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按T形方式把一块板焊接到厚度变化的肋板上时所用的T形接头焊接坡口进行了改变,使坡口宽度随肋板厚度大小而变化,坡口边缘呈波形,在上述坡口根部与肋板之间形成断断续续的空隙,从而可焊出均匀的根部焊道.在肋板全长范围内可用小电流施焊,焊接规范的调节也得到简化.(*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压缩机叶轮或类似零件的制造的T形接头焊接坡口。在本专利技术之前,为焊接压缩机的叶轮,使用图5所示的T形接头焊接坡口。在图5中,字母(a)代表下板,字母(b)代表在下板之上的肋板,字母(c)代表上板,而字母(d)代表上板上加工出的坡口;上述肋板(b)在各处的厚度不同,在最薄处仅2毫米左右,在最厚处约8~10毫米;上述坡口(d)的开口宽度与肋板(b)的厚度成正比;这样,肋板(b)与上板(c)之间的重叠宽度在肋板(b)的全长范围内几乎保持不变。在上面所说那样情况下,即肋板(b)的厚度不同,在最薄处仅2毫米左右,在最厚处约8~10毫米,肋板(b)与上板(c)之间的重叠宽度在肋板(b)的全长范围内几乎保持不变,即使焊接规范按肋板(b)厚度大小而调整,仍会发生下列问题即,尽管用小的焊接电流来焊接肋板(b)的薄的部分,但由于肋板(b)的这一部分的热量传导能力很差,热量积聚在这里,使焊接熔深很大(参见图6(Ⅰ)和图6(Ⅱ)),导致焊缝金属(e)熔化脱落,不能形成根部焊道。此外,对于厚度逐渐变化的肋板(b)的中部,则发生这样的问题;即一定要精确並连续地根据肋板(b)的厚度调节焊接规范,这就供焊接规范的调整变得十分困难。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更好的T形接头焊接坡口,用此坡口能焊接出均匀的根部焊道,焊缝金属不会熔化脱落,肋板在其全长范围内可用较小电流焊接到另一板件上,焊接规范的调整得到简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点是,在把一块板以T形坡口方式焊接到厚度变化的肋板上去时,所加工出的T形接头焊接坡口的宽度随肋板厚度大小而变化,坡口根部边缘呈波形,从而在肋板和坡口根部之间形成断断续续的空隙。按本专利技术加工出的T形接头的焊接坡口,由于坡口宽度随肋板厚度大小而变化,坡口根部边缘呈波形,在肋板和坡口根部之间形成断断续续的空隙,所以对于热量传导能力很差的薄的肋板部分,在焊接过程中热量几乎不能从焊缝金属传导到肋板上,因此不会在薄的肋板部分积聚热量,不会在这里出现很大熔深,焊缝金属不会熔化脱落,从而可以形成均匀的根部焊道。此外,由于在肋板和坡口根部之间形成断断续续的空隙,所以即使焊接规范並不按照肋板厚度的大小精确並连续地调节,肋板在肋板的整个长度范围内仍可以焊接到上板上,从而简化了焊接规范的调节控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进行介绍,则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和其它目的以及特点和优点就更加一目了然。下面先对附图作简要说明。图1是按本专利技术加工出的一种优选的T形接头焊接坡口的透视图;图2(1)~图2(Ⅵ)是图1所示结构在线Ⅰ-Ⅰ~线Ⅵ-Ⅵ各处的垂直剖面图;图3(Ⅰ)是按本专利技术加工出的一种优选形式的T形焊接坡口的透视图;图3(Ⅱ)是其平面图;图4(Ⅰ)和图4(Ⅱ)是用按本专利技术加工出的T形接头焊接坡口(如图1~图3所示)进行焊接作业的垂直剖面图;图5是按现有方法加工出的T形接头焊接坡口的垂直剖面图;图6(Ⅰ)和图6(Ⅱ)是用按现有方法加工出的T形接头焊接坡口(如图5所示)进行焊接作业的垂直剖面图。下面结合在图1~图4所示的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T形接头焊接坡口进行介绍。在图1和图2中,代号(1)代表下板,代号(2)代表下板上的肋板;从图2(Ⅰ)~图2(Ⅵ)可以看出,每一块肋板(2)的厚度从其最厚处(如图2(Ⅰ)所示)到其最厚处(图2(Ⅵ)所示)是逐渐变化的。