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内撑环形围护结构,采用围护桩和无内支撑的环梁支撑体系,包括围护桩和封闭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桩为钻孔灌注桩,其直径为800mm,且桩端嵌入中风化岩石层深度不小于500mm;所述封闭圈梁是以围护桩内切圆形式设置,包括在围护桩顶设置一道冠梁和在围护桩中部设置一道腰梁,其中冠梁的截面积为1000x800mm,腰梁的截面积为1000x700mm。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无内撑环形围护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具有制作步骤设计合理,结构制作简便、安全,制作期间四周的建构筑物基本无沉降及位移,缩短制作周期,无内撑环形围护结构制作采用顺作法制作,降低工程成本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基坑的围护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
技术介绍
在冶金建设领域,旋流池是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直径大、埋置深、降水难度大、凝土体量大、造价高、制作周期长的特点。旋流池多为地下超深结构,基坑围护通常都采用地下连续墙,结构采用逆作法制作工艺。已知的旋流池逆作法制作工艺常常造成四周的建构筑物沉降及位移,导致措施费用高,制作周期长的困境。因此已知的环形围护结构工程存在着上述种种不便和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内撑环形围护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内撑环形围护旋流池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全可靠的无内撑环形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无内撑环形围护结构,采用围护桩和无内支撑的环梁支撑体系,包括围护桩和封闭圈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围护桩为钻孔灌注桩,其直径为800mm,且桩端嵌入中风化岩石层深度不小于500mm ; 所述封闭圈梁是以围护桩内切圆形式设置,包括在围护桩顶设置一道冠梁和在围护桩中部设置一道腰梁,其中冠梁的截面积为1000x800mm,腰梁的截面积为1000x700mm。本专利技术的无内撑环形围护结构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无内撑环形围护结构,其中所述钻孔灌注桩嵌入中风化煌斑岩或大理岩石层深度大于或等于1000mm。前述的无内撑环形围护结构,其中所述钻孔灌注桩的钢筋锚入冠梁30d (d为钢筋直径)。前述的无内撑环形围护结构,其中所述钻孔灌注桩和封闭圈梁都采用C30混凝土。一种无内撑环形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地质勘察资料,运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的PKPM制作计算软件和同济启明星深基坑支档结构设计分析计算软件FRWS2006设计基坑围护,确定钻孔灌注桩的数量、长度和位置,封闭圈梁的标高,且所述封闭圈梁是以围护桩内切圆形式设置; b、在钻孔灌注桩制作完成后,在围护桩顶设置一道冠梁,第一层土层挖至冠梁标高后,使灌注桩主筋锚入冠梁内不少于30d(d为钢筋直径),冠梁制作养护10天后继续向下开挖; C、在挖至腰梁标高后,将腰梁截面处的灌注桩凿除IOOmm深,每根灌注桩至少2根主筋焊接直径20mm钢箍锚入环梁内,腰梁制作养护10天后继续向下分层开挖土石方,以形成无内撑环形围护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无内撑环形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中,钻孔灌注桩制作中采用德国宝蛾公司旋挖钻机制作,使钻孔灌注桩下端锚入中风化岩的深度不小于500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以下优点 1、制作步骤设计合理,结构制作简便、安全; 2、制作期间四周的建构筑物基本无沉降及位移,缩短制作周期; 3、无内撑环形围护结构制作采用顺作法制作,降低工程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旋流池基坑支护平面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 图3为图1中B-B的剖视 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灌注桩配筋示意 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冠梁配筋示意 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腰梁配筋示意 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灌注桩和腰梁搭接点详图。图中I旋流池外壁,2灌注桩,3冲渣沟,4冠梁,5腰梁,6素填土,7粉质粘土,8强风化煌斑岩,9中风化煌斑岩,10中风化大理岩,11池壁,12强风化大理岩,13与桩主筋焊接。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一种无内撑环形围护结构 一种无内撑环形围护结构采用围护桩和无内支撑的环梁支撑体系,包括围护桩和封闭圈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围护桩为钻孔灌注桩,其直径为800mm,且桩端嵌入中风化岩石层深度不小于500mm ; 所述封闭圈梁是以围护桩内切圆形式设置,包括在围护桩顶设置一道冠梁和在围护桩中部设置一道腰梁,其中冠梁的截面积为1000x800mm,腰梁的截面积为1000x700mm ; 其中所述钻孔灌注桩嵌入中风化煌斑岩或大理岩石层深度大于或等于1000mm;所述钻孔灌注桩的钢筋锚入冠梁30d ;所述钻孔灌注桩和封闭圈梁都采用C30混凝土。实施例2 一种无内撑环形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无内撑环形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地质勘察资料,运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的PKPM制作计算软件和同济启明星深基坑支档结构设计分析计算软件FRWS2006设计基坑围护,确定钻孔灌注桩的数量、长度和位置,封闭圈梁的标高,且所述封闭圈梁是以围护桩内切圆形式设置; b、钻孔灌注桩制作中采用德国宝蛾公司旋挖钻机制作,使钻孔灌注桩下端锚入中风化岩的深度不小于500mm ;在钻孔灌注桩制作完成后,在围护桩顶设置一道冠梁,第一层土层挖至冠梁标高后,使灌注桩主筋锚入冠梁内不少于30d (d为钢筋直径),冠梁制作养护10天后继续向下开挖; C、在挖至腰梁标高后,将腰梁截面处的灌注桩凿除IOOmm深,每根灌注桩至少2根主筋焊接直径20mm钢箍锚入环梁内,腰梁制作养护10天后继续向下分层开挖土石方,以形成无内撑环形围护结构。实施例3 一种无内撑环形围护旋流池结构的制作方法 现请参阅图1 图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旋流池基坑支护平面图,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B-B的剖视图。如图所示,所述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热轧旋流池在实际制作中采用以下步骤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热轧旋流池位于主厂房南侧,距已建主电室6. 4m,主厂房2. 35m,为地下超深筒体结构,设计内径Φ22m,壁厚1200mm,池底深18. 5m。所属区域上部为回填土,下部为岩基,基岩以板岩、煌斑岩、大 理岩为主。现场勘察资料如下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内撑环形围护结构,采用围护桩和无内支撑的环梁支撑体系,包括围护桩和封闭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桩为钻孔灌注桩,其直径为800mm,且桩端嵌入中风化岩石层深度不小于500mm;所述封闭圈梁是以围护桩内切圆形式设置,包括在围护桩顶设置一道冠梁和在围护桩中部设置一道腰梁,其中冠梁的截面积为1000x800mm,腰梁的截面积为1000x70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内撑环形围护结构,采用围护桩和无内支撑的环梁支撑体系,包括围护桩和封闭圈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围护桩为钻孔灌注桩,其直径为800mm,且桩端嵌入中风化岩石层深度不小于500mm ; 所述封闭圈梁是以围护桩内切圆形式设置,包括在围护桩顶设置一道冠梁和在围护桩中部设置一道腰梁,其中冠梁的截面积为1000x800mm,腰梁的截面积为1000x700m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内撑环形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灌注桩嵌入中风化煌斑岩或大理岩石层深度大于或等于100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内撑环形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灌注桩的钢筋锚入冠梁30d。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内撑环形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灌注桩和封闭圈梁都采用C30混凝土。5.一种无内撑环形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中胜,刘埃平,
申请(专利权)人: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