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照相用色调剂、显影剂及电子照相装置。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用色调剂的特征在于,具备含着色材料、含有非晶性聚酯树脂和结晶性聚酯树脂的粘合剂树脂、蜡以及电荷控制剂的色调剂粒子,并且所述色调剂粒子的玻璃转化点为30℃~45℃、酸值为10mgKOH/g~17mgKOH/g,所述着色材料含有重量比为30∶70~80∶20的C.I.颜料红48和C.I.颜料红1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低温定影性和颜色再现性优异,且混炼粉碎时的制造性也优异的电子照相用色调剂。
技术介绍
作为通过彩色色调剂来显影静电潜像以形成可视图像的方法,已知有电子照相法。在该方法中,一般来说,在光导电性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以使黄、品红、青等彩色色调剂依次附着并与各色调剂图像重合的方式向转印介质转印之后,通过加压、加热使其定影而得到可视图像。在上述方法所使用的色调剂中,要求应正确再现读取到的图像的颜色的大范围中的颜色再现性、可视图像不褪色这样优异的耐光性等。另外,近年来,从环保节能考虑,要求色调剂具有低温定影性。在这种色调剂中,作为颜色再现性、耐光性等优异的色调剂,已知有例如在着色材料中并用偶氮色淀颜料和喹吖啶酮颜料并规定了粘合剂树脂的玻璃转化点(Tg)等的色调齐U。然而,这种色调剂具有低温定影性、带电稳定性以及着色力不足这样的缺点。另外,为了得到良好的颜色再现性,需要对着色材料进行洗涤处理或者基于高浓度剪切力的混炼而形成的母炼胶等的制造工序数增多,因而色调剂的制造成本就会变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锐意的研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子照相用色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照相用色调剂具备含着色材料、含有非晶性聚酯树脂和结晶性聚酯树脂的粘合剂树脂、蜡以及电荷控制剂的色调剂粒子,并且所述色调剂粒子的玻璃转化点为30°C 45°C、酸值为10mgK0H/g 17mgK0H/g,所述着色材料含有重量比为30 70 80 20的C.1.颜料红48和C.1.颜料红122。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附图结合于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一部分,它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与以上给出的概括性描述和以下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装置的构成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例。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用品红色色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照相用色调剂具备含着色材料、含有非晶性聚酯树脂和结晶性聚酯树脂的粘合剂树脂、蜡以及电荷控制剂的色调剂粒子,并且所述色调剂粒子的玻璃转化点为30°C 45°C、酸值为10mgK0H/g 17mgK0H/g,所述着色材料含有重量比为30 70 80 20的C.1.颜料红48和C.1.颜料红122。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显影剂是一种至少含有黄色色调剂、青色色调剂以及品红色色调剂的电子照相用显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品红色色调剂具备含着色材料、含有非晶性聚酯树脂和结晶性聚酯树脂的粘合剂树脂、蜡以及电荷控制剂的色调剂粒子,并且所述色调剂粒子的玻璃转化点为30°C 45°C、酸值为10mgK0H/g 17mgK0H/g,所述着色材料含有重量比为30 70 80 20的C.1.颜料红48和C.1.颜料红122。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装置是一种具备被形成有通过向静电潜像供给黄色色调剂、青色色调剂以及品红色色调剂而进行显影并被转印到转印介质上的图像的图像承载体的全彩色电子照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品红色色调剂具备含着色材料、含有非晶性聚酯树脂和结晶性聚酯树脂的粘合剂树脂、蜡以及电荷控制剂的色调剂粒子,并且所述色调剂粒子的玻璃转化点为30°C 45°C、酸值为10mgK0H/g 17mgK0H/g,所述着色材料含有重量比为30 70 80 20的C.1.颜料红48和C.1.颜料红122。依照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低温定影性、带电稳定性以及颜色再现性优异且混炼粉碎时的制造性也优异的色调剂。一般来说,作为偶氮色淀颜料之一的C.1.颜料红48发色性好,着色力强,但红色偏强,耐光性差。另一方面,作为喹吖啶酮颜料之一的C.1.颜料红122彩色的饱和度高,耐光性强,但青色偏强,着色力差。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C.1.颜料红48和C.1.颜料红122共存,并将C.1.颜料红48和C.1.颜料红122的含量的含有比例(重量比)设定为30 70 80 20,从而能够既维持着色力和耐光性又将色泽控制在适当的区域。另一方面,在仅将色调剂的玻璃转化点(Tg)设定为30 45°C的范围内的情况下,虽然低温定影性改良,但混炼时粘度容易变低,所混合的着色材料的分散性变差,着色力会下降。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含有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同时使色调剂酸值为10 17mgK0H/g,从而即使在玻璃转化点(Tg)为上述范围,也能够改良C.1.颜料红48和C.1.颜料红122的分散性,能够充分发挥这2种颜料的性能,成为着色力强的色调剂。