此外,代号(3)代表上板,代号(4)代表开在上板上的坡口,坡口(4)的宽度随肋板(2)厚度的大小而变化,坡口4根部边缘呈波形(如图1、图3(Ⅰ)和图3(Ⅱ)所示),从而在上述肋板(2)和坡口根部边缘线之间形成断断续续的空隙部(b)和重叠部(a)。在图1和图3(Ⅰ)中,代号(5)代表焊缝金属,代号(6)代表根部焊道。下面更详细地介绍用上述T形接头焊接坡口进行焊接的过程。如图1的左半部分所示,上板(3)和肋板(2)由焊缝金属(5)焊成T形,在焊缝金属(5)的底部形成根部焊道(6)。在上述焊接中,假设下板(1)是铬钼钢,肋板(2)最薄处的厚度为2毫米,中部的厚度为4毫米,最厚处的厚度为8毫米,肋板(2)之间的间距为50毫米。肋板(2)最薄处的坡口开口宽度定为3毫米,肋板(2)中部处的坡口开口宽度定为5毫米,而肋板(2)最厚处的坡口开口宽度定为7毫米;呈波形的坡口根部边缘与肋板(2)之间形成的空隙(b)的宽度不超过0.5毫米,形成的重叠部(a)的宽度也不超过0.5毫米。具体来说,在图2(Ⅰ)所示的肋板(2)的最薄处,在肋板(2)的两侧面和坡口(4)的根部侧边之间形成间隙宽度不超过0.5毫米的空隙(b);在图2(Ⅱ)~图2(Ⅴ)所示的肋板(2)的中部,肋板(2)的两侧面和坡口(4)的根部侧边之间分别形成间隙宽度不超过0.5毫米的空隙部(b)和重合不超过0.5毫米的重叠部(a);在图2(Ⅵ)所示的肋板(2)的最厚处,肋板(2)的两侧面和坡口(4)的根部侧边之间形成重合宽度不超过0.5毫米的重叠部(a)。在上述条件下进行焊接的过程中,如使焊接电流为90安培,则在最薄处的肋板与坡口侧边(4)之间的宽度为0.5毫米的空隙部b形成均匀的根部焊道(6)(参见图4(Ⅰ)→图4(Ⅱ))。同样,在中部肋板(在肋板中部其厚度是变化的)与坡口根部侧边之间宽度为0.5毫米的空隙部(b)或重叠部(a),如使焊接电流为120安培,则能形成均匀的根部焊道(6)。再者,在最厚处的肋板与坡口侧边(4)之间的宽度为0.5毫米的重叠部(a),如像以往一样使用150安培的焊接电流,也能形成均匀的根部焊道(6)。需要说明的是,为改变坡口(4)的宽度,既可以按肋板(2)厚度的大小仅改变坡口根部的宽度,也可以按肋板(2)厚度的大小改变从底到顶整个坡口的宽度。图3(Ⅰ)和图3(Ⅱ)表示的是后一种做法。正如上面详细介绍那样,在按本专利技术进行T形接头的焊接坡口加工时,坡口宽度随肋板厚度大小而变,坡口边缘呈波形,在肋板与坡口根部之间形成断断续续的空隙部,因而在肋板最薄处(其热传导能力很底)和中部范围内热量几乎不能从焊缝金属传递给肋板,薄的肋板上也不会积聚热量,焊缝金属不会熔化脱落,所以可形成均匀的根部焊道。此外,由于在上板上加工出的坡口的根部与肋板之间形成断断续续的空隙,即使焊接规范並不按肋板厚度大小精确地连续变化,也可以在肋板全长范围内把肋板焊接到上板上;从而可看出,使用本专利技术另一优点是焊接规范的调整得以简化。上面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专利技术进行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图中所示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原理范围内还可引伸出许多变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来把一块板按T形方式焊接到厚度变化的肋板上的T形接头焊接坡口,其中坡口宽度随肋板厚度大小而变化,坡口边缘呈波形,以此在肋板与坡口根部之间形成断断续续的空隙。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86-2-13 27970/86用来把一块板按T形方式焊接到厚度变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深谷保博,南渚夫,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