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柱及应用该导光柱的发光结构与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92116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导光柱及应用该导光柱的发光结构与照明装置。导光柱位于一发光源上方。导光柱包括一导光本体、一凹陷部、一反射结构以及一微结构。导光本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面与一第二端面。凹陷部位于第一端面,凹陷部用于收集发光源产生的光。反射结构位于第二端面,当发光源发出的光线进入导光本体时,光线的一部分受反射结构反射而往导光本体的侧面出光,其余部分的光线往导光本体的前方出光。微结构位于导光本体的侧面,以助于光线从导光本体均匀出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灯具,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导光柱及应用该导光柱的发光结构与照 明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发光二极管做为发光源,可应用在不同的灯具结构中,例如球泡灯或灯 管中,以提供所需的照明。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由球泡灯或灯管的灯罩向外射出而形成一 光场于前侧方向,但是其发光角度小于180度。因此,与传统的白炽光源(incandenscent light source)相比,白炽光源的发光角度为360度,大于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发光角度。此外,当亮度分布不均匀时,灯罩的侧面会产生暗纹(mura)。因此,光源亮度的均 匀性及分布范围会受到影响,有必要针对传统灯具结构的发光角度或照明均匀性进一步改盡口 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柱及应用该导光柱的发光结构与照明装置,以增 加发光角度并解决亮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出一种导光柱,位于一发光源上方。导光 柱包括一导光本体、一凹陷部、一反射结构以及一微结构。导光本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面 与一第二端面。凹陷部位于第一端面,凹陷部用于收集发光源产生的光。反射结构位于第 二端面,当发光源发出的光线进入导光本体时,光线的一部分受反射结构反射而往导光本 体的侧面出光,其余部分的光线往导光本体的前方出光。微结构位于导光本体的侧面,以助 于光线从导光本体均匀出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发光结构,包括一电路板、至少一发光源配置于 电路板上、至少一导光柱配置于电路板上且位于发光源上方。导光柱包括一导光本体、一凹 陷部、一反射结构以及一微结构。导光本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面与一第二端面。凹陷部 位于第一端面,凹陷部用于收集发光源产生的光。反射结构位于第二端面,当发光源发出的 光线进入导光本体时,光线的一部分受反射结构反射而往导光本体的侧面出光,其余部分 的光线往导光本体的前方出光。微结构位于导光本体的侧面,以助于光线从导光本体均匀 出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照明装置。照明装置包括一灯座、一基板配置于 灯座上、至少一发光源配置于基板上、至少一导光柱配置于基板上且位于各发光源上方。导 光柱包括一导光本体、一凹陷部、一反射结构以及一微结构。导光本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 面与一第二端面。凹陷部位于第一端面,凹陷部用于收集发光源产生的光。反射结构位于 第二端面,当发光源发出的光线进入导光本体时,光线的一部分受反射结构反射而往导光 本体的侧面出光,其余部分的光线往导光本体的前方出光。微结构位于导光本体的侧面,以 助于光线从导光本体均匀出光。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 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导光柱的剖面示意图2为单一导光柱的发光结构及照明装置的示意图3A及图3B为图1中的微结构的放大剖面示意图4A 图4E为具有不同刻痕图案的微结构的不意图5为应用多列导光柱的发光结构及照明装置的示意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导光柱的剖面不意图7A及图7B分别为一实施例的具有微结构于导光柱上的照明装置的光场分布示 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20:照明装置100 :灯座102:电连接头104、204 :发光结构106、206 :驱动电路模块110、210:电路板120,220 :发光源130,230,330 :导光柱131 :第一端面133、333 :第二端面132、232、332 :导光本体134、334:凹陷部135,335 :侧面136、236、336 :反射结构137、337 :底面138 :微结构138a :半圆形结构138b :多边形结构138c :直条刻痕138d :斜条刻痕138f、138e :交叉的刻痕139 :倾斜表面140:四角锥338 :外围表面339 :侧面A :顶角B :光线BI B4 :三角面Dl :前侧方向D2:后侧方向D3:侧向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导光柱及应用该导光柱的发光结构与照明装置,是利用反射结构改变 出光方向及扩大光场分布,并以微结构粗化导光柱的本体的侧面,使得高指向性的发光源 (例如发光二极管)的光形,经由引导反射结构反射后的光线,使其形成全方向角度出光的 光形。