒,并且筒的自由端没有各种连接和阀技术;其中,筒分别具有盖、筒套、底部以及中心管,中心管穿过盖延伸到筒套的内部。
技术介绍
吸附式干燥器通常被构造为冷再生的,其使用也由来已久。在两个被填充了干燥 剂的吸附容器或者筒中,一个吸附容器通过吸附使经由控制头馈送的气流干燥,而另一个 吸附容器用再生气流使干燥剂再生。通常,干燥气流的近乎被减压至环境压力的部分气流 作为再生气流。再生阶段的持续时间几乎等于吸附阶段的持续时间,其中,再生阶段被分为 再生空气流动的主动再生阶段和没有再生空气流动的被动再生阶段。在达到干燥剂的吸纳能力之前,借助转换阀实现流体的切换,并且由此实现两个 吸附容器的功能更换。这就是说,两个容器在吸附和再生之间转换,并且进而也在工作压力 和环境压力之间转换。通常所使用的干燥剂仅具有受限的使用寿命,因此,必然要进行更换。干燥剂的使 用寿命首先是取决于具体的工作条件。更换干燥剂以及按照吸附式干燥器的实施方式更换 其它作装置或者整个控制头成本高,并且需要有特殊的专业知识。例如,在填充干燥剂时关 键的是,吸附容器要均匀并且紧凑地被填充以干燥剂,以便在待干燥气体流过时避免干燥 剂各颗粒的各种运动。由此避免不容许的磨损并且避免形成敞开的流道。这类吸附式干燥器在专利文献DE10355928A1中予以了说明。其中,将两个吸附式 容器装到控制头内,因此,控制头可在吸附式容器分离之后通过管线接头留在流体系统中。 其中,所有阀均被布置在控制头内,并且-如有可能-可单独更换。吸附式容器分别通过包 括底部、容器套和盖的外壳构成。在吸附式容器中包含有干燥剂,可选的是,也可装入干燥 剂盒(Patixme)。吸附式容器与控制头会通过吸附式容器上的内螺纹和布置在控制头上的 外螺纹而相互拧紧。为了确保既定地馈送流体,分别设置容器头作为另外的组件,所述容器 头分别被插在吸附式容器与控制头之间。有利的是,在拧上吸附式容器之前,容器头被预先 安装在固定件上,从而使其位置准确地保持在该处。通过拧上吸附式容器来产生抗压强度。所提出的设备已基本上改进了吸附式干燥器现场的保养和维修,然而结构复杂并 且也不能够快速简单地现场更换吸附式容器。另外,只能以极高的成本实现吸附式容器的 适应于现场环境的长度变型和直径变型。由于是螺纹连接,吸附式容器的外直径和控制头 的连接区域是预先给定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附式干燥器,所述吸附式干燥器能够实现快速简单的维修保养。尤其是可快速而简单地更换吸附式容器。无需繁琐的结构性措施而也可实 现使吸附式容器的尺寸适应于现场的情况。最后,在运行时,吸附式容器的耐压性需要符合 最高的要求。应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这种吸附式干燥器得以实现,其中,3.筒的盖、筒套和底部可分别通过中心管而彼此固定在位;4.中心管分别从筒伸出,并且用作为控制头的连接装置;5.筒本身被构造为是压密的。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将筒用作吸附式容器,所述筒已经被构造为是耐压的 (druckfest),因此,并不是只有在现场安装时才实现系统或者说吸附式干燥器的耐压性。 在更换筒时,筒可从吸附式干燥器上取下,并且被新的或者已经新填充的筒取代。包括消耗 了的干燥剂的筒在生产制造商处或者在服务公司被重新填充,其中,已经预先在工厂测试 了筒的耐压性。因此,使在更换筒时引发泄漏的风险降到最小。直接通过中心管本身实现筒与控制头的连接。在一种非常有利的实施变型中,所 述中心管的自由端相对于筒或者说相对于盖伸出,并且可在其中被插入控制头的相应开口 中。为此,中心管例如可在其自由端的外侧上具有螺纹,所述螺纹可被拧进控制头的开口的 内螺纹中,然而优选设置快速连接。这类快速连接或者简化了的连接设备已经由压缩空气 技术中已知。所述中心管为此例如可在其自由端上、即连接区域上具有一个或多个环形凹 槽,被布置在控制头内的连接装置的相应元件会嵌入(卡入)该凹槽。在这种情况下,筒仅 须被压进或者插进控制头的开口中,中心管的连接区域就在控制头的内部锁合,并且确保 了耐压的连接。可选的是,也可设想螺纹连接,其中,适合的密封元件带来足够的密封性。密 封元件例如可被构造为保持在凹槽内的密封环。本专利技术的重要优点还在于,筒的填充可由工厂方面进行,并且由此可符合最高的 要求。还可实现更加密封的填料(SchUttung),填料在运转时几乎无磨损地工作。