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感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07341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感知器,其本体组设置一螺接件及位于其内部的主塞体,该主塞体朝前伸出设有感测陶瓷头和朝后伸出设有后塞体;螺接件前端组接一包围于感测陶瓷头外周的前套管以及后端组接一套置于后塞体外周的后套管;在后套管的内侧面的第一后端壁与后塞体之间设有固定环套,并在该后套管内侧面与固定环套外侧面之间密合设置透气膜套;后套管与固定环套沿其侧面径向分别设有复数个彼此内外对应的第三、四通气孔。故由透气膜套阻止外界水液入侵,并且避免干扰电讯,使大气依序由后套管、透气膜套、固定环套进入,再经后塞体及主塞体内部以接触侦测陶瓷头,而废气则通过前套管的通气孔接触感测陶瓷头前段,以迅速侦测感知废气的含氧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体感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体感知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侦测车辆废气含氧量的气体 感知器或空燃比感知器。
技术介绍
一般车辆所用的含氧感知器是设于排气管内,用于侦测排放废气的含氧量,并将 所侦测后的电压信号传输至车辆控制器,用以控制车辆的空气及燃油比例,使燃烧率提高。目前,常用的含氧感知器的本体组设有螺接件及设于其内部的主塞体,于主塞体 内设有朝前伸出的感测陶瓷头及内、外电极,并且主塞体朝后伸出有后塞体;螺接件前端组 接一包围于感测陶瓷头的前套管,而其后端于后塞体外周套接有后套管、透气膜与进气套 筒,因此,由透气膜阻止外界水液侵入,使大气经由进气套筒、透气膜进入后套管内,再经由 后塞体及主塞体内部来接触感测陶瓷头,而废气则进入前套管的通气孔来接触侦测陶瓷头 前段,以供侦测感知废气的含氧量。但,上述常用的含氧感知器将透气膜与进气套筒设置于后套管的后段外周面时, 其彼此外部会形成套接端缘部位,因而影响到防水效果。另外,上述常用的含氧感知器的后 套管必须设为五段式阶级管体,并且利用金属抽制或金属挤压成型,以致于后套管的成本 大幅度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体感知器,该气体感知器在后套管 内部与后塞体之间直接组合透气膜与固定环套,能够达到优良的防水与透气功效,更牢固 耐用,并且降低后套管及相关构件的成本。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体感知器,包括本 体组,该本体组设置一螺接件及位于该螺接件内部的主塞体,该主塞体朝前伸出设有感测 陶瓷头,该主塞体朝后伸出设有后塞体;所述螺接件前端组接一包围与所述感测陶瓷头外 周的前套管,以及其后端组接一套置于所述后塞体外周的后套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 套管的内侧面的第一后端壁与后塞体相对端之间设有固定环套,并在该后套管内侧面与固 定环套外侧面之间密合设置一透气膜套;所述后套管与固定环套沿其侧面径向分别设有复 数个彼此内外对应的第三通气孔和第四通气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塞体内设有第一通道,所述后塞体内设有 第二通道及第一通孔,所述固定环套内设有第二通孔,该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一通孔和 第二通孔分别设有彼此轴向连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套管在其复数第三通气孔两侧分别径向设 有一朝向其内侧突出的固定环沟。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环套设有一前凸缘端抵靠所述后塞体的 相对端,该固定环套还设有一第二后壁端抵靠于所述后套管的第一后壁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气膜套前端抵靠于所述固定环套的前凸缘端,该透气膜套后端抵靠于所述后套管的第二后壁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感测陶瓷头为中空圆锥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感测陶瓷头为平板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气体感知器通过在气体感知器的后套管内侧面与其第一后端壁与后塞体相对端之间设置一固定环套,以及于后套管内侧面与固定环套外侧面之间密合设置一透气膜套,同时该后套管与固定环套沿着侧面径向设有复数个彼此内外对应的第三、四通气孔,因而由透气膜套阻止外界水液入侵,并且避免干扰电讯,使大气依序经由后套管的通气孔、透气膜套的壁厚、固定环套的通气孔进入,再经由后塞体及主塞体内部以接触侦测陶瓷头,而废气则通过前套管的通气孔接触感测陶瓷头前段,以迅速侦测感知废气的含氧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所述气体感知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后段相关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图1后段相关构件的另一视角立体分解图;图5为图2中气体感知器后段相关构件组合定位前的剖视图;图6为图2中气体感知器后段相关构件组合定位时的剖视图;图7为图6中气体感知器截面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所述气体感知器立体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I 