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洪才专利>正文

水电解氢氧焊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1503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电解氢氧焊割机,它由电解罐、气液箱和控制电路构成,在气液箱的出气口通过软管接有净化器,所说的净化器由壳体、插装在壳体侧壁上的隔板,装在隔板之间的过滤网和固定在壳体上、下部的出气嘴和进气嘴组成,其优点是净化效果好、不影响金相组织、焊割过程中不会熄火,且安全可靠、高效节能。(*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焊割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水电解氢氧焊割机。水电解氢氧焊割机具有成本低、无污染、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的特点。现有的水电解氢氧焊割机是由电解罐、气液箱组成。由于其净化处理不理想,所产生的氢氧混合气中水含量过大,在工作时经常发生熄火现象;另外,由于氢氧混合气中水含量过大,而影响金相组织。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净化效果好、不影响金相组织、焊割效果理想的水电解氢氧焊割机。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由电解罐、气液箱和控制电路构成,其特殊之处是在气液箱的出气口通过软管接有净化器,所说的净化器由壳体、插装在壳体侧壁上的隔板,装在隔板之间的过滤网和固定在壳体上、下部的出气咀和进气咀组成。根据上述的水电解氢氧焊割机,所说的气液箱上的进气咀的出口端面为向下的斜面且其左上端紧挨气液箱侧壁,以使电解液顺气液箱侧壁流回气液箱,增强净化效果。由于该水电解氢氧焊割机所产生的氢氧混合气变得极为纯净,因此,其净化效果好、不影响金相组织、焊割过程中不会熄火,且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经济效益显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设备示意图2是本技术中气液箱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净化器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提供技术的实施例如附图所示,本技术有一个电解罐AB和气液箱2,所说的电解液由进液口1注入到气液箱2内再由出液口3流入到电解罐AB内,氢氧混合气由进气咀4进入气液箱2内经由出气咀5流出,所说的气液箱2的进气咀4伸入气液箱2内且其左上端与气液箱2侧壁紧挨,所说的进气咀4的端面4a为向下的斜面,以使由进气管4带入的电解液顺气液箱2侧壁向下流入电解液内,气液箱2的出气口5经橡胶软管与净化器6相连,所说的净化器6包括壳体11,在壳体11上等距开有插孔11a,在插孔11a内插装有隔板12,在隔板12之间放置有过滤网13,所说的过滤网13为丝爪内心。在壳体1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焊接有出气咀7和进气咀5′,所说的出气咀7进入到焊炬或割炬8内,在出气咀7上还接有用来检测氢氧混合气压力的带节点压力控制表9,它还有一个用来使水电解和控制氢氧混合气压力的控制电路10。在实际使用时,控制电路10产生窄脉冲信号加到电液罐AB中的电解槽内,电解罐AB产生出来的氢氧混合气(也夹杂着一部分电解液)经橡胶软管进入到气液箱2的进气咀4,由于有0.1MPA压力的混合气快速流动喷到气液箱2的侧壁上,其中夹杂着一部分电解液顺其侧壁又流回到气液箱2的电解液中,而混合气则由气液箱2的出气口5经橡胶软管和净化器6的进气咀5′进入净化器6中,由过滤网13的4次净化到顶部已经变为极为纯净的混合气,再由出气咀7和焊炬或割炬8相接。当本机压力达到额定上限时,通过压力表9和控制电路10可实现自行断电,断电后压力不断下降,当下降到额定下限时自行送电,压力又重新开始升高,如此循环往复,压力始终保持在预定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水电解氢氧焊割机,包括电解罐、气液箱和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气液箱(2)的出气口(5)通过软管接有净化器(6),所说的净化器(6)由壳体(11)、插装在壳体(11)侧壁上的隔板(12),装在隔板(12)之间的过滤网(13)和固定在壳体(11)上、下部的出气咀(7)和进气咀(5′)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解氢氧焊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气液箱(2)上的进气咀(4)的出口端面(4a)为向下的斜面且其左上端紧挨气液箱(2)侧壁。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电解氢氧焊割机,它由电解罐、气液箱和控制电路构成,在气液箱的出气口通过软管接有净化器,所说的净化器由壳体、插装在壳体侧壁上的隔板,装在隔板之间的过滤网和固定在壳体上、下部的出气嘴和进气嘴组成,其优点是净化效果好、不影响金相组织、焊割过程中不会熄火,且安全可靠、高效节能。文档编号B23K5/00GK2286657SQ9720516公开日1998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24日专利技术者李洪才 申请人:李洪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电解氢氧焊割机,包括电解罐、气液箱和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气液箱(2)的出气口(5)通过软管接有净化器(6),所说的净化器(6)由壳体(11)、插装在壳体(11)侧壁上的隔板(12),装在隔板(12)之间的过滤网(13)和固定在壳体(11)上、下部的出气咀(7)和进气咀(5′)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才
申请(专利权)人:李洪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