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液伺服控制的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在电液位置伺服系统许多应用场合,存在较大的外力负载冲击,影响产品质量,产生产品成材率低的问题,如板材轧机和管材轧机液压压下系统在咬钢瞬间,受到较大的外力负载作用,产生较大的系统冲击,引起压下系统超差,由于被轧管材或板材的行进速度很快,导致带头或管头超差长度很长。因此,为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不仅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稳态精度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对其动态负载刚度也有较高的要求。目前通用的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工作原理为位置控制器根据期望与实际位置的偏差,计算得出伺服阀的控制量,控制伺服阀开口大小,从而控制液压缸两腔流量和压力,进而控制活塞位移。为了提高系统受冲击负载作用时的动态性能,当前主要通过控制算法的改进来实现。但是,该类系统在受外力扰动实际位置偏离期望位置后,控制器才产生校正作用,即控制器必须在位置偏离后才起作用,使控制效果滞后,特别是在大流量、大负载扰动的应用场合,受大流量伺服阀频率响应低(约100Hz)的制约,控制作用的滞后更严重。因此, 仅靠控制算法的改进对系统抗负载扰动性能的改善是有限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电液伺服系统动态负载刚度的控制方法,脉冲信号宽度初值Wp0的计算公式为:当ΔFL>0时,Wp0=αΔFLV1ΔpNβeQNA1ps-p1---(1)当ΔFLWp0=-βΔFLV2ΔpNβeQNA2ps-p2---(2)式中:ΔpN—第二伺服阀额定压差(MPa),ps—油源压力(MPa),QN—第二伺服阀额定流量(m3/s),βe—油液弹性体积模量(Pa),V1—液压缸无杆腔容积(m3),V2—液压缸有杆腔容积(m3),A1—液压缸无杆腔活塞有效面积(m2),A2—液压缸有杆腔活 ...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提高电液伺服系统动态负载刚度的控...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