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流干燥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06496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流干燥塔,所述干燥塔包括进料装置、进风装置、干燥室、除尘器和出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设置在干燥室的一侧方,出料装置设置在干燥室的另一侧下方,所述进风装置设置在干燥室的下方,除尘器设置在干燥室的上方;所述干燥塔还包括引风机,所述干燥塔与引风机之间通过废气吸收管道连通;所述的废气吸收管道设置在除尘器上端部的一侧,除尘器上端部的另一侧设有若干个脉冲电磁阀,所述除尘器与干燥室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安装使用方便,同时还具有传热系数高、传热面积大、干燥时间短、无污染等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干燥塔,尤其是涉及一种气流干燥塔
技术介绍
气流干燥,是将散粒状固体物料分散悬浮在高速热气流中,在气力输送下进行干燥的一种方法。具有传热系数高,传热面积大,干燥时间短等特点。气流干燥也称“瞬间干燥”是固体流态化中稀相输送在干燥方面的应用。该法是使加热介质和待干燥固体颗粒直接接触,并使待干燥固体颗粒悬浮于流体中,因而两相接触面积大,强化了传热传质过程,广泛用于化工、医药、建材等行业的粉状、颗粒状物料的干燥。现有很多粉状、颗粒状物料的干燥一般是通过反应锅进行烘干,该干燥方式物料受热面积有限,同时由于其干燥过程在敞开式环境中,不仅所需干燥时间长,而且具有热效率低、环境污染、能耗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在技术中存在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流干燥塔。一种气流干燥塔,所述干燥塔包括进料装置、进风装置、干燥室、除尘器和出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设置在干燥室的一侧方,出料装置设置在干燥室的另一侧下方,所述进风装置设置在干燥室的下方,除尘器设置在干燥室的上方;所述进料装置包括由上而下顺次设置的进料口、投料机和进料箱,进料箱与干燥室连通;所述进风装置包括主管道、若干个平行竖直设置的风门、热交换器以及侧风门,各个风门上端通过过滤板与干燥室连通,各个风门下端连通主管道,所述热交换器和侧风门设置在主管道一侧并与主管道连通,其中,热交换器靠近进料装置,侧风门靠近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机和位于出料机下方的振动筛,所述出料机通过过滤板连通干燥室;所述干燥塔还包括引风机,所述干燥塔与引风机之间通过废气吸收管道连通;所述的废气吸收管道设置在除尘器上端部的一侧,除尘器上端部的另一侧设有若干个脉冲电磁阀,所述除尘器与干燥室连通。优选地,所述的除尘器为布袋除尘器。 优选地,所述干燥室外部平行设有一排视镜,所述视镜上方设有若干个压力表。方便干燥过程中进行观察与控制。优选地,所述干燥室远离进料箱的一端设有检修口。便于设备的检修。在引风机风力吸引下,物料可以在干燥室中进行均匀干燥,废气经引风机吸引排出;同时,含尘气体进入布袋除尘器内,并在风力吸引下,穿过滤袋,物料被滤袋截留,沉积在滤袋外壁上,过滤后的气体从废气吸收管道排出。布袋除尘器上端设有脉冲电磁阀,当布袋除尘器的阻力到达规定值时,脉冲电磁阀自动开启,利用空压机把滤袋上多余的粉尘清下来,使布袋保持顺畅,连续运行。气流干燥塔内温度控制方法是通过调节风门的开度来调节热风进风量,从而获得需要的塔温。同时,工作时一般应控制风门由进料端向出料端开度逐渐减小,使得干燥室气压由进料端向出料端逐渐减小,这样迫使干燥室内的粉料由进料端向出料端移动。热交换器连接外界热源如锅炉等,将冷空气加热为热空气,经主管道、风门进入干燥室。侧风门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侧风门或者侧风门关闭,则干燥室内的粉料很难由进料端向出料端移动,可能导致无法出料。当侧风门打开时,由于该处进风没经过加热、温度低,从而使得进料端的热风向出料端的冷风移动。本技术尤适合用于干燥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聚乙烯(PE)等化工产品,以及其它粉状、颗粒状物料。