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09885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13:14
一种轮毂马达,包含一马达心轴、一定子单元、一转子单元,及设置于定子单元、转子单元两侧的两个相向对应的外盖单元。外盖单元包括套设于马达心轴的轴承、油封,及装设于轴承的外盖,外盖还与转子单元锁接。借由油封的设置,可有效防止液体从该马达心轴与外盖间的缝隙渗入;借由该外盖的凹沟设计,不但减轻整体重量,更能使表面积增加,进而增加散热面积,且兼具可扰动空气、帮助散热的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马达,特别是涉及一种轮毂马达
技术介绍
马达乃用以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作为驱动机械的动力来源。其中,轮毂马达主要应用于电动自行车、机车、四轮车辆、辅助载具等车体,提供车体动力。马达在长时间高温运作下,可能影响效能甚至导致内部组件损坏;缺乏防水结构也容易造成马达损坏。现有技术中,为达到马达散热效果,通常是设计内部流道搭配开设排气口、入气口,使马达壳体内部热气得以导流而出;为达到马达防水效果,通常是利用防水罩盖进行盖覆。然而,马达的气体导流设计需顾及防尘问题,且为了使气体能内外导流,防水效果将受到限制;而防水罩盖则往往影响散热效果。因此,马达的散热需求以及防水需求,实难以兼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散热及防水功效的轮毂马达。本技术轮毂马达安装于一壳件,并包含一马达心轴、一定子单元、一转子单兀、一第一外盖单兀,及一第二外盖单兀。马达心轴固定于该壳件,呈管状而供一组导线穿设其中。定子单元固定套设于该马达心轴并与该壳件相间隔,与该导线电连接。转子单元环置于该定子单元的远离该马达心轴的一侧,在该定子单元通电时相对该定子单元旋转。第一外盖单元套设于该马达心轴且位于该壳件与该转子单元间,具有并排地固定套设于该马达心轴的一第一轴承与一第一油封,及一装设于该第一轴承与该第一油封的远离该马达心轴的一侧且与该转子单元邻近该壳件的部分固定连接的第一外盖,该第一外盖借由该第一轴承而在该转子单元旋转时一起相对该马达心轴旋转,并具有一面朝该定子单元的内表面,该内表面凹陷形成多数间隔排列的凹沟。第二外盖单元与该第一外盖单元相对地套设于该马达心轴远离该壳件的一端部,具有并排地固定套设于该马达心轴的一第二轴承与一第二油封,及一套设于该第二轴承与该第二油封远离该马达心轴的一侧且与该转子单元远离该壳件的部分固定连接的第二外盖,该第二外盖借由该第二轴承而在该转子单元旋转时一起相对该马达心轴旋转,并具有一面朝该定子单元的内表面,该内表面凹陷形成多数间隔排列的凹沟。本技术所述轮毂马达,其中该定子单元包括一固定套设于该马达心轴的定子支撑架,及一安装于该定子支撑架的定子。较佳地,该马达心轴表面凹陷形成一轴向延伸的键槽并固设有一块状的键,该定子支撑架邻近该马达心轴的表面凹陷形成另一配合该马达心轴的键槽共同夹设该键的键槽。较佳地,该马达心轴与该定子支撑架为过盈配合地相互穿套固定。较佳地,该转子单元包括一内一外相迭套合的一转子与一套环,该套环邻近该壳件的部分与该第一外盖的邻近周缘处相互接合,该套环远离该壳件的部分与该第二外盖的邻近周缘处相互接合。较佳地,该第一外盖单元的第一轴承较邻近该定子单元,该第一油封较远离该定子单元;该第二外盖单元的第二轴承较邻近该定子单元,该第二油封较远离该定子单元。较佳地,该马达心轴与该壳件为过盈配合地相互穿套固定,并利用一轴端挡板锁固于该壳件远离该第一外盖单元的一侧并遮覆该马达心轴。较佳地,该第一外盖与第二外盖的所述凹沟,分别呈辐射状间隔排列。较佳地,该第一外盖具有一装设于该第一轴承与该第一油封外侧的内环壁、一与该转子单元邻近该壳件的部分固定连接且与该内环壁在径向上相间隔的外环壁、一连接该内环壁与该外环壁的连接壁,及一自该内环壁邻近该壳件的周缘处径向突出的环形挡壁。