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厌氧反应器,具体是一种内外可控双循环高效厌氧反应器。
技术介绍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是荷兰PAQUES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UASB反应器的基础上开发成功的高效厌氧反应器。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主要基于气体提升原理设计,其主体由四部分组成第一厌氧反应室、第二厌氧反应室、内循环系统和出水区.其中内循环系统由一级三相分离器、二级三相分离器、沼气提升管、气液分离器和污泥回流管组成。废水进入反应器下部的第一厌氧反应室,与来自污泥回流管的内循环泥水混合液充分混合后进行COD的生化降解,并产生大量沼气。沼气沿提升管上升的同时将第一厌氧反应室的部分混合液提升至IC反应器顶部的气液分离器,且在该处与泥水分离后从顶端排气管导出处理系统,泥水混合物则沿回流管返回反应器底部,并与进水充分混合后留在第一厌氧反应室,形成内循环。内循环的结果使第一厌氧反应室不仅有很高的生物量和很长的污泥龄,并具有很大的上升速度, 从而提高了废水和污泥间的传质效果。但现有的IC反应器也有一些缺陷与不足,具体为一级沼气提升管由于含固高,易堵塞;内循环速度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任意调节,反应器难以达到最佳运行状态;回流水直接返回反应器内,与新进废水无法充分混合,达不到稀释混合的目的,气水分离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内外可控双循环厌氧反应器,该反应器的内外循环具有可控性,改善沼气和污泥的分离效果,消除料液短路等问题,提高了反应器的适应性、反应效率和产气量。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外可控双循环高效厌氧反应器,由厌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外可控双循环高效厌氧反应器,由厌氧反应器及厌氧反应器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进水管、一级反应区、一级三相分离器、二级反应区、二级三相分离器、出水管、气液分离器、排气管、一级提升管和设在一级提升管上的可控循环回流泵,其特征是:在气液分离器内设有将气液分离器分为两个区域的隔板,一级三相分离器的一级提升管和二级三相分离器的二级提升管顶部分别与气液分离室的两个区域连通,在与出水管连通的外回流管与一级提升管处分别设有可控循环回流泵,在一级反应区内设有污泥下降管,与一级提升管对应的气液分离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外可控双循环高效厌氧反应器,由厌氧反应器及厌氧反应器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进水管、一级反应区、一级三相分离器、二级反应区、二级三相分离器、出水管、气液分离器、排气管、一级提升管和设在一级提升管上的可控循环回流泵,其特征是在气液分离器内设有将气液分离器分为两个区域的隔板,一级三相分离器的一级提升管和二级三相分离器的二级提升管顶部分别与气液分离室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艳红,陈孟林,苏小建,黄智,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