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色剂、显影剂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89237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着色剂和第一粘合剂树脂的调色剂、显影剂、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第一粘合剂树脂在-20℃~20℃的温度Tg1和35℃~65℃的温度Tg2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玻璃化转变点,玻璃化转变点是以5℃/分钟的加热速率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的。在第一玻璃化转变点观察到的基线位移h1与在第二玻璃化转变点观察到的基线位移h2的比率h1/h2小于1.0。第一粘合剂树脂具有如下结构:其中第一相分散在第二相中。第一和第二相分别包含大于和小于中间值的相位差值的部分,该中间值在通过使用敲击模式方法的原子力显微镜获得的经二值化的相图中的最大和最小相位差值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调色剂、显影剂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或静电记录装置中,将电的或磁的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例如,在电子照相法中,在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并将其显影为调色剂图像。将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诸如纸的记录介质上,并通过施加热等定影在记录介质上。调色剂通常包括其中分散有着色剂、带电控制剂等的树脂颗粒,调色剂可通过多种方法诸如粉碎、悬浮聚合、溶解悬浮、乳液聚集、相转变乳化以及扩链聚合(elongationpolymerization)来制造。树脂颗粒可以包括例如诸如苯乙烯-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以及多元醇树脂的热塑性树脂。与苯乙烯-丙烯酸树脂相比,聚酯树脂具有优异的强度和稳定性,以及在具有较大的分子量和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同时具有较低的软化点。因此,聚酯树脂被广泛用于尤其是需要低温定影性的调色剂。特别是,聚酯树脂广泛用于针对全色印刷的调色剂。粘合剂树脂通常占据调色剂组合物的70%或更多。大部分粘合剂树脂是来源于目前正在逐渐枯竭的石油资源。石油资源导致全球变暖,这是因为当它们被消耗时会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另一方面,目前已经提出将来源植物资源的粘合剂树脂用于调色剂。因为植物资源在其生长的过程中会从空气中并入二氧化碳,由植物资源排放出的二氧化碳仅在空气和植物资源之间循环。因此,植物资源具有解决枯竭和全球变暖两方面问题的潜力。日本专利第2909873号描述了包括聚乳酸作为粘合剂树脂的调色剂。来源于植物资源的聚乳酸被广泛使用并且易于获得。日本专利第3347406号和第59-096123号描述了通过乳酸单体的脱水缩合或乳酸的环状丙交酯(cyclic lactide)的开环聚合来获得聚乳酸。与聚酯树脂相比,聚乳酸通常包括更高含量的酯基。酯基仅包括碳原子。仅利用聚乳酸可能难以调节着色剂的性质。进行了利用聚乳酸与其它树脂的组合或使聚乳酸与其它树脂共聚的尝试。日本专利第3785011号描述了包括基于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的可生物降解树脂与萜烯苯酚共聚物的组合的调色剂。聚乳酸与广泛用作粘合剂树脂的聚酯树脂或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之间的相容性较差,或不易分散在聚酯树脂或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中。这对于会影响诸如储存稳定性、带电性以及流动性的调色剂性质的调色剂表面组合物的可控性是较为不利的。通常难以控制调色剂使其同时获得低温定影性以及耐热保存性。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4-310018号描述了包含低分子量聚酯树脂与通过扩链预聚物而得到的高分子量聚酯树脂的组合的调色剂。设计该调色剂使得低分子量聚酯树脂赋予低温定影性以及高分子量聚酯树脂赋予耐热反印性(hot offset resistance)和耐热储存稳定性。但是高分子量聚酯树脂可能会抑制调色剂在纸上的定影。混合低分子量和高分子量树脂还不足以获得兼具低温度定影性和耐热储存稳定性的调色剂。降低树脂的热特性改善了低温定影性,但这样会降低树脂的耐热储存稳定性和硬度。具有较低硬度的树脂可能会导致诸如调色剂成膜以及带电性能(chargeability)变差的各种问题。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8-262179号描述了包括嵌段共聚物树脂和另外树脂的组合的调色剂,该嵌段共聚物树脂是具有拥有特定D/L比率的聚乳酸骨架的聚酯和另一聚酯的嵌段共聚物树脂。在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中,定影设备消耗了电力的一大半。为了进一步节省能源,设计该调色剂使其能够在较低温度下定影。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包括着色剂和第一粘合剂树脂的调色剂。第一粘合剂树脂在-20° (Γ20° C的温度Tgl和35° (Γ65° C的温度Tg2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玻璃化转变点,该玻璃化转变点是以5° C/分钟的加热速率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的。