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基坑的围护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
技术介绍
在冶金建设领域,旋流池是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直径大、埋置深、降水难度大、凝土体量大、造价高、制作周期长的特点。旋流池多为地下超深结构,基坑围护通常都采用地下连续墙,结构采用逆作法制作工艺。已知的旋流池逆作法制作工艺常常造成四周的建构筑物沉降及位移,导致措施费用高,制作周期长的困境。因此已知的环形围护结构工程存在着上述种种不便和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内撑环形围护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内撑环形围护旋流池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全可靠的无内撑环形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无内撑环形围护结构,采用围护桩和无内支撑的环梁支撑体系,包括围护桩和封闭圈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围护桩为钻孔灌注桩,其直径为800mm,且桩端嵌入中风化岩石层深度不小于500mm ; 所述封闭圈梁是以围护桩内切圆形式设置,包括在围护桩顶设置一道冠梁和在围护桩中部设置一道腰梁,其中冠梁的截面积为1000x80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内撑环形围护结构,采用围护桩和无内支撑的环梁支撑体系,包括围护桩和封闭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桩为钻孔灌注桩,其直径为800mm,且桩端嵌入中风化岩石层深度不小于500mm;所述封闭圈梁是以围护桩内切圆形式设置,包括在围护桩顶设置一道冠梁和在围护桩中部设置一道腰梁,其中冠梁的截面积为1000x800mm,腰梁的截面积为1000x70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内撑环形围护结构,采用围护桩和无内支撑的环梁支撑体系,包括围护桩和封闭圈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围护桩为钻孔灌注桩,其直径为800mm,且桩端嵌入中风化岩石层深度不小于500mm ; 所述封闭圈梁是以围护桩内切圆形式设置,包括在围护桩顶设置一道冠梁和在围护桩中部设置一道腰梁,其中冠梁的截面积为1000x800mm,腰梁的截面积为1000x700m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内撑环形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灌注桩嵌入中风化煌斑岩或大理岩石层深度大于或等于100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内撑环形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灌注桩的钢筋锚入冠梁30d。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内撑环形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灌注桩和封闭圈梁都采用C30混凝土。5.一种无内撑环形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中胜,刘埃平,
申请(专利权)人: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