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洪珠专利>正文

埋弧自动钢筋对焊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572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中钢筋竖向对焊的埋弧自动钢筋对焊机,属焊接自动化领域。由自动控制装置,焊接机具和焊接变压器组成。自控装置由双电源中心执行电路、无触点开关电路及顺序控制电路组成,在给定电压和电弧电压的共同作用下,并通过顺序控制,无触点开关电路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导通,使两组电源交替为执行电机供电,并控制电机的转向,使上钢筋按照设定的程序自动上升,下降和停止,实现了焊接过程的自动化。而且焊接质量高,效率高,设备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埋弧自动钢筋对焊机是建筑工程中的钢筋对焊设备,属于焊接自动化领域。在建筑工程中,钢筋的连接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目前,钢筋连接方法有电阻焊、闪光焊、熔剂焊及埋弧对焊等,其中埋弧对焊(有的称埋弧压焊,也有的称电渣压焊)是最经济高效、最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在埋弧对焊中,有正在推广半自动焊的,也开始出现全自动焊,前者因是半自动焊,施焊中要求人的技术素质高,质量不容易保证,后者尽管焊接质量得到了改善,但因设备的稳定性或者说使用寿命得不到保证,影响了其发展。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焊接质量高,使用寿命长的埋弧自动钢筋对焊机。本技术由自动控制装置、焊接机具和焊接变压器三部分组成,其要点在于自动控制装置由双电源中心执行电路,无触点逻辑开关电路和顺序控制电路组成。双电源中心执行电路有两组电源给执行电动机M供电,变压器T1由交流380V供电,次级接整流全桥UR5,电阻R10与继电器J1常开触点J1-3及无触点开关ZK3串联后并接在整流全桥UR5输出端。变压器T2的初级信号取自焊接变压器T3输出的电弧电压,为随变低电压信号。次级供给整流全桥UR6随变高电压,电阻R11与继电器J1常开触点J1-4及无触点开关ZK1、ZK2串联后并接在整流全桥UR6的输出端,整流全桥UR5和UR6的正电压输出端或者负电压输出端相接,这两组电源均经继电器触点与执行电动机M的电枢线圈相连,并交替导通,控制电动机M的转向。无触点逻辑开关电路主要由三极管V1,整流全桥UR1-UR4及无触点开关ZK1、ZK2、ZK3组成,每一个无触点开关ZK均由一个可控硅VS和二极管反并联组成,整流全桥UR1、UR3、UR4的输入端均与焊接变压器T3的次级相连,整流全桥UR1的输出电压经稳压限流电路加在三极管V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整流全桥UR2的输入端与变压器T1的一组次级线圈相连,其输出电压经稳压限流电路加在可控硅VS1的控制极和阴级之间,整流全桥UR2、UR3的输出电压经各自的分压限流电路分别加在可控硅VS2、VS3的控制极和阴级之间,随着电弧电压的变化,可控硅VS1、VS2、VS3按一定逻辑关系导通,形成闭环反馈控制环节。顺序控制电路主要由交流接触器CJ,继电器J1、J2,时间继电器JS1、JS2等组成,继电器J1、J2,时间继电器JS1、JS2的线圈均并联在380V电源主回路上,并均与交流接触器CJ的常开触点CJ-2相串联。时间继电器JS1的常开触点JS1-1,JS1-3,常闭触点JS1-2分别与时间继电器JS2、继电器J2、J1的线圈串联,时间继电器JS2的常闭触点JS2-1串接在交流接触器CJ的线圈回路中,继电器J1、J2的常闭触点J1-5、J2-3并联后串接在整流全桥UR5的交流输入端,各继电器按照一定的程序动作,完成整个焊接过程的顺序控制。为方便夹具的调正,继电器J1、J2线圈上分别接了调正按钮SB3、SB4,为防止按钮SB3、SB4接通时,时间继电器JS1带电,在JS1、JS2线圈的并联支路与继电器J1J2线圈的并联支路之间串接了交流接触器CJ的常开触点CJ-3。焊接机具主要由直流电动机M(1),减速器(2)和双导向提升机构成,双导柱(6)和提升丝杠(3)呈三角形布置,丝杠(3)两端均有支撑。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自动控制电路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焊接机具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焊接机具的A向剖视图。图1中主要由三部分电路组成,其中无触点逻辑开关电路主要由整流全桥UR1-UR4,三极管V1及无触点开关ZK1、ZK2、ZK3组成,每一个无触点开关ZK均由一个可控硅VS和二极管反并联组成。整流全桥UR2的输入信号是变压器T1提供的固定电压为12V,其输出电压经稳压管D1稳压、电阻R5、电位器W3限流及电容C1滤波后为可控硅VS1提供控制电压,整流全桥UR1、UR3、UR4的输入信号均来自焊接变压器T3提供的电弧电压,是随变电压,整流全桥UR1的输出电压,经电位器W1、W2、电阻R1、R2、R3组成的分压限流电路后加在三极管V1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随着电弧电压的变化,三极管V1导通或者截止,三极管V1导通时,整流桥UR1的输出电压经三极管V1短路,使可控硅VS1失去控制电压而关断,整流桥UR3的输出电压经电阻R6、R7、电位器W4、电容C2给可控硅VS2提供控制电压。