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苟仲武专利>正文

一种内置发电装置的吸收式制冷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06363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发电装置的吸收式制冷系统,包括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和冷却水循环管道组成的吸收式制冷装置。发生器和冷凝器之间设置第一发电装置,第一发电装置包括第一汽轮机和第一发电机。第一汽轮机的进气口与发生器输出气态工质的管路连通,第一汽轮机的出气口与冷凝器的进气管路相连。蒸发器和吸收器之间设置有第二发电装置,所述第二发电装置包括第二汽轮机和第二发电机。第二汽轮机的进气口与蒸发器输出气态工质的管路连通,第二汽轮机的出气口与吸收器的进气管路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分利用吸收式制冷系统中气体工质的热能和动能,达到进一步节约能源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发电装置的吸收式制冷系统
本技术涉及节能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内置发电装置的吸收式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空调器已逐渐成为家庭必备的家用电器,大范围 地使用传统制冷方式,导致每年常规高能耗的制冷需求占用国家电力消耗的比例迅速增 加,引起电力紧张,特别是沿海一带由于电力的紧缺,停电现象严重,拉电限电十分普遍。因 此,利用其它能源进行制冷的方式则越来越受到重视。吸收式制冷机以热能直接驱动,具有 电能消耗少,可利用低品位太阳能、余热及废热进行制冷的优点。因此,近些年得到越来越 广泛的应用。小型化吸收式制冷机在别墅、办公室、住宅等建筑中具有较好市场前景。图1介绍了吸收式制冷机的原理吸收式制冷装置包括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 吸收器。在发生器中通过加热溶液,将溶液中的制冷剂析出,成为气态制冷剂;气态制冷剂 在冷凝器中冷凝为液态制冷剂,该过程中释放的热量被冷却水带着;液态制冷剂进入到低 压的蒸发器中变为气态制冷剂,该过程中吸收热量,从而达到制冷目的;低压的、气态制冷 剂进入到吸收器,发生器中析出了制冷剂的浓溶液传输到吸收器中喷淋而出,从而吸收了 吸收器中的气态制冷剂,形成稀溶液后再回输到发生器中。然而现有技术中吸收式制冷机的发生器内溶液加热成的气态制冷剂需在发生器 中输出后再输入到冷凝器中冷凝成为液态制冷剂。在此过程中,制冷剂蒸发形成气流的动 能和热能并没有被充分利用,从而导致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置发电装置的吸收式制冷系统,用以提供一种可 充分利用吸收式制冷机中气态制冷剂由发生器输入到冷凝器过程中形成气流的动能和热 能,达到进一步节约能源的目的。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置发电装置的吸收式制冷系统,包括由发 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和冷却水循环管道组成的吸收式制冷装置,所述发生器和所 述冷凝器之间设置第一发电装置,所述第一发电装置包括第一汽轮机和第一发电机,其中,第一汽轮机的进气口与所述发生器输出气态工质的管路连通,第一汽轮机的出气 口与冷凝器的进气管路相连,所述发生器输出的气态工质推动第一汽轮机的叶片转动从而 使与之相连的第一发电机发电;所述蒸发器和吸收器之间设置有第二发电装置,所述第二发电装置包括第二汽轮 机和第二发电机,第二汽轮机的进气口与所述蒸发器输出气态工质的管路连通,第二汽轮机的出气 口与所述吸收器的进气管路相连,所述发生器输出的气态工质推动第二汽轮机的叶片转动 从而使与之相连的第二发电机发电。所述吸收式制冷装置中发生器的个数至少为I个。进一步地,所述吸收式制冷装置包括高温发生器、低温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和 吸收器,所述高温发生器和所述低温发生器的输送管道上设置第一发电装置。所述蒸发器 和所述吸收器之间的输送管道上设置第二发电装置。所述吸收式制冷装置内的工质为溴化锂或与溴化锂性质相同的物质。所述吸收式制冷装置中用于将发生器内的浓溶液加热成气态工质的加热装置为 热泵,所述热泵通过第一供热管道为所述发生器加热。所述热泵包括第一换热池、第二换热池、热泵蒸发器、热泵冷凝器;第一换热池的进水口与所述吸收式制冷装置的冷却水循环管道出口相连,第一换 热池的出水口与所述吸收式制冷装置的冷却水循环管道进口相连;所述热泵蒸发器设置于第一换热池中,用于吸收流经第一换热池中的冷却水的热第二换热池的出水口与第一供热管道的入水口通过管道相连,第二换热池的进入 口与第一供热管道的出水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热泵冷凝器设置于第二换热池中,用于向流经第二换热池中的介质释放热量。所述第二换热池中的介质具体可以是水、导热油、空气。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为热泵和直燃式装置或利用太阳能的供热装置的组合, 所述直燃式装置或利用太阳能的供热装置通过第二供热管道为所述发生器加热。所述加热装置设置有供热管道切换开关,所述供热管道切换开关与第一供热管道 中的阀门以及第二供热管道中的阀门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一供热管道的阀门开启时,第二 供热管道的阀门关闭;或者,控制第二供热管道的阀门开启时,第一供热管道的阀门关闭。所述热泵与第一发电装置的第一发电机或第二发电装置的第二发电机电连接,所 述热泵工作的电能由第一发电机或第二发电机提供。由以上可知,在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发生器和冷凝器之间、蒸发器和吸收器之间设 置有第一发电装置和第二发电装置。在发生器中通过加热浓溶液产生较高温度的气态工 质,此较高温度的气态工质进入第一汽轮机,第一汽轮机中的叶片在较高温度蒸汽的推动 下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发电机进行发电。