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材生产线四切分导卫的鼻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98288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棒材生产线四切分导卫的鼻嘴装置,包括鼻身及设置于鼻身前端的鼻嘴口,所述鼻身、鼻嘴口和鼻身的尾部和两侧边构成了鼻嘴装置的母体;所述尾部内侧设置有水冷孔,所述鼻身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固定螺孔和定位孔,所述鼻嘴口之间的开口度为66×20mm。该装置结构紧凑、实用,从而避免生产线堆钢影响生产作业率和产量,并减少棒材生产成本,产量得到提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钢铁厂优化棒材生产线四切分导卫的设备,特别是一种棒材生产线四切分导卫的鼻嘴装置
技术介绍
切分轧制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的两线切分轧制逐步发展,在两线切分轧制技术和三线切分轧制技术的基础之上发展到四线切分轧制技术。四切分轧制工艺是一项要求很严格的生产工艺,对导卫调整、加热温度、轧制料型、轧制速度和钢坯质量都有很高的要求。棒材厂四切分轧制是在轧制过程中把一根钢坯利用孔型的作用,轧成具有四个以上相同形状的并联轧件,再利用切分设备或轧辊将并联轧件沿纵向方向切分成四个的单根轧件。四切分导卫的主要作用是将从切分孔型出来的红条撕开,顺利将其引入下一道次的导卫中。切分架次出口安装的是切分导卫,切分导卫主体部分是两对切分轮。为了把四线并联轧件准确导向瞄准切分轮,设计了一个鼻嘴。鼻嘴由上下两部分对称组成,前端舌形部分贴近轧辊,后端固定在切分导卫箱体上。原设计切分鼻嘴中间空间较大,鼻嘴内部无孔型,生产过程中,四线并联轧件在鼻嘴内部空隙较大,来回摆动,容易发生粘钢,引起堆钢。原钢铁厂棒材生产线轧制012mmX4、O 14mmX4等规格使用四切分导卫的旧鼻嘴,尺寸设计不合理,红钢到切分道次时会顶出口,轧制不到几只钢吨就因进料不当切分料不均发生一次堆钢事故,严重影响生产,基本红钢到不了 K2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缺点,提出一种棒材生产线四切分导卫的鼻嘴装置,该装置结构紧凑、实用,可使轧制生产线作业率高,减少了棒材的生产成本,产量得到提高。本技术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棒材生产线四切分导卫的鼻嘴装置,包括鼻身及设置于鼻身前端的鼻嘴口,所述鼻身、鼻嘴口和鼻身的尾部和两侧边构成了鼻嘴装置的母体;所述尾部内侧设置有水冷孔,所述鼻身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固定螺孔和定位孔,所述鼻嘴口之间的开口度为66X20mm。进一步的,所述装置中,鼻嘴口为四个呈平行分布的舌形凸起,四个舌形凸起沿鼻身前端面呈斜面分布,且鼻嘴口的前端部延伸出鼻身底面;舌形凸起的上端为鼻尖。进一步的,所述装置中,鼻嘴口之间的开口度是指相邻舌形凸起之间的距离为20mm,舌形凸起的长度为66mm。相对于现有结构,由于设备本身的因素,很难达到轧制线与切分导卫鼻嘴中心线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完全重合,而且鼻嘴设计空间余量偏大,因此四线并联轧件不能很好进入切分轮撕开容易造成粘钢。而切分轮上的切分楔在切分轧件时,本身就具有自定位功能。本技术解决了切分导卫鼻嘴导向楔粘钢的问题,修改了鼻嘴尺寸,外形尺寸按负偏差执行,使鼻嘴在支撑臂安装位保持有一定的间隙,也就是存在一定的活动量。另外在鼻嘴内部加上孔型,鼻嘴内部空间上下距离减小2. O毫米,左右距离减小3. O毫米。这样修改既克服了鼻嘴粘钢的问题,又保证并联轧件对中良好。经过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完全消除了鼻嘴粘钢导致切分架次堆钢的问题,而且能够保证并联轧件与切分轮的对正。其主要功能是通过优化鼻嘴的开口度和形状等,从而有效的保证棒材四切分轧制产量高,避免生产线堆钢影响生产作业率和产量,并减少了棒材的生产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视图;图2为图1的后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图4为图1的C-C剖视图。图中1、鼻嘴口,2、固定螺孔,3、鼻身,4、水冷孔,5、鼻身侧边,6、尾部,7、边线槽,8、中线槽,9、定位孔,10、鼻尖。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棒材生产线四切分导卫的鼻嘴装置,包括鼻身3及设置于鼻身3前端的鼻嘴口 1,其中,鼻身3、鼻嘴口 I和鼻身3的尾部6和两侧边5构成了鼻嘴装置的母体;尾部6内侧设置有水冷孔4,鼻身3的两侧边5分别设置有固定螺孔2和定位孔9,鼻嘴口 I之间的开口度为66X20mm。鼻嘴口 I为四个呈平行分布的舌形凸起,四个舌形凸起沿鼻身3前端面呈斜面分布(参见图3所示),且鼻嘴口 I的前端部延伸出鼻身3底面;舌形凸起的上端为鼻尖10 ;鼻嘴口 I之间的开口度是指相邻舌形凸起之间的距离为20mm,舌形凸起的长度为66mm。如图2所示,鼻身3的底部设置有边线槽7和中线槽8。如图4所示,固定螺孔2和定位孔9分布于鼻身3两侧。鼻嘴口1、鼻身3、侧边5和尾部6组成鼻嘴的母体,固定螺孔2是用M15螺纹固定上下哈呋鼻嘴的专用孔、水冷孔4是冷却鼻嘴用的。鼻嘴主要由上下两部分对称组成,前端舌形部分贴近轧辊,后端固定在切分导卫箱体上。从图1鼻嘴的正视图、图2鼻嘴俯视图和图3鼻嘴的局部侧视图可以看出,鼻嘴的开口度从72*24mm变为66*20mm,新设计切分鼻嘴中间空间合适,鼻嘴内部带有孔型,生产过程中,四线并联轧件通过鼻嘴进入四切分导卫的双排切分轮撕开为四根单独的轧件,顺利进入K2孔型,轧制出四根合格的螺纹钢。某钢铁公司棒材生产线采用此专利技术后,轧制Φ12πιπιΧ4、Φ 14mmX4等规格四线切分轧制,非计划停机时间少、实际生产作业率高达91. 80%,成品速度为13.5m / s时最高班产能达到1300t,成材率为96. 8% (全定尺交货),并能维持均衡日产3800吨。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专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棒材生产线四切分导卫的鼻嘴装置,包括鼻身(3)及设置于鼻身(3)前端的鼻嘴口(1),其特征在于,所述鼻身(3)、鼻嘴口(1)和鼻身(3)的尾部(6)和两侧边(5)构成了鼻嘴装置的母体;所述尾部(6)内侧设置有水冷孔(4),所述鼻身(3)的两侧边(5)分别设置有固定螺孔(2)和定位孔(9),所述鼻嘴口(1)之间的开口度为66×2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棒材生产线四切分导卫的鼻嘴装置,包括鼻身(3)及设置于鼻身(3)前端的鼻嘴ロ(1),其特征在于,所述鼻身(3)、鼻嘴ロ(I)和鼻身(3)的尾部(6)和两侧边(5)构成了鼻嘴装置的母体;所述尾部(6)内侧设置有水冷孔(4),所述鼻身(3)的两侧边(5)分别设置有固定螺孔(2)和定位孔(9),所述鼻嘴ロ( I)之间的开ロ度为66 X 20mm。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剑勇李志民左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岩石冶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