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启动式狭管聚风风力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76716 阅读:4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自启动式狭管聚风风力发电系统涉及一种聚风结构、风洞特性、流体变迁、狭管效应、基础架构材料、空气动力、结构力学、涡轮效应、电能转换等重大综合性核心技术,属于一种狭管聚风风力发电系统技术领。由圆顶礼帽式聚风装置组件、规避强暴偏转闭合装置组件、多级逐扩空气涡轮发电机装置组件、狭管式工质增速装置组件、壮筋骨抗震构件装置组件、智能控制人机一体组件及附件组成。将上述组合好的圆顶礼帽式聚风装置、规避强暴偏转闭合装置、多级逐扩空气涡轮发电机装置、狭管式工质增速装置、壮筋骨抗震构件装置,按先后顺序就位安装,并将智能控制系统和附件部分按各自位置定位安装后,形成一套完整的自启动式狭管聚风风力发电系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一种自启动式狭管聚风风力发电系统涉及的是一种聚风结构、风洞特性、流体变迁、狭管效应、基础架构材料、空气动力、结构力学、涡轮效应、电能转换等重大综合性核心技术,属于一种狭管聚风风力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人类利用绿色可再生风能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服务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从古代的利用帆式风轮提水到利用风帆远航,以及世界著名的荷兰风车,再到近代的水平轴/垂直轴风力发电。随着时代的变迁,风力应用技术不断升级、变革、完善、创新,创造出了一个有一个的技术提升,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服务。就现有传统风力发电系统,从应用角度看,似乎已经达到了风能应用极限。由于风机叶片捕获的风能正比于风机的扫风面积和通过风机风速的三次方,而风速是由气候条件确定的人类无法改变。然而,提高风能利用率和发电效率的有效途径是提高风力叶片的捕风能力,为此,目前常规方法就只有通过不断增加风机叶片尺寸来加大扫风面积,从而捕获更多风能来提升单机有效风电转换量。但结果却是牺牲了发电稳的定性和系统的安全性。纵观现有国内外市场各类风力发电系统的特性,不难看出存在的几大问题1、发电效率低;2、叶片过大过长;3、整机重量大,运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启动式狭管聚风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圆顶礼帽式聚风装置组件、规避强暴偏转闭合装置组件、多级逐扩空气涡轮发电机装置组件、狭管式工质增速装置组件、壮筋骨抗震构件装置组件、智能控制人机一体组件及附件组成;所述的圆顶礼帽式聚风装置组件由圆顶礼帽龙骨、外弧面蒙皮、内弧面蒙皮、圆环形环筒、中心限位轴筒、轮式护环B?、刹车环、环形摩擦圈、防护栅、支撑筋、齿环、聚风口和填料组成;圆顶礼帽龙骨设置成上圆下敞口的圆形球状体;外弧面蒙皮设置在圆顶礼帽龙骨外侧;内弧面蒙皮设置在圆顶礼帽龙骨内侧;填料填充在外弧面蒙皮和内弧面蒙皮之间,以辅助增强抗风强度,提高圆顶礼帽的整件防护等级,由此形成一个圆顶礼帽本体;...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自启动式狭管聚风风カ发电系统,其特征在干由圆顶礼帽式聚风装置组件、规避强暴偏转闭合装置组件、多级逐扩空气涡轮发电机装置组件、狭管式エ质增速装置组件、壮筋骨抗震构件装置组件、智能控制人机一体组件及附件组成; 所述的圆顶礼帽式聚风装置组件由圆顶礼帽龙骨、外弧面蒙皮、内弧面蒙皮、圆环形环筒、中心限位轴筒、轮式护环B、刹车环、环形摩擦圈、防护栅、支撑筋、齿环、聚风口和填料组成;圆顶礼帽龙骨设置成上圆下敞ロ的圆形球状体;外弧面蒙皮设置在圆顶礼帽龙骨外侧;内弧面蒙皮设置在圆顶礼帽龙骨内侧;填料填充在外弧面蒙皮和内弧面蒙皮之间,以辅助增强抗风強度,提高圆顶礼帽的整件防护等级,由此形成一个圆顶礼帽本体;轮式护环B设置在圆顶礼帽本体内,以提高抗压强度,防吸瘪;圆环形环筒铆接在圆顶礼帽龙骨下方敞开处;环形摩擦圈设置在圆环形环筒周向ー侧下部;刹车环设置在圆环形环筒周向ー侧上部;而齿环设置在环形摩擦圈与刹车环中间并固定在圆环形环筒上;聚风ロ设置在圆顶礼帽本体ー侧;在聚风口上设置有防护栅和支撑筋;圆顶礼帽本体上部居中设置有中心限位轴筒,使圆顶礼帽本体工作时能始終居中; 所述的规避強暴偏转闭合装置组件由变速箱、刹车基台、刹车元件、液压制动装置、液压制动装置基台、泄风启闭门、传动齿轮和滚针轴承B组成;变速箱、刹车基台设置在环形平台上;刹车基台上设置有刹车元件;变速箱向心ー侧设置有传动齿轮,有利干与齿环紧密咬合;液压制动装置设置在液压制动装置基台上;而液压制动装置基台设置在地面上;泄风启闭门设置在泄风通道的出风ロ,在需要时随时关闭和开启;滚针轴承B设置在管筒圈壁向心一侧壁面上; 所述的多级逐扩空气涡轮发电机装置组件由发电机、电器控制箱、多级逐扩涡轮发动机主体台、导风规整板A、导风规整板B、导风规整板C、固定环A、固定环B、固定环C、向心环A、向心环B、向心环C、递级动カ轴、轴承A、轴承B、龟背形叶片A、龟背形叶片B、龟背形叶片C、连接法兰、壳体、泄风通道、动カ输出齿轮、主体台基柱、支撑件A、支撑件B、前置法兰和后置法兰组成;发电机设置固定在机械房靠墙ー侧;多级逐扩涡轮发动机主体台设置在主体台基柱上;而主体台基柱设置在地基上,和地基融为一体,提高安全性、抗震性;固定环A、向心环A之间设置有导风规整板A ;固定环B、向心环B之间设置有导风规整板B ;固定环C、向心环C之间设置有导风规整板C ;固定环A、固定环B、固定环C设置在壳体内壁周向壁面上;递级动力轴穿过向心环A、向心环B、向心环C设置在支撑件A与支撑件B上;支撑件A设置在导风规整板A与龟背形叶片A之间;而支撑件B则设置在后置法兰和泄风通道之间;轴承A、轴承B则设置在递级动カ轴的前端和后端,并固定在支撑件A和支撑件B向心位置上;龟背形叶片A、龟背形叶片B、龟背形叶片C则按逐级扩大原则设置在递级动カ轴上,成环向均衡逐段布置并固定;连接法兰设置在逐段扩大的壳体两端,有利于螺钉连接;泄风通道前端设置在后置法兰上;而后置法兰则与泄风启闭门框固定连接;递级动カ轴动カ输出端设置有动カ输出齿轮带动发电机发电,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输出; 所述的狭管式エ质增速装置组件由狭管本体、狭管基台、环形平台、安全墙、轮式护环A、滚针轴承A、管筒壁体、螺旋形引导板、吮吸窗和狭管内饰组成;狭管本体设置在狭管基台上,井分段与环形圈梁连接加固;而狭管基台则设置在地基上,增强整体的稳定性和抗震性;管筒壁体设置在狭管本体的上部,有利于和圆环形环筒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强姚伯龙谢玉琪杨伟涛周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中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