该第一外盖的连接壁远离该定子单元的表面定义为一外表面,该外表面突出形成多数平行间隔排列的凸肋。较佳地,该第二外盖具有一套设于该第二轴承与该第二油封外侧的内环壁、一与该转子单元远离该壳件的部分固定连接且与该内环壁在径向上相间隔的外环壁、一连接该内环壁与外环壁的连接壁,及一封盖住该内环壁的远离该定子单元的一侧的封壁。该第二外盖的连接壁远离该定子单元的表面定义为一外表面,该外表面突出形成多数平行间隔排列的凸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该第一油封、第二油封的设置,可有效防止液体从该马达心轴与该第一外盖间的缝隙渗入,或从该马达心轴与该第二外盖间的缝隙渗入;借由该第一外盖的凹沟以及第二外盖的凹沟的设计,不但减轻整体重量,更能增加散热面积,且兼具可扰动空气、帮助散热的效果,借此兼具防水及散热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一立体组合图,说明本技术轮毂马达较佳实施例的外观;图2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实施例中的主要组件;图3是图1的俯视图;及图4是图3的IV -1V剖视图,说明该实施例中主要组件的组装关系。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1与图2,本技术轮毂马达的较佳实施例安装于一壳件61。该轮毂马达驱动一刹车碟盘7转动,并包含一马达心轴1、一定子单兀2、一转子单兀3、一第一外盖单元4,及一第二外盖单元5。参阅图2、图3及图4,该马达心轴I具有一轴本体11,及一键槽12,该键槽12凹陷形成于该轴本体11中央段的表面且沿该轴本体11轴向延伸,该键槽12中固设有一块状的键13。轴本体11呈管状,其一端部以过盈配合的方式穿设固定于该壳件61。该轴本体11与壳件61间夹设有一 0型环62以提高密合固定效果。刹车碟盘7穿设于该马达心轴I且位于该壳件61邻近该第一外盖单元4、第二外盖单元5等组件的一侧。一轴端挡板64锁固于该壳件61远离该第一、第二外盖单元4、5等组件的一侧,该轴端挡板64并遮覆该马达心轴I的端部。该轮毂马达的一组导线65穿过该轴端挡板64并穿设于轴本体11的中空部位。该壳件61上锁固有一制动器63,制动器63内部的推顶机构(图未不)顶推其刹车片631在一与该刹车碟盘7分离的位置及一与刹车碟盘7摩擦接触的位置间移动,以达到刹车功能。该定子单元2固定套设于该马达心轴I并与该壳件61相间隔。详细来说,该定子单元2包括一固定套设于该马达心轴I的定子支撑架21,及一安装于该定子支撑架21的定子22。该定子22与该导线65电连接,通电时产生磁场。该马达心轴I的轴本体11与该定子支撑架21,利用例如热涨冷缩法过盈配合地相互穿套固定,且该定子支撑架21邻近该马达心轴I的表面凹陷形成另一配合该马达心轴I的键槽12共同夹设该键13的键槽211,借此使该马达心轴I与该定子支撑架21间稳固定位而不错动。该转子单元3环置于该定子单元2的外侧,也就是位于该定子单元2远离该马达心轴I的一侧。详细来说,该转子单元3包括一内一外相叠套合的一转子31与一套环32。转子31在该定子22通电时相对该定子22旋转,套环32也同步旋转。该第一外盖单元4与第二外盖单元5搭配套环32共同将定子单元2与转子31包覆其中。该第一外盖单元4套设于该马达心轴I且位于该壳件61与该转子单元3间,具有并排地固定套设于该马达心轴I的一第一轴承41与一第一油封42,及一第一外盖43。该第一轴承41较邻近该定子单元2,该第一油封42较远离该定子单元2。该第一外盖43具有一装设于该第一轴承41与该第一油封42外侧(也就是远离该马达心轴I的一侧)的内环壁431、一与该转子单元3邻近该壳件61的部分固定连接且与该内环壁431在径向上相间隔的外环壁432、一连接该内环壁431与该外环壁432的邻近该壳件61的周缘的连接壁433,及一自该内环壁431邻近该壳件61的周缘处径向突出的环形挡壁434。