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及其配重定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8046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的配重定位机构,包括沿车架中轴线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架体,所述支架体包括固定体和铰接在所述固定体前端上部的活动体,所述固定体具有与所述起重机车架的上表面相平行的第一支撑面;所述活动体具有第二支撑面,所述活动体可转动为打开状态或收起状态,且配置成:所述活动体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二支撑面与所述第一支撑面平齐;所述活动体处于收起状态时,所述活动体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分体式配重定位机构,活动体可转动为收起状态,从而使拆装可拆卸式支架时,无须拆装配重定位机构,简化工作流程,并减轻了重量,降低了成本。在此基础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如前所述配重定位机构的起重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具体涉及起重机及其配重定位机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配重装置是起重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配重装置通常为铸造件,用于平衡起重机整机的工作载荷,其重量对起重机的稳定性能和起重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小吨位起重机的配重装置一般采用固定配重的结构形式,但是对于中、大型越野起重机,受整机行驶状态自重的限制,固定配重的重量有限,因此就限制了起重机的稳定性能和起重性能。为此,现有的中、大型越野起重机普遍采用了固定配重与活动配重组合的结构形式,在行驶状态下,起重机上仅有固定配重,在作业时,再将活动配重与固定配重组合为一体,既能满足越野起重机行驶状态的自重限制要求,又能进一步的提升起重机的稳定性能和起重性能。下面结合图1和图2具体介绍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现方式,请参见图1和图2,图1为现有越野起重机中活动配重放置在配重支架上的状态示意图,图2为现有越野起重机中活动配重的安装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固定配重7固定在起重机的转台5后端,固定配重7上设有两根配重升降油缸6以及两根配重锁定油缸,车架4的前端设置有一个整体式配重支架2,用作活动配重I的拆装支撑,配重支架2与配重升降油缸6处于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起重机的配重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起重机车架的中轴线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架体,所述支架体包括:固定体,具有与所述起重机车架的上表面相平行的第一支撑面;活动体,具有第二支撑面,所述活动体的后端上部通过第一销轴铰接在所述固定体的前端面上部,所述活动体可绕所述第一销轴转动,并分别通过第二销轴固定在所述固定体上形成打开状态或收起状态,且配置成:所述活动体处于打开状态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撑面与所述第一支撑面平齐;所述活动体向下转动并处于收起状态位置时,所述活动体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之下。

【技术特征摘要】
1.起重机的配重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起重机车架的中轴线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架体,所述支架体包括 固定体,具有与所述起重机车架的上表面相平行的第一支撑面; 活动体,具有第二支撑面,所述活动体的后端上部通过第一销轴铰接在所述固定体的前端面上部,所述活动体可绕所述第一销轴转动,并分别通过第二销轴固定在所述固定体上形成打开状态或收起状态,且配置成 所述活动体处于打开状态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撑面与所述第一支撑面平齐;所述活动体向下转动并处于收起状态位置时,所述活动体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之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的配重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体包括 活动体顶板,其顶面形成所述第二支撑面; 左侧板和右侧板,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活动体顶板固定在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端面上,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销轴相适配的第一销孔以及与所述第二销轴相适配的第二销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的配重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体包括 底板,用于固定在起重机车架上; 前立柱和后立柱,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前立柱和所述后立柱分别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前立柱的底部设有用于匹配所述第二销轴的第三销孔,所述后立柱的上部设有用于匹配所述第二销轴的第四销孔; 固定体顶板,固定在所述前立柱和所述后立柱的顶面上,所述固定体顶板的顶面形成所述第一支撑面; 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之间能够容纳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善华龚彭陈伟刚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