此过程中发生器中浓溶液的热焓转化为机械能,进 而转化为电能。第二发电装置则是利用蒸发器中的气态工质进行发电,只是由于蒸发器的 蒸汽热焓较低,因此其发电效率要小于第一汽轮机。本技术所发出的电能不但可以用 于满足自身的电能需要还可以向其他用电装置供电。且本技术中吸收式制冷系统设置 有两个发生器,这样就可以大大发电效率。同时发生器的加热装置采用热泵和利用太阳能 的供热装置相切换的供热装置,大大节省燃料能源。因此本技术充分利用吸收式制冷 系统中气体工质的热能和动能,达到进一步节约能源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吸收式制冷机工作原理示意图;图2示出了单效吸收式制冷系统内部结构图;图3示出了双效吸收式制冷系统内部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热泵的的内部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混合加热装置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列举实 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当吸收式制冷系统为单效吸收式制冷系统,即系统中的发生器的个数为一个时, 图2示出了单效吸收式制冷系统内部结构图。如图2所示,单效吸收式制冷系统包括由发 生器201、冷凝器202、蒸发器203、吸收器204和冷却水循环管道(图中未标出)组成的吸收 式制冷装置。在发生器201和冷凝器202之间设有第一发电装置I。第一发电装置I包括 第一汽轮机11和第一发电机12。其中,第一汽轮机11的进气口与发生器201输出气态工 质的管路连通,第一汽轮机11的出气口与冷凝器202的进气管路相连。在蒸发器203和吸 收器204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发电装置2。第二发电装置2包括第二汽轮机21和第二发电机 22。第二汽轮机21的进气口与蒸发器203输出气态工质的管路连通,第二汽轮机21的出 气口与吸收器204的进气管路相连。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制冷原理为首先将发生器201内的浓溶液加热,使制冷剂蒸 发形成蒸汽;然后输入到冷凝器202中,被冷却介质冷凝成制冷剂液体;制冷剂经节流进入 蒸发器203中,吸收被冷却系统中的热量而激化成蒸发压力下的制冷剂蒸气,从而达到制 冷的效果。随后蒸发器203中的低压制冷剂蒸汽进入吸收器204。同时发生器201中经发 生过程剩余的溶液(高沸点的吸收剂以及少量未蒸发的制冷剂)经吸收剂节流器喷淋到吸 收器204中,并吸收从蒸发器203出来的低压制冷剂蒸气并恢复到原来的浓度。其中,冷却 水循环管道中的冷却水流经吸收式制冷装置的冷凝器202和吸收器204,为吸收式制冷装 置的冷凝器202及吸收器204进行降温。现有技术中,加热后的制冷剂蒸汽由发生器201输出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置发电装置的吸收式制冷系统,包括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和冷却水循环管道组成的吸收式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器和所述冷凝器之间设置第一发电装置,所述第一发电装置包括第一汽轮机和第一发电机,其中,?第一汽轮机的进气口与所述发生器输出气态工质的管路连通,第一汽轮机的出气口与冷凝器的进气管路相连,所述发生器输出的气态工质推动第一汽轮机的叶片转动从而使与之相连的第一发电机发电;?所述蒸发器和吸收器之间设置有第二发电装置,所述第二发电装置包括第二汽轮机和第二发电机,?第二汽轮机的进气口与所述蒸发器输出气态工质的管路连通,第二汽轮机的出气口与所述吸收器的进气管路相连,所述发生器输出的气态工质推动第二汽轮机的叶片转动从而使与之相连的第二发电机发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发电装置的吸收式制冷系统,包括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和冷却水循环管道组成的吸收式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器和所述冷凝器之间设置第一发电装置,所述第一发电装置包括第一汽轮机和第一发电机,其中, 第一汽轮机的进气口与所述发生器输出气态工质的管路连通,第一汽轮机的出气口与冷凝器的进气管路相连,所述发生器输出的气态工质推动第一汽轮机的叶片转动从而使与之相连的第一发电机发电; 所述蒸发器和吸收器之间设置有第二发电装置,所述第二发电装置包括第二汽轮机和第二发电机, 第二汽轮机的进气口与所述蒸发器输出气态工质的管路连通,第二汽轮机的出气口与所述吸收器的进气管路相连,所述发生器输出的气态工质推动第二汽轮机的叶片转动从而使与之相连的第二发电机发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式制冷装置中发生器的个数至少为I个。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式制冷装置包括高温发生器、低温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吸收器,所述高温发生器和所述低温发生器的输送管道上设置第一发电装置,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吸收器之间的输送管道上设置第二发电装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式制冷装置内的工质为溴化锂。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式制冷装置中用于将发生器内的浓溶液加热成气态工质的加热装置为热泵,所述热泵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苟仲武
申请(专利权)人:苟仲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