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生有专利>正文

乳米的加工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882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乳米的加工方法和装置,其生产流程是:首先速冻机(1)对青稞谷穗进行速冻至-(25~40)℃的预处理;再将速冻后的青稞谷穗送入冷仓(2)中,在-(10~35)℃低温下,由脱粒机(2)、精选机(3)、磨制机(4)、筛分机(5)、涂膜机(6)组成的生产线制成乳米,该技术可生产饱含原汁、鲜香味美、富含营养的新型绿色粮食-乳米。(*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乳米的加工方法和装置本专利技术属于收获农产品的加工、谷物碾磨的预处理、靠加工表壳将粒状果实精制为商品,特别是公开了一种乳米的加工方法和装置。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粮食,通常是将成熟后干枯的谷物在常温下经脱粒、碾磨、过筛等工序制成。这样加工的粮食,由于水份的流失而干固,其富含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份也相应大量流失,食用时就缺少了甜、香、鲜的口感,人们对这种粮食的食用价值已大打折扣。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以满足人们对日益提高的生活质量的需求,本专利技术研制了一种乳米的加工方法和装置,可将采收的处在乳熟期的青稞谷穗用该装置的新技术进行加工,即可制得饱含原汁鲜香味美、富含营养的粮食-乳米。其技术方案是:把处在乳熟期的青稞果穗采摘下来,进行初步整理、脱杆、去叶(可用作蓄牧青饲料),进行速冻后送去脱粒,在精选中排除瘪米、蛀米(可用作蓄牧精饲料),即得乳粒。将乳粒进行碾磨精制,再进行筛分。上层的粗粒可返回再磨制,下层排出的细米粉也可作为成品,中层生产精制乳米。乳米的保鲜后处理是:将乳米洒入搅拌器的同时喷淋水雾,这样每一粒乳米表面都涂敷了一层水晶膜,可达到长期保鲜的目的,再进行计量包装,即可成为商品的乳米。以上全部生产过程均须在低温冷冻环境中进行,如速冻温度应在-(25~40)℃,后续的加工过程及设备均在冷仓中,控制温度是-(10~35)℃。-->说明书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研制的乳米的加工方法和生产装置的流程示意图。结合附图详述本专利技术研制的乳米的加工方法和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如下:青稞谷穗经入口A进入速冻机(1)进行冷冻至-(30~40)℃,并向置于冷仓(7)中的脱粒机(2)供料。经脱粒机(2)脱皮的谷粒去精选机(3)浮选,去除了其中的瘪米、蛀米等副产物(可作蓄牧精饲料)从出口B排出,精选出的乳粒送至磨制机(4)。磨制机(4)即制米机,将打磨下来的糠麸(可作蓄牧精饲料)从出口C排出,磨制的乳米混合料进入机械振动筛的筛分机(5)。上层的粗米从出口D返回再磨制,下层的细米粉(可作为产品)从出口E排出,中层的精制乳米从出口F排出并送至搅拌器(6)进行保鲜后处理。在乳米洒入搅拌器的同时由喷头G喷淋水雾,在乳米颗粒表面涂敷了水晶膜,以便长期保鲜。成品乳米从出口H排出去计量包装。在冷仓(7)中,生产线的工作温度是-(10~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乳米的加工方法和装置,依次由速冻机(1)和装于冷仓(7)中的脱粒机(2)、精选机(3)、磨制机(4)、筛分机(5)、涂膜机(6)组合的生产线构成,其特征在于首先由速冻机(1)对青稞谷穗进行速冻至-(25~40)℃的预处理;再将已速冻后的青稞谷穗送入冷仓(7)中,在-(10~35)℃低温下,由脱粒机(2)、精选机(3)、磨制机(4)、筛分机(5)、涂膜机(6)组成的生产线制得乳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乳米的加工方法和装置,依次由速冻机(1)和装于冷仓(7)中的脱粒机(2)、精选机(3)、磨制机(4)、筛分机(5)、涂膜机(6)组合的生产线构成,其特征在于首先由速冻机(1)对青稞谷穗进行速冻至-(25~40)。℃的预处理:再将已速冻后的青稞谷穗送入冷仓(7)中,在-(10~35)℃低温下,由脱粒机(2)、精选机(3)、磨制机(4)、筛分机(5)、涂膜机(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生有
申请(专利权)人:于生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