本体组2——-感测陶瓷头3 如套管4——-后套管5 固定环套6-透气膜套7 加热棒8——-防水塞11 螺接件23——一第一导线12-主塞体13——后塞体14 前塞15——一第一通道16-第二通道 17——一第一通孔31 内套管32——-第一通气孔33——第二通气孔42——-第一后端壁43——第三通气孔53——一第四通气孔54——第三通道41——一第二通孔71——第二导线52——-第二后端壁51 如凸缘牺44——固定环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首先,请参阅附图1-5,为本技术所述气体感知器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如图中 所示,气体感知器由本体组1、感测陶瓷头2、前套管3、后套管4、固定环套5、透气膜套6和 加热棒7等构件组成,其中气体感知器的本体组I设置有螺接件11及位于该螺接件内部 的瓷质主塞体12,在主塞体12前端配合前塞14设有朝前伸出的感测陶瓷头2,并且连接内 电极21与外电极22,在主塞体12后端朝后伸出有后塞体13,而主塞体12与后塞体13内 部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道15、第二通道16和第一通孔17。在螺接件11前端组接有包围 于感测陶瓷头2外的前套管3,并且前套管3上间隔设有复数个第一通气孔32,该前套管的 内套管31上间隔设有复数个第二通气孔33,该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间隔设置,而螺接 件11后端则组接有套置于后塞体13外周的后套管4。如图中所示,感测陶瓷头2设为中空 圆锥体,将加热体7插置于主塞体12与后塞体13的第一通道15和第二通道16以及感测 陶瓷头2内。参阅附图1-7,本实施例的气体感知器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后套管4的内后塞体13 的相对端之间设置有固定环套5,以及于后套管4内侧面的第一后端壁42与固定环套5外 侧面之间密合设置防水型透气膜套6,并且后套管4与固定环套5分别沿着其侧面径向设置 有复数个彼此内外对应的第三通气孔43和第四通气孔53,通过透气膜套6可阻止外界水液 侵入,并且使大气可依序经由后套管4的第三通气孔43、透气膜套6的本身壁厚、固定环套 5的第四通气孔53及第三通道54(参阅附图6),以进入后塞体13及主塞体12内部相连的 第一通孔17与第一通道15和第二通道16中。上述气体感知器的主塞体12、后塞体13及固定环套5彼此以第一通道15、第二通 道16和第三通道54轴向相通,并且后套管4的后壁端42设有与第一通道15、第二通道16 和第三通道54轴向相通的第二通孔41,以及该后套管内部铆合有防水塞8,使内电极22、外 电极22的第一导线23与加热棒的第二导线71经由固定环套5内及防水塞8朝外伸出,以 连接外部电源。本实施例中,固定环套5设有一前凸缘端51以抵靠后塞体13的相对端,并 且固定环套5还设有一第二后端壁52以抵靠后套管4的相对第一后端壁42,与之同时,透 气膜套6前端抵靠于固定套环5的前凸缘端51,而透气膜套6后端则抵靠于后套管4的第 一后壁端42定位,然后在后套管4的复数第三通气孔43两侧各径向设有朝向其内侧突出 的固定环沟44,以更好固定透气膜套6,能够达到优良的防水与透气功能,更牢固耐用,并 降低后套管4及相关构件的成本。该气体感知器在工作时,如附图2、6、7所示,加热棒7开始发热,使感测陶瓷头2 达到工作温度,而本体组I的后套管4与固定环套5的第三通气孔43和第四通气孔53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感知器,包括本体组,该本体组设置一螺接件及位于该螺接件内部的主塞体,该主塞体朝前伸出设有感测陶瓷头,该主塞体朝后伸出设有后塞体;所述螺接件前端组接一包围与所述感测陶瓷头外周的前套管,以及其后端组接一套置于所述后塞体外周的后套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套管的内侧面的第一后端壁与后塞体相对端之间设有固定环套,并在该后套管内侧面与固定环套外侧面之间密合设置一透气膜套;所述后套管与固定环套沿其侧面径向分别设有复数个彼此内外对应的第三通气孔和第四通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感知器,包括本体组,该本体组设置一螺接件及位于该螺接件内部的主塞体,该主塞体朝前伸出设有感测陶瓷头,该主塞体朝后伸出设有后塞体;所述螺接件前端组接一包围与所述感测陶瓷头外周的前套管,以及其后端组接一套置于所述后塞体外周的后套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套管的内侧面的第一后端壁与后塞体相对端之间设有固定环套,并在该后套管内侧面与固定环套外侧面之间密合设置一透气膜套;所述后套管与固定环套沿其侧面径向分别设有复数个彼此内外对应的第三通气孔和第四通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感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塞体内设有第一通道,所述后塞体内设有第二通道及第一通孔,所述固定环套内设有第二通孔,该第一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伦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星陶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