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生物处理
,是一种厌氧颗粒污泥培养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是有机污染治理的最佳技术,它与化学和物化处理技术相比处理效果好且处理费用低。厌氧废水处理技术中颗粒污泥活性对厌氧反应器处理废水效果有较大影响,厌氧反应器启动受厌氧颗粒污泥制约,因此培养出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是实现厌氧反应器快速启动并高效运行的前提。厌氧反应器中厌氧颗粒污泥形成是由絮状污泥逐步演变的,开始阶段出现颗粒污泥初成体,而后出现颗粒污泥进而不断发展,颗粒污泥数量不断增多,粒径不断增大并趋于均匀。颗粒污泥聚集形成污泥床层并不断增厚,最终形成了稳定的颗粒污泥床层,颗粒污泥床层的出现标志着厌氧颗粒污泥培养成熟。厌氧反应器运行过程中由于污泥床层发生膨胀,保持了厌氧颗粒污泥活性,使得厌氧反应器处理废水效率得以提高。中国专利技术公开(公告)号CN1887737A公开了“一种厌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方法”,它通过向厌氧反应器中投加聚季铵盐可以加快甲烷八叠球菌积累快速形成厌氧颗粒污泥,该方法的不足之处是,需要向厌氧反应器中添加难厌氧生物降解的絮凝剂,限制了厌氧颗粒污泥中生物菌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厌氧颗粒污泥培养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1)向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中投加接种污泥,并在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底部输送高浓度有机废水,基于国家标准GB11914?89中重铬酸钾法测定有机废水初始COD值为3000~5000mg/L,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内温度在35~40℃,pH值为7.0,进水碱度1000mg/L,所述接种污泥体积与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体积比为1:15~1:20;(2)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污泥驯化阶段、颗粒污泥形成阶段和颗粒污泥成熟阶段,采用静态驯化方式对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中接种污泥驯化,设置水力停留时间为20~25h,测定厌氧颗粒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厌氧颗粒污泥培养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O向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中投加接种污泥,并在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底部输送高浓度有机废水,基于国家标准GB11914-89中重铬酸钾法测定有机废水初始COD值为 300(T5000mg/L,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内温度在35 40°C,pH值为7. 0,进水碱度IOOOmg/ L,所述接种污泥体积与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体积比为1:15 1:20 ;(2)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污泥驯化阶段、颗粒污泥形成阶段和颗粒污泥成熟阶段,采用静态驯化方式对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中接种污泥驯化,设置水力停留时间为2(T25h,测定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取样口 COD值,当COD去除率达到80°/Γ90%时, 驯化阶段结束;(3)颗粒污泥形成阶段从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底部进水,冲击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中污泥,使污泥在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中与人工污泥床层接触并且聚集其上,缩短水力停留时间为7 10h,测定厌氧培养颗粒污泥装置出水COD去除率达到80°/Γ90%时,厌氧培养颗粒污泥装置中污泥分布在人工污泥床层上,其中粒径在广2_的污泥占污泥总数的 759Γ85%,颗粒污泥形成阶段结束,所述人工污泥床层体积与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体积比为 1:2 1:2. 5 ;(4)颗粒污泥成熟阶段提高进水负荷使COD负荷在25.8^28. 9kg/(cm2 · d),水力停留时间缩短为6 7h,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中污泥在人工污泥床层中不断积累并相互聚集, 形成大颗粒污泥,其中粒径在Γ5πιπι的污泥占污泥总数的709Γ75%,粒径在3 4mm的污泥占污泥总数的159Γ20%,粒径在3mm以下的污泥占污泥总数的5°/Γ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云芬,孙萌,李英赞,刘月华,张更宇,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