定义该第一外盖43的连接壁433与外环壁432面朝该定子单元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毂马达,安装于一壳件,并包含一马达心轴、一定子单元及一转子单元;其特征在于:该马达心轴固定于该壳件,呈管状而供一组导线穿设其中;该定子单元固定套设于该马达心轴并与该壳件相间隔,与该导线电连接;该转子单元环置于该定子单元的远离该马达心轴的一侧,在该定子单元通电时相对该定子单元旋转;该轮毂马达还包含:一第一外盖单元,套设于该马达心轴且位于该壳件与该转子单元间,具有并排地固定套设于该马达心轴的一第一轴承与一第一油封,及一装设于该第一轴承与该第一油封的远离该马达心轴的一侧且与该转子单元邻近该壳件的部分固定连接的第一外盖,该第一外盖借由该第一轴承而在该转子单元旋转时一起相对该马达心轴旋转,并具有一面朝该定子单元的内表面,该内表面凹陷形成多数间隔排列的凹沟;及一第二外盖单元,与该第一外盖单元相对地套设于该马达心轴远离该壳件的一端部,具有并排地固定套设于该马达心轴的一第二轴承与一第二油封,及一套设于该第二轴承与该第二油封远离该马达心轴的一侧且与该转子单元远离该壳件的部分固定连接的第二外盖,该第二外盖借由该第二轴承而在该转子单元旋转时一起相对该马达心轴旋转,并具有一面朝该定子单元的内表面,该内表面凹陷形成多数间隔排列的凹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马达,安装于一壳件,并包含一马达心轴、一定子单元及一转子单元;其特征在于该马达心轴固定于该壳件,呈管状而供一组导线穿设其中;该定子单元固定套设于该马达心轴并与该壳件相间隔,与该导线电连接;该转子单元环置于该定子单元的远离该马达心轴的一侧,在该定子单元通电时相对该定子单元旋转;该轮毂马达还包含 一第一外盖单元,套设于该马达心轴且位于该壳件与该转子单元间,具有并排地固定套设于该马达心轴的一第一轴承与一第一油封,及一装设于该第一轴承与该第一油封的远离该马达心轴的一侧且与该转子单元邻近该壳件的部分固定连接的第一外盖,该第一外盖借由该第一轴承而在该转子单元旋转时一起相对该马达心轴旋转,并具有一面朝该定子单元的内表面,该内表面凹陷形成多数间隔排列的凹沟 '及 一第二外盖单兀,与该第一外盖单兀相对地套设于该马达心轴远离该壳件的一端部,具有并排地固定套设于该马达心轴的一第二轴承与一第二油封,及一套设于该第二轴承与该第二油封远离该马达心轴的一侧且与该转子单元远离该壳件的部分固定连接的第二外盖,该第二外盖借由该第二轴承而在该转子单元旋转时一起相对该马达心轴旋转,并具有一面朝该定子单元的内表面,该内表面凹陷形成多数间隔排列的凹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马达,其特征在于该定子单元包括一固定套设于该马达心轴的定子支撑架,及一安装于该定子支撑架的定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马达,其特征在于该马达心轴表面凹陷形成一轴向延伸的键槽并固设有一块状的键,该定子支撑架邻近该马达心轴的表面凹陷形成另一配合该马达心轴的键槽共同夹设该键的键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毂马达,其特征在于该马达心轴与该定子支撑架为过盈配合地相互穿套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马达,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尚贤王翔平彭金盛游钧敦李崇智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动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