此外,导光柱的本体以微结构的刻痕,使光场分布均匀,以解决亮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以下是提出各种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以作为范例说明,并非用以限 缩本专利技术欲保护的范围。第一实施例请参照图1及图2,其中图1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导光柱130的剖面示意 图,图2绘示应用单一导光柱130的发光结构104及照明装置10的示意图。照明装置10 包括一灯座100、一电连接头102以及一发光结构104。灯座100内具一容置空间,用以设 置一驱动电路模块106,且电连接头102位于灯座100下方,用以接收外部电源。灯座100 可为金属材质(例如铜或招)或绝缘散热材质(例如塑胶或陶瓷)。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路 模块106可进行变压及交、直流电转换,电路板110通过驱动电路模块106电连接至电连接 头102,以形成一导通电路。因此,照明装置10可利用电连接头102连接外部电源,进而使 发光源120提供照明。发光结构104包括一电路板110、一发光源120以及一导光柱130。发光源120配 置于该电路板110上。导光柱130配置于该电路板110上,且位于该发光源120上方。该 导光柱130包括一导光本体132、一凹陷部134、一反射结构136以及一微结构138。导光本 体132可为透明柱状本体,沿轴向向上延伸,其配置于发光源120的出光方向(即前侧方向 Dl)上。导光本体132具有一第一端面131以及一第二端面133。第一端面131与第二端 面133相对。凹陷部134位于第一端面131,用以容纳发光源120并收集发光源120产生的 光线。凹陷部134由第一端面131向内凹陷而成为一凹杯结构,凹杯结构具有一底面137, 对应位于发光源120上方,且底面137与发光源120的出光面122相对。在本实施例中,底 面137可为一平面,通过调整连接底面137的倾斜表面139的角度,可使光线有效地进入导 光柱130中,以提高发光结构104的出光量。发光源120例如为发光二极管,其位于凹陷部134中,而发光源120发出的光线B 可经由凹陷部134入射至导光本体132中,并使光线B在导光本体132中反射而到达位于 第二端面133的反射结构136。反射结构136由第二端面133向内凹陷而成为一内凹状结 构。在本实施例中,反射结构136例如为V形尖端凹槽,以使部分光线B可经由反射结构 136的反射而往导光本体132的侧面135出光,或是朝与发光源120的出光方向(即前侧方 向Dl)相反的方向(即后侧方向D2)出光,进而改变出光角度。另外,尚有其余部分的光线往导光本体132的前方出光(即前侧方向D1)。微结构138位于导光本体132的侧面135,用以改变光线的出光角度,以助于光线 从导光本体132均匀出光。请参照图3A及图3B,其为图1中的微结构138的放大剖面示意 图。在图3A中,微结构138可由多个半圆形结构138a组合而成,在图3B中微结构138可 由多个多边形结构138b组合而成,多边形结构138b例如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光柱,位于一发光源上方,该导光柱包括:导光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该导光本体轴向延伸;凹陷部,位于该第一端面,该凹陷部用于收集该发光源产生的光;反射结构,位于该第二端面,当该发光源发出的光线进入该导光本体时,该光线的一部分受该反射结构反射而往该导光本体的侧面出光,其余部分的光线往该导光本体的前方出光;以及微结构,位于该导光本体的侧面,以助于该光线从该导光本体均匀出光。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17 US 61/547,784;2012.06.27 US 13/535,1861.ー种导光柱,位于ー发光源上方,该导光柱包括 导光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该导光本体轴向延伸; 凹陷部,位于该第一端面,该凹陷部用于收集该发光源产生的光; 反射结构,位于该第二端面,当该发光源发出的光线进入该导光本体吋,该光线的一部分受该反射结构反射而往该导光本体的侧面出光,其余部分的光线往该导光本体的前方出光;以及 微结构,位于该导光本体的侧面,以助于该光线从该导光本体均勻出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柱,其中该凹陷部为ー凹杯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柱,其中该反射结构为一内凹状结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柱,其中该凹杯结构具有一底面,该底面与该发光源的一发光面相对。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柱,其中该微结构包括多个多边形或半圆形结构。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柱,其中该微结构具有多个刻痕,该些刻痕包括直条刻痕、斜条刻痕或由ニ组直条刻痕或ニ组斜条刻痕交叉所构成的刻痕。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柱,其中该发光源为ー发光二极管。8.ー种发光结构,包括 电路板; 至少ー发光源,配置于该电路板上;以及 至少ー导光柱,配置于该电路板上,且位于该发光源上方,其中该导光柱包括 导光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该导光本体轴向延伸; 凹陷部,位于该第一端面,该凹陷部用于收集该发光源发出的光; 反射结构,位于该第二端面,当该发光源发出的光线进入该导光本体吋,该光线的一部分受该反射结构反射而往该导光本体的侧面出光,其余部分的光线往该导光本体的前方出光;以及 微结构,位于该导光本体的侧面,以助于该光线从该导光本体均勻出光。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结构,其中该凹陷部为ー凹杯结构。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亮翔周士钦段生杏
申请(专利权)人: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