由此,在基于混炼粉碎法制造色调剂中,不经过为了得到良好的颜色再现性而需要的、基于洗涤处理和通过高浓度剪切力的混炼等形成母炼胶等繁杂的工序,就能够得到颜色再现性良好的色调剂。并且,由于结晶性聚酯树脂和色调剂酸值的效果,抑制了颜料向色调剂粒子表面析出,使带电稳定性提高,因而能够长期地实现高品质图像。下面,将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品红色色调剂所使用的着色材料,以含有比例(重量比)30 70 80 20混合C.1.颜料红48和C.1.颜料红122。如果C.1.颜料红48的含有比例不足30重量%,则不仅得不到足够的耐光性,而且青色变强,与黄色色调剂重合再现的红色的颜色再现区域狭窄。另一方面,如果C.1.颜料红48的含有比例超过80重量%,则不仅得不到足够的着色力,而且红色变强,与青色色调剂重合再现的蓝色的颜色再现区域狭窄。作为用于本实施方式的粘合剂树脂,能够使用聚酯树脂。聚酯树脂可以使用二元以上的醇成分和二元以上的羧酸、羧酸酐、羧酸酯等羧酸成分,可以参考例如特开平7-175260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进行制造。作为二元醇成分,具体而言,可例举为,例如聚氧丙烯(2.2)-2,2-双(4_羟苯基)丙烷、聚氧丙烯(3. 3)-2,2-双(4-羟苯基)丙烷、聚氧乙烯(2. O)-2,2-双(4-羟苯基)丙烧、聚氧丙稀(2. O)-聚氧乙稀(2. O)-2, 2_双(4_轻苯基)丙烧、聚氧丙稀(6)-2, 2_双(4-羟苯基)丙烷等双酚A的环氧烷烃加成物、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1,2_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1,4-丁烯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二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丁二醇、双酚A、氢化双酚A等。作为三元以上的醇成分,例如有山梨糖醇、1,2,3,6-己四醇、1,4-山梨聚坦、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三季戊四醇、1,2,4_ 丁三醇、1,2,5-戊三醇、甘油、2-甲基丙烷三醇、2-甲基-1,2,4- 丁三醇、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I,3,5-三羟基甲基苯等。能够从这些二元醇以及三元以上的醇可以单独使用或并用多种。尤其是,优选将双酚A-亚烷基(碳数为2或者3)氧化物加成物(平均摩尔数为I 10)、乙二醇、丙二醇、1,6-己二醇、双酚A、氢化双酚A、山梨醇、1,4-山梨坦、季戊四醇、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用作主要成分。作为二元羧酸成分,可例举为,例如马来酸、富马酸、柠康酸、衣康酸、戊烯二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环己二羧酸、琥珀酸、己二酸、癸二酸、壬二酸、丙二酸、或η-十二烯基琥珀酸等烯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照相用色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照相用色调剂具备含着色材料、含有非晶性聚酯树脂和结晶性聚酯树脂的粘合剂树脂、蜡以及电荷控制剂的色调剂粒子,并且所述色调剂粒子的玻璃转化点为30℃~45℃、酸值为10mgKOH/g~17mgKOH/g,所述着色材料含有重量比为30∶70~80∶20的C.I.颜料红48和C.I.颜料红122。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12 US 61/546,118;2012.02.24 US 61/602,6811.一种电子照相用色调剂,其特征在干, 所述电子照相用色调剂具备含着色材料、含有非晶性聚酯树脂和结晶性聚酯树脂的粘合剂树脂、蜡以及电荷控制剂的色调剂粒子,并且所述色调剂粒子的玻璃转化点为30°C 45°C、酸值为10mgK0H/g 17mgK0H/g,所述着色材料含有重量比为30 : 70 80 : 20的C.1.颜料红48和C.1.颜料红1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用色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性聚酯树脂在所述色调剂粒子中按重量计占5% 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用色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蜡为酯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用色调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色调剂粒子的表面添加微粒外部添加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照相用色调剂,其特征在干,所述微粒外部添加剂是平均一次粒径为80nm 200nm的无机氧化物微粒。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照相用色调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色调剂粒子的表面还添加平均一次粒径不足80nm的无机氧化物微粒。7.—种显影剂,是至少含有黄色色调剂、青色色调剂以及品红色色调剂的电子照相用显影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品红色色调剂具备含着色材料、含有非晶性聚酯树脂和结晶性聚酯树脂的粘合剂树脂、蜡以及电荷控制剂的色调剂粒子,并且所述色调剂粒子的玻璃转化点为30°C 45°C、酸值为10mgK0H/g 17mgK0H/g,所述着色材料含有重量比为30 70 80 20的C.1.颜料红48和C.1.颜料红122。8.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屋诗穗,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