因此,就 几乎排除了填充时的误差以及不期望的容器泄漏。控制头包括整个阀技术以及必需的管线接头和容器连接件。筒的第二个末端由此 没有各种接头技术和阀技术,这就使筒更换变得很简单。因此,也可实现控制头的简单的 保养维修,例如可设想在要接着继续使用仍然没有完全消耗完的筒的情况下更换整个控制 头。所述控制头可根据本专利技术例如具有四个预控的、用于压缩空气馈送或者说扫气排出的 膜片阀,其中,在出口侧设置两个球形止回阀。在同等的筒大小下也可无问题地实现不同的 控制头大小,因为仅中心管的连接区域与控制头的相连是吸附式干燥器有效工作的前提。由于中心管自身被用作为使筒的盖和底部相对于筒套固定在位的拉杆,就可同样 快速、简单且无问题地根据现场的情况或者在产品系列改变时实现筒大小和尺寸的调整。 筒的直径和长度对于与已在现场被插进的控制头的可能的连接并不重要,只有中心管的连 接区域的直径和实施方式是有意义的。因此,筒的长度例如可通过更换筒套快速且简单地 改变,并且可通过元件相互之间的固定在位来确保耐压性。对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筒,存在两种不同的用于导入流体的方案。在第一种变型中,流 体通过盖内的一个或多个盖开口穿过该盖而被引入干燥剂,在筒的底部区域内流经中心管 开口、流进中心管并且通过中心管引导回控制头内。为了使筒再生,使流体方向反向,扫气 经过中心管并且通过底部区域内的开口引入干燥剂,进而使干燥剂再生。在第二种实施变型中,使流动方向反向。流体流经中心管、流向底部区域,在底部 区域处从中心管中流出,从下向上流经干燥剂,并且最后通过盖开口又从筒流出。如果筒是悬挂式地布置在控制头内,那么就优选使用第二种变型。那么,可能冷凝 微滴就析出、聚集并且滞留在中心管之后的底部区域内。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为此设置腔室。可 选方案是,所述腔室或者说空间优选也填充有干燥剂。那么,在再生(通过扫气重新干燥 (Rucktrocknung))时就自动地一同带出湿气,就不必手动地排出冷凝物。用于累积的冷凝 物的特有腔室或者空间可能是有利的,然而并不是一定必需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两种实施变型中,均可在流体从干燥剂中流出的区域内、在第一种 变型中即在中心管开口之前以及在第二种变型中即在盖开口之前设置过滤元件。所述过滤 元件避免了从筒带出干燥剂的磨粒。根据本专利技术,还可设置消声器,所述消声器例如被布置在筒之间,并且明显降低吸 附式干燥器的噪音生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筒在控制头内的悬挂式布置已被证明为是特别有利的。这就意味着, 筒从下方被插进控制头的开口或者说连接装置中,并且自由地悬挂在其中。可选方案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7.13 DE 102010036382.01.一种用于制备气体、尤其是压缩空气的吸附式干燥器(20),所述吸附式干燥器包括6.控制头(24),所述控制头具有阀(28)、管线接头(26)和用于容纳筒的装置;7.至少两个筒(22),所述筒能与所述控制头(24)相连并且填充有干燥剂,流体流根据需要通过所述控制头(24)馈送到所述筒,并且所述筒的自由端没有各种连接技术和阀技术;其中,所述筒(22)分别具有盖(30)、筒套(32)、底部(34)以及中心管(36),所述中心管穿过所述盖(30)延伸到所述筒(22)的内部空间(46)内,其特征在于,8.所述筒(22)的所述盖(30)、所述筒套(32)和所述底部(34)分别通过所述中心管(36)彼此固定在位;9.所述中心管(36)分别从所述筒(22)伸出,并且用作所述控制头(24)的连接装置;10.所述筒(22)本身被构造为耐压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式干燥器(2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36)的布置在所述盖(30)外的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施伦斯克J·辛斯泰德腾
申请(专利权)人:贝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