整流桥UR4的输出电压经稳压管D2稳压,电阻R8、R9、电位器W5分压限流,为可控硅VS3提供控制电压。在焊接过程中,在给定电压及电弧闭环反馈控制电压的共同作用下,可控硅VS1、VS2、VS3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导通,并控制双电源中心执行电路的通断,使执行电动机M正转停转或者反转,最终使电弧及其渣池处于稳定状态。双电源中心执行电路和顺序控制电路将结合工作过程进行说明。参照图1,接通380V电源,将电源开关K1闭合,手动/自动焊转换开关K2置于自动焊位置(如图1示K2-1闭合),按下起动按钮SB1,交流接触器CJ有电并自锁,其常开触点CJ-1、CJ-2、CJ-3、CJ-4闭合,焊接变压器T3有电,时间继电器JS1有电开始计时,继电器J1有电其常闭触点J1-1断开,常开触点J1-2、J1-3、J1-4、J1-5闭合、同时无触点开关ZK1在整流全桥UR2、UR5给定电压的作用下导通,电动机M由变压器T1供电正转,提起上钢筋(下钢筋始终是固定的),引燃电弧,当电弧电压达到一定值时(约20V),三极管V1导通,无触点开关ZK1关断,电动机M停转,当电弧电压升到另一定值时(约40V)无触点开关ZK2、ZK3导通,电动机M改由变压器T2供电反转,钢筋下降,当电弧电压又降到某一定值时,无触点开关ZK2、ZK3关断,电机停转,然后无触点开关ZK1又导通,电机M正转重复上述过程。无触点ZK1、ZK2、ZK3在给定电压和电弧电压的作用下,按一定逻辑关系轮流导通,维持电弧的稳定燃烧,当钢筋在电弧电压及渣池的共同作用下,熔化到一定量时,时间继电器JS1计时到,其延时开启的常闭触点JS1-2断开,继电器J1失电,电动机M停转,同时,时间继电器JS1延时闭合的常开触点JS1-1、JS1-3闭合,时间继电器JS2有电开始计时,继电器J2有电,其常开触点J2-1、J2-3闭合,常闭触点J2-2断开,电动机M由变压器T1供电反转,钢筋下降,使上、下钢筋加压形成接头,时间继电器JS2计时到,其延时开起的常闭触点JS2-1断开,交流接触器CJ失电,其常开触点CJ-2、CJ-3断开,时间继电器JS1、JS2失电,继电器J2失电,一切恢复常态。在整个焊接过程中,变压器T1供电使电动机M正转提升钢筋及反转下压形式接头,而在焊接稳弧过程中,电动机M反转使钢筋下降的直流电源是由变压器T2供电得到的,这一对电源通过无触点逻辑开关电路、顺序控制电路的控制,实现了整个焊接过程的自动化,实现了整个焊接过程中各继电器只动作一次。图1中,SB1和SB2分别是启动按钮和停止按钮,SB3和SB4是夹具(4)上升和下降的调正按钮,焊前调整夹具(4)的位置,只需按下上升按钮SB3或者下降按钮SB4即可,在焊接变压器T3的次级,并联有电压表V,可直接检测焊接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埋弧自动钢筋对焊机,由自动控制装置,焊接机具和焊接变压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自动控制装置由双电源中心执行电路,无触点逻辑开关电路和顺序控制电路组成;所说的双电源中心执行电路主要由变压器T↓[1]、T↓[2],整流全桥UR↓[5] 、UR↓[6]、无触点开关ZK↓[1]、ZK↓[2]、ZK↓[3]和可改善焊接稳定性及电动机M起动性能的可变电阻R↓[10]、R↓[11]组成,变压器T↓[2]的初级线圈与焊接变压器T↓[3]的次级相连,变压器T↓[1]、T↓[2]的次级分别与整流全桥UR↓[5]、UR↓[6]相连,UR↓[5]和UR↓[6]的正电压输出端或者负电压输出端相接,可变电阻R↓[10]与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1-3]及无触点开关ZK↓[3]串联后并接在整流全桥UR↓[5]的输出端,可变电阻R↓[11]与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1-4]及无触点开关ZK↓[1]、ZK↓[2]串连后并接在整流全桥UR↓[6]的输出端,这两组电源均经继电器触点与直流电机M的电枢线圈相连,并交替导通,控制电动机M的转向;所说的无触点逻辑 开关电路主要由三极管V↓[1],整流全桥UR↓[1]-UR↓[4]及无触点开关ZK↓[1]、ZK↓[2]、ZK↓[3]组成,每一个无触点开关ZK均由一个可控硅VS和二极管反并联组成,整流全桥UR↓[1]、UR↓[3]、UR↓[4]输入端均与焊接变压器T↓[3]的次级相连,整流全桥UR↓[1]的输出电压经分压限流电路加在三极管V↓[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整流全桥UR↓[2]的输入端与变压器T↓[1]的一组次级线圈相连,其输出电压经稳压限流电路加在可控硅VS↓[1]的控制极和阴极之间,整流全桥UR↓[2]、UR↓[3]的输出电压经各自的分压限流电路分别加在可控硅VS↓[2]、VS↓[3]的控制极和阴极之间;所说的顺序控制电路主要由交流接触器CJ、继电器J↓[1]、J↓[2]、时间继电器JS↓[1]、JS↓[2 ]组成,继电器J↓[1]、J↓[2],时间继电器JS↓[1]、JS↓[2]的线圈均并联在380V电源主回路上,并均与交流接触器CJ的常开触点CJ↓[-2]相串联,时间继电器JS↓[1]的常开触点JS↓[1-1]、JS↓[1-3],常闭触点JS↓[1-2]分别与时间继电器JS↓[2]、继电器J↓[2]、J↓[1]的线圈串联,时间继电器JS↓[2]的常闭触点JS↓[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洪珠
申请(专利权)人:尹洪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