本技术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安装使用方便,同时还具有传热系数高、传热面积大、干燥时间短、无污染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参照图1、图2,一种气流干燥塔,所述干燥塔包括进料装置、进风装置、干燥室4、除尘器13和出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设置在干燥室4的一侧方,出料装置设置在干燥室4的另一侧下方,所述进风装置设置在干燥室4的下方,除尘器13设置在干燥室4的上方。所述进料装置包括由上而下顺次设置的进料口1、投料机2和进料箱3,进料箱3与干燥室4连通。所述进风装置包括主管道6、7个平行竖直设置的风门5、热交换器14以及侧风门15,各个风门上端通过过滤板16与干燥室4连通,各个风门下端连通主管道6,所述热交换器14和侧风门15设置在主管道6 —侧并与主管道6连通,其中,热交换器14靠近进料装置,侧风门15靠近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机11和位于出料机下方的振动筛12,所述出料机11通过过滤板连通干燥室4。所述干燥塔还包括引风机,所述干燥塔与引风机之间通过废气吸收管道7连通;所述的废气吸收管道7设置在除尘器13上端部的一侧,除尘器13上端部的另一侧设有8个脉冲电磁阀17,所述除尘器13与干燥室4连通。所述干燥室4外部平行设有一排视镜9,所述视镜9上方平行设有3个压力表8 ;干燥室4远离进料箱3的一端设有检修口 10。除尘器13上端部与废气吸收管道7连通。使用时,湿粉料从进料口加入,在投料机作用下进入进料箱,在引风机风力吸引下,利用高速流动的热气流使湿物料悬浮在干燥室中,并在干燥室中进行均匀干燥,废气经引风机吸引从废气吸收管道排出;含尘气体进入布袋除尘器内,在风力吸引下,穿过滤袋,物料被滤袋截留,沉积在滤袋外壁上,过滤后的气体从废气吸收管道排出。当布袋除尘器的阻力到达规定值时,脉冲电磁阀自动开启,利用空压机把滤袋上多余的粉尘清下来,使布袋保持顺畅,连续运行。同时,控制风门由进料端向出料端开度逐渐减小,使得干燥室气压由进料端向出料端逐渐减小,这样迫使干燥室内的粉料由进料端向出料端移动;另外,侧风门打开,由于该处进风没经过加热、温度低,从而使得进料端的热风向出料端的冷风移动。干燥后的成品在出料机作用下经振动筛后排出,一小部分粉料经由布袋除尘器得到回收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流干燥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塔包括进料装置、进风装置、干燥室、除尘器和出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设置在干燥室的一侧方,出料装置设置在干燥室的另一侧下方,所述进风装置设置在干燥室的下方,除尘器设置在干燥室的上方;所述进料装置包括由上而下顺次设置的进料口、投料机和进料箱,进料箱与干燥室连通;所述进风装置包括主管道、若干个平行竖直设置的风门、热交换器以及侧风门,各个风门上端通过过滤板与干燥室连通,各个风门下端连通主管道,所述热交换器和侧风门设置在主管道一侧并与主管道连通,其中,热交换器靠近进料装置,侧风门靠近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机和位于出料机下方的振动筛,所述出料机通过过滤板连通干燥室;所述干燥塔还包括引风机,所述干燥塔与引风机之间通过废气吸收管道连通;所述的废气吸收管道设置在除尘器上端部的一侧,除尘器上端部的另一侧设有若干个脉冲电磁阀,所述除尘器与干燥室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流干燥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塔包括进料装置、进风装置、干燥室、除尘器和出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设置在干燥室的一侧方,出料装置设置在干燥室的另一侧下方,所述进风装置设置在干燥室的下方,除尘器设置在干燥室的上方;所述进料装置包括由上而下顺次设置的进料口、投料机和进料箱,进料箱与干燥室连通;所述进风装置包括主管道、若干个平行竖直设置的风门、热交换器以及侧风门,各个风门上端通过过滤板与干燥室连通,各个风门下端连通主管道,所述热交换器和侧风门设置在主管道一侧并与主管道连通,其中,热交换器靠近进料装置,侧风门靠近出料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红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才联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