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水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06621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却水循环装置,它包括水池,所述的水池的上方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喷淋孔,出水管通过回水管与设备相连通,所述的水池的池台上设置有水泵,水泵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与水池内的水连通、出水端通过进水管与设备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实施、投入成本较低的优点;通过在出水管上开设喷淋孔,实现冷却水与空气进行充分热交换,不需要使用大型的热交换设备,这样不仅换热的效果很好,而且能耗很低、便于控制,节约了水资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结构简单、能耗低、能实现冷却水循环进而有效节约水资源的冷却水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中往往要需要对设备进行冷却,尤其是化工工业更离不开冷却系统。由于水具有比热容大、易得到、成本低的优点,因此,现有的冷却系统大都冷却水作为冷却齐U。但是现有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水大都一次冷却利用后直接排掉,冷却水不能得到循环利用,造成了水资源严重浪费;使企业的生产成本较高,破坏了环境,这样与国家节约用水的倡导背道而驰,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开发一种结构简单、能实现冷却水循环利用且投入成本和能耗低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具有很高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实现冷却水循环利用且投入成本和能耗低的冷却水循环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水池,所述的水池的上方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喷淋孔,出水管通过回水管与设备相连通,所述的水池的池台上设置有水泵,水泵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与水池内的水连通、出水端通过进水管与设备相连通。所述的出水管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出水管内的水流的水阀。所述的出水管通过支架固定在水池的上方。所述的喷淋孔在出水管上等距分布。所述的出水管呈四边形状或者U形状分布。本技术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本技术冷却水循环装置是由水池、水泵以及连通水泵、水池和设备的水管组成,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实施、投入成本较低的优点;通过在出水管上开设喷淋孔,实现冷却水与空气进行充分热交换,不需要使用大型的热交换设备,这样不仅换热的效果很好,而且能耗很低、便于控制;另外,本技术实现了冷却水的循环利用节约了水资源的使用量;实践证明,使用本技术能节约98%的水资源,为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企业的发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冷却水循环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水池2、支架3、出水管4、水阀5、回水管6、水泵7、进水管8、设备9、喷淋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叙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水池1,所述的水池I的上方设置有出水管3,出水管3的侧壁上开设有喷淋孔9,出水管3通过回水管5与设备8相连通,所述的水池I的池台上设置有水泵6,水泵6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7与水池I内的水连通、出水端通过进水管7与设备8相连通。本技术在使用时,水池I内的冷水经水泵6和进水管7流入设备8,对设备8进行降温冷却,冷却水则升温,升温后的冷却水经回水管5流入出水管3,经过喷淋孔9喷出,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后,流进水池,实现冷却水的降温。如此,不仅实现了冷却水的循环,而且能耗较低,容易实现,投入成本低。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水池1,所述的水池I的上方设置有出水管3,出水管3的侧壁上开设有喷淋孔9,出水管3通过回水管5与设备8相连通,所述的水池I的池台上设置有水泵6,水泵6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7与水池I内的水连通、出水端通过进水管7与设备8相连通。所述的出水管3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出水管3内的水流的水阀4。本技术在使用时,水池I内的冷水经水泵6和进水管7流入设备8,对设备8进行降温冷却,冷却水则升温,升温后的冷却水经回水管5流入出水管3,经过喷淋孔9喷出,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后,流进水池,实现冷却水的降温。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打开水阀4,快速放出设备8内的水,便于设备8的维修检查。如此,不仅实现了冷却水的循环,而且能耗较低,容易实现,投入成本低。实施例3如图1所示,一种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水池1,所述的水池I的上方设置有出水管3,出水管3的侧壁上开设有喷淋孔9,出水管3通过回水管5与设备8相连通,所述的水池I的池台上设置有水泵6,水泵6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7与水池I内的水连通、出水端通过进水管7与设备8相连通。所述的出水管3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出水管3内的水流的水阀4。所述的出水管3通过支架2固定在水池I的上方。本技术在使用时,水池I内的冷水经水泵6和进水管7流入设备8,对设备8进行降温冷却,冷却水则升温,升温后的冷却水经回水管5流入出水管3,经过喷淋孔9喷出,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后,流进水池,实现冷却水的降温。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打开水阀4,快速放出设备8内的水,便于设备8的维修检查。如此,不仅实现了冷却水的循环,而且能耗较低,容易实现,投入成本低。实施例4如图1所示,一种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水池1,所述的水池I的上方设置有出水管3,出水管3的侧壁上开设有喷淋孔9,出水管3通过回水管5与设备8相连通,所述的水池I的池台上设置有水泵6,水泵6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7与水池I内的水连通、出水端通过进水管7与设备8相连通。所述的出水管3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出水管3内的水流的水阀4。所述的出水管3通过支架2固定在水池I的上方。所述的喷淋孔9在出水管3上等距分布。本技术在使用时,水池I内的冷水经水泵6和进水管7流入设备8,对设备8进行降温冷却,冷却水则升温,升温后的冷却水经回水管5流入出水管3,经过喷淋孔9喷出,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后,流进水池,实现冷却水的降温。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打开水阀4,快速放出设备8内的水,便于设备8的维修检查。如此,不仅实现了冷却水的循环,而且能耗较低,容易实现,投入成本低。实施例5如图1所示,一种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水池1,所述的水池I的上方设置有出水管3,出水管3的侧壁上开设有喷淋孔9,出水管3通过回水管5与设备8相连通,所述的水池I的池台上设置有水泵6,水泵6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7与水池I内的水连通、出水端通过进水管7与设备8相连通。所述的出水管3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出水管3内的水流的水阀4。所述的出水管3通过支架2固定在水池I的上方。所述的喷淋孔9在出水管3上等距分布。所述的出水管3呈四边形状或者U形状分布。本技术在使用时,水池I内的冷水经水泵6和进水管7流入设备8,对设备8进行降温冷却,冷却水则升温,升温后的冷却水经回水管5流入出水管3,经过喷淋孔9喷出,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后,流进水池,实现冷却水的降温。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打开水阀4,快速放出设备8内的水,便于设备8的维修检查。如此,不仅实现了冷却水的循环,而且能耗较低,容易实现,投入成本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池的上方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喷淋孔,出水管通过回水管与设备相连通,所述的水池的池台上设置有水泵,水泵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与水池内的水连通、出水端通过进水管与设备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池的上方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喷淋孔,出水管通过回水管与设备相连通,所述的水池的池台上设置有水泵,水泵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与水池内的水连通、出水端通过进水管与设备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管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红生朱文统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鸿洋生化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