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无粘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03249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型钢混凝土梁,属于土木工程领域。一种无粘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包括混凝土梁,所述混凝土梁内设置有非预应力筋,在非预应力筋外绑扎安装有箍筋,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梁内的非预应力筋之内设置有工字型钢,在工字型钢的下侧穿过混凝土梁设置有无粘结预应力筋,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为在预应力筋长度外表面上涂刷防腐润滑材料层后,再外包上塑料外套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无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在施工过程中不需要预留孔道、穿筋和张拉后灌浆等,极大简化了施工工艺,在使用过程中可减轻结构自重,抗腐蚀能力强,同时使用性能良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型钢混凝土梁,尤其涉及一种无粘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
技术介绍
型钢混凝土结构是型钢外包钢筋混凝土的一种组合结构,它克服了钢结构稳定、防火性能差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截面大、延性差的特点,是钢与钢筋混凝土的一种完美结合,在工程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其构件截面尺寸的减小,在一些对结构刚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裂缝和变形控制往往难以满足要求。因此,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应运而生,它是在型钢混凝土结构中施加预应力,从而提高结构的抗裂性能和抗变形能力。作为一种兼具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新型组合结构形式,它在大跨度、重载且对构件截面尺寸有严格要求以及抗震要求高的工程领域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在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中普遍采用的是用有粘结预应力筋进行张拉。由于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预留孔道、穿筋、灌浆等工序,这导致施工复杂、速度慢,并且预应力筋容易锈蚀以致有断丝的危险。这些缺陷从经济上和技术上,阻碍了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在工程中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粘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解决现在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中采用有粘结预应力筋施工复杂、速度慢,并且预应力筋容易锈蚀以致有断丝的危险的缺陷。技术方案一种无粘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包括混凝土梁,所述混凝土梁内设置有非预应力筋,在非预应力筋外绑扎安装有箍筋,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梁内的非预应力筋之内设置有工字型钢,在工字型钢的下侧穿过混凝土梁设置有无粘结预应力筋,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为在预应力筋长度外表面上涂刷防腐润滑材料层后,再外包上塑料外套层;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穿过混凝土梁,以锚固装置固定在所述混凝土梁上。所述工字型钢按对称布置在所述混凝土梁截面的中间。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设置有两根,安装在工字型钢的下侧和受拉非预应力筋的上方之间。所述防腐润滑材料层采用浙青。所述塑料外套层采用塑料纸或塑料套管。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无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在施工过程中不需要预留孔道、穿筋和张拉后灌浆等,极大简化了施工工艺,在使用过程中可减轻结构自重,抗腐蚀能力强,同时使用性能良好,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和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中无粘结预应力筋剖面图。其中1-混凝土梁,2-非预应力筋,3-箍筋,4-工字型钢,5-无粘结预应力筋,6-锚固装置,7-预应力钢筋,8-防腐润滑材料层,9-塑料外套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设计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粘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克服现有的有粘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结构自重大、施工复杂、速度慢、预应力筋易腐蚀、变形和延性差的缺点,利于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和应用。一种无粘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包括混凝土梁1,所述混凝土梁I内设置有非预应力筋2,在非预应力筋2外绑扎安装有箍筋3,所述混凝土梁I内的非预应力筋2之内设置有工字型钢4,在工字型钢4的下侧穿过混凝土梁I设置有无粘结预应力筋5,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5为在预应力筋7长度外表面上涂刷防腐润滑材料层8后,再外包上塑料外套层9。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5穿过混凝土梁1,以锚固装置6固定在所述混凝土梁I上。所述工字型钢4按对称布置在所述混凝土梁I截面的中间。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5设置有两根,安装在工字型钢4的下侧和受拉非预应力筋2的上方之间。所述防腐润滑材料层8采用浙青。所述塑料外套层9采用塑料纸或塑料套管。本技术结构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实现施工时,铺设梁底模板,加固验证后,在底模上垫型钢的支撑铁件,将工字型钢4安装好后,绑扎梁上非预应力筋2和箍筋3,然后穿设无粘结预应力筋5,接着支设梁侧模,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5%)后,采用千斤顶对无粘结预应力筋5进行张拉,张拉完毕后,用锚固装置6固定无粘结预应力筋5,并进行密封防护,最后拆除模板。整个工序简便清晰,大大提高施工速度。本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是在工字型钢混凝土梁中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5进行张拉,通过试验研究证实,该结构可以克服现有的有粘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的以下缺点( I)克服结构自重大。由于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梁不需要预留孔道,减小尺寸,减轻自重,有利于减轻下部支承柱的荷载和降低造价。(2)克服施工复杂,速度慢。施工时,无粘结预应力筋按设计要求铺设在模板内,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张拉、锚固、封堵端部。它无需预留孔道、穿筋、灌浆等复杂工序,简化了施工工艺,加快了施工进度。(3)克服结构中预应力筋易腐蚀。由于无粘结预应力筋束涂有防腐油脂,并且外包塑料套管,具有双重防腐能力,降低发生断丝的危险。(4)克服变形和延性差。由于无粘结预应力筋与周围混凝土不存在线变形协调关系,其应力基本沿全长均匀分布,使无粘结筋的应力保持在弹性阶段,结构的能量消散能力得到保证。本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不需要预留孔道、穿筋和张拉后灌浆等,极大简化了施工工艺,在使用过程中可减轻结构自重,使用性能良好,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适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粘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包括混凝土梁(1),所述混凝土梁(1)内设置有非预应力筋(2),在非预应力筋(2)外绑扎安装有箍筋(3),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梁(1)内的非预应力筋(2)之内设置有工字型钢(4),在工字型钢(4)的下侧穿过混凝土梁(1)设置有无粘结预应力筋(5),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5)为在预应力筋(7)长度外表面上涂刷防腐润滑材料层(8)后,再外包上塑料外套层(9);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5)穿过混凝土梁(1),以锚固装置(6)固定在所述混凝土梁(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粘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包括混凝土梁(1),所述混凝土梁(I)内设置有非预应力筋(2),在非预应力筋(2)外绑扎安装有箍筋(3),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梁(I)内的非预应力筋(2)之内设置有工字型钢(4),在工字型钢(4)的下侧穿过混凝土梁(I)设置有无粘结预应力筋(5),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5)为在预应力筋(7)长度外表面上涂刷防腐润滑材料层(8)后,再外包上塑料外套层(9);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5)穿过混凝土梁(1), 以锚固装置(6)固定在所述混凝土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学玉郑炜鋆熊斌汪继恕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上海同吉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