在第一玻璃化转变点观察到的基线位移(baseline displacement)hi与在第二玻璃化转变点观察到的基线位移h2的比率hl/h2小于1.0。第一粘合剂树脂具有如下结构其中第一相分散在第二相中。第一和第二相分别包含具有大于和小于中间值的相位差(phasedifference)值的部分,该中间值在通过使用敲击模式(tapping mode)方法的原子力显微镜获得的经二值化的相图(binarized phase image)中的最大和最小相位差值之间。附图说明通过参考下述详细的描述以及同时参考附图,对于本公开内容的更完整的理解以及其多种伴随的优点将会容易地获得,同时更好地被理解。其中图1为在第二次加热中获得的第一粘合剂树脂的吸热曲线的实例;图2为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和第二粘合剂树脂的示意图;图3为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图4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示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部分放大视图;图6是一实施方式的处理盒的示意图;图7是由AFM的敲击模式获得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粘合剂树脂的相图;图8是图7相图的经二值化的图;以及图9是由AFM的敲击模式获得的比较树脂的相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描述附图中说明的实施方式时,出于清楚的目的,使用了特定的术语。但是本申请说明书的公开内容不意在被限制于所选择的特定的术语,并且应当理解每个特定的元素均包括以相同的方式操作且获得相同的结果的所有的技术上的等同物。出于简化的目的,对于相同的构成元素,诸如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和材料给予相同的参考符号,且除非另有说明省略对其的多余的描述。一实施方式的调色剂包括第一粘合剂树 脂和着色剂。第一粘合剂树脂在-20° (T20° C的温度Tgl和35° (T65° C的温度Tg2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玻璃化转变点,该玻璃化转变点是以5° C/分钟的加热速率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的。在第一玻璃化转变点观察到的基线位移hi与在第二玻璃化转变点观察到的基线位移h2的比率hl/112小于1.0。第一粘合剂树脂具有如下结构其中第一相分散在第二相中。第一和第二相分别包含具有大于和小于中间值的相位差值的部分,该中间值在通过使用敲击模式方法的原子力显微镜(AFM)获得的经二值化的相图中的最大和最小相位差值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相畴(the first phase domain)中的最大费雷特直径(Feret diameter)的平均值小于lOOnm。在本说明书中,在第一和第二相的边界是能够识别的并且在第一粘合剂树脂的经二值化的AFM相图中能够测定第一相的费雷特直径的情况下,判定第一相分散在第二相中。当第一相过小难以与图像噪音相区别,或者第一相的费雷特直径无法以明确的方式测定时,判定第一相未分散在第二相中。当第一相无法与图像噪音区别以及第一和第二相的边界无法识别时,无法以明确的方式测定费雷特直径。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调色剂还包括第二粘合剂树脂。第二粘合剂树脂的数均分子量(Mn)为8000 25000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Tg3)为-5° (Tl5° C。通常,为了在特定的温度下将调色剂定影在记录介质上,粘合剂树脂需要在该温度时能够粘附至记录介质。尤其是,需要无定形粘合剂树脂从玻璃态转变为橡胶态从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流动性和/或粘性。因此,为了在低得多温度条件下将调色剂定影在记录介质上,需要粘合剂树脂具有低得多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这可能会因为调色剂颗粒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调色剂,其包含:着色剂;以及第一粘合剂树脂,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剂树脂在?20°C~20°C的温度Tg1和35°C~65°C的温度Tg2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玻璃化转变点,所述玻璃化转变点是以5°C/分钟的加热速率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的,其中在第一玻璃化转变点观察到的基线位移h1与在第二玻璃化转变点观察到的基线位移h2的比率h1/h2小于1.0,以及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剂树脂具有如下结构:其中第一相分散在第二相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分别包含大于和小于中间值的相位差值的部分,所述中间值在通过使用敲击模式方法的原子力显微镜获得的经二值化的相图中的最大和最小相位差值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屋芳洋山田雅英根本太一中岛由纪子山内祥敬山下大树真壁启司左部显芳雨森凉香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