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狭管聚风发电的离心式风力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04266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狭管聚风发电的离心式风力发动机涉及的是一种惯性离心效应,向心力,动平衡,气压梯度力,黏性力,叶片造型,螺旋风姿成因,涡轮效应等综合学科理论和重大核心技术,属一种狭管聚风发电的离心式风力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对接筒体、前置法兰、流体进口、规整板A、固定环A、支撑件A、环形圈A、规整板B、固定环B、规整板C、固定环C、递级轴、支撑件B、泄风通道、环形圈B、叶片C、叶片B、叶片A、对接法兰、向心环A、向心环B、轴承A、轴承B、壳体A、壳体B、壳体C、轴座A和轴座B。(*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一种狭管聚风发电的离心式风力发动机涉及的是一种惯性离心效应,向心力,动平衡,气压梯度力,黏性力,叶片造型,螺旋风姿成因,涡轮效应等综合学科理论和重大核心技术,属一种狭管聚风发电的离心式风力发动机

技术介绍
一提到风力机,大家马上会想到现在市场上多见的水平轴和垂直轴风力机;而一提到发动机,大家又会进一步想到各种机械做功的动力发动机或旋转式发动机。对于任何一台风力发电机,风能转换成机械能时必须要有一整套的转换装置,这对于狭管聚风风力发电来说尤为重要。狭管聚风风力发电有很多鲜为人知的突出优点,其中一大优点是采风在空中,而发电在地面。对于大功率兆瓦级以上,甚至10-30兆瓦级的单机发电,无论是水平轴还是垂直轴都是望尘莫及,无法达到的。狭管聚风之后风速一般可达80米/秒以上,甚至还有超过100米/秒的。目前能适应这种高速度、高温度、旋风式的专职装备寻遍世界每一个角落都无法找到。其实并不是无法制造,而是制造出来无用武之地。原因很简单,狭管聚风风力发电是人类21世纪绿色电能获取的极佳装备,因此当同行正沉醉于传统风力发电“做大做长”时,一些较有发展眼光的企业已经进入风力发电的“狭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狭管聚风发电的离心式风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接筒体、前置法兰、流体进口、规整板A、固定环A、支撑件A、环形圈A、规整板B、固定环B、规整板C、固定环C、递级轴、支撑件B、泄风通道、环形圈B、叶片C、叶片B、叶片A、对接法兰、向心环A、向心环B、轴承A、轴承B、壳体A、壳体B、壳体C、轴座A和轴座B;前置法兰设置在对接筒体环向流体进口一头;对接筒体另一头设置有对接法兰,对接筒体通过对接法兰设置在壳体A上;支撑件A一头设置在环形圈A上,支撑件A另一头设置在轴座A上;支撑件B一头设置在环形圈B上,支撑件B另一头设置在轴座B上;递级轴上设置有叶片A、叶片B、叶片C;递级轴一头套装在轴承A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狭管聚风发电的离心式风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接筒体、前置法兰、流体进口、规整板A、固定环A、支撑件A、环形圈A、规整板B、固定环B、规整板C、固定环C、递级轴、支撑件B、泄风通道、环形圈B、叶片C、叶片B、叶片A、对接法兰、向心环A、向心环B、轴承A、轴承B、壳体A、壳体B、壳体C、轴座A和轴座B ;前置法兰设置在对接筒体环向流体进口一头;对接筒体另一头设置有对接法兰,对接筒体通过对接法兰设置在壳体A上;支撑件A 一头设置在环形圈A上,支撑件A另一头设置在轴座A上;支撑件B —头设置在环形圈B上,支撑件B另一头设置在轴座B上;递级轴上设置有叶片A、叶片B、叶片C ;递级轴一头套装在轴承A上,另一头套装在轴承B上;轴承A设置在轴座A上;轴承B设置在轴座B上;规整板A设置在固定环A上;固定环A设置在对接筒体环向内壁上;规整板B —头设置在固定环B上,另一头设置在向心环A上;向心环A套装在递级轴上;规整板C 一头设置在固定环C上,另一头则设置在向心环B上;向心环B间隔套装在递级轴上;壳体A、壳体B、壳体C通过对接法兰对接固定后,一头设置在支撑件A上,另一头设置在支撑件B上;泄风通道设置在壳体C后部;而流体进口则设置在对接筒体前部,通过上述组件组合安装,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一种狭管聚风发电的离心式风力发动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狭管聚风发电的离心式风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规整板A、规整板B和规整板C采用不锈钢、中碳钢、玻璃钢或铝合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狭管聚风发电的离心式风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规整板A、规整板B、规整板C均向心布板,并顺时针方向成螺旋状,板与板之间的间隔为50-3000毫米,板的宽度为500-5000毫米,高度为2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强谢玉琪张红旭周志刚咸辉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中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