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海龙专利>正文

快速组合分离式航空母舰的船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7700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快速组合分离式航空母舰船体,包括第一船体单元和第二船体单元;其中所述第一船体单元的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公连接构件,所述第二船体单元相应的位置上设有与所述公连接构件相配合的母连接构件;至少其中一个船体单元上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一牵引设备,所述第一牵引设备具有第一牵引绳索,且适于对所述第一牵引绳索进行回收和释放;另一个船体单元上具有至少一个绳索固定装置,适于与所述第一牵引绳索进行可拆分式连接;当所述牵引绳索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牵引设备上,另一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牵引绳索固定装置连接时,所述牵引设备通过所述通孔对所述第一牵引绳索进行回收,实现两船体单元的对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的船体,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快速组合分离式航空母舰的船体
技术介绍
航空母舰,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舰体通常拥有巨大的甲板和坐落于左右其中一侧的舰岛。航母是航空母舰战斗群的核心,舰队中的其它船只提供其保护和供给,而航母则提供空中掩护和远程打击能力。发展至今,航空母舰已是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武器,也是海战最重要的舰艇之一。目前的航空母舰都是整体结构的庞然大物,因为目标大,要实现隐蔽行动,突然袭击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样也因为目标大,很容易受到攻击,此外,在建造过程中也会遇到种种工艺上的困难。公开号为CN101259876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积木式航空母舰。所述积木式航空母舰由一艘指挥舰和多艘单元舰相互连接组成。指挥舰和多艘单元舰之间的连接和分开是通过安装于舰体侧壁的詹天佑实现的。在舰体侧壁上对应詹天佑处加工出圆锥台状的凸台或凹坑,在凸台或凹坑表面固定有缓冲橡胶垫,当两个舰体的侧壁相连接时,一个侧壁上的凸台刚好插入另一个侧壁上的凹坑中,并相互吻合,安装在凸台和凹坑中的詹天佑刚好是一套,其中一只詹天佑与固定在舰体内侧壁上的执行器相连接。上述的积木式的航空母舰,只有在两艘单元舰上的凸台和凹坑部件分别距水面的高度相同,且水面平静时,才可能实现单元的按预定方式的对接。然而,作为航空母舰,其作业环境为波涛汹涌的大海,这使得航空母舰船体常常处于颠簸状态,如果仅仅采用对比文件中的设计,要将使两个船体的凸台和凹坑按预定方式相互对接在一起则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两艘航空母舰单元不容易对接,从而提出一种在颠簸环境下也能够实现较为容易对接的快速组合分离式航空母舰船体。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快速组合分离式航空母舰船体,包括第一船体单元和第二船体单元;其中所述第一船体单元的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公连接构件,所述第二船体单元相应的位置上设有与所述公连接构件相配合的母连接构件;至少其中一个船体单元上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一牵引设备,所述第一牵引设备具有第一牵引绳索,且适于对所述第一牵引绳索进行回收和释放;另一个船体单元上具有至少一个绳索固定装置,适于与所述第一牵引绳索进行可拆分式连接;所述公连接构件上成形有第一通孔,所述母连接构件上成形有第二通孔,分别适用于供所述第一牵引绳索穿过;当所述牵引绳索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牵引设备上,另一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牵引绳索固定装置连接时,所述牵引设备通过所述通孔对所述第一牵引绳索进行回收,从而拉动所述另一船体单元沿所述第一牵引绳索回收方向运动,进而使所述公连接构件与所述母连接构件接合,实现两船体单元的对接;所述第一船体单元和所述第二船体单元上分别具有船体连接机构,适用于在两个船体单元对接后实现两个船体单元的固定连接。上述的航空母舰船体,所述船体连接机构,为可拆分式连接机构。上述的航空母舰船体,所述连接机构为电磁铁机构,所述船体上安装有供电装置,适于为所述电磁铁机构供电;所述电磁铁机构包括至少电磁铁部件,和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所述电磁铁部件在两个船体单元对接后通过对船体的铁制外壁进行吸弓I,从而实现两船体单元的固定连接。上述的航空母舰船体,所述公连接构件具有锥形凸起结构或球面凸起结构;所述母连接构件具有与所述锥形凸起相应的锥形凹陷结构或与所述球面凸起结构相对应的球面凹陷结构;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锥形凸起结构或球面凸起结构的中心部位,所述第二通孔位于锥形凹陷结构或球面凹陷结构的中心部位。上述的航空母舰船体,所述公连接构件由圆柱形段和锥形段构成,所述锥形段位于与母连接构件接合的端部,所述母连接件包括圆柱形通道和锥形通道,所述锥形通道具有直径较小的出口端和直径较大的入口端,所述出口端与所述圆柱形通道接合,所述入口端位于船体单元的外侧;所述母连接构件适于所述公连接构件的所述锥形段和所述圆柱形段通过所述锥形通道插入到所述圆柱形通道当中;所述第二通孔为圆柱形通道;或者,所述公连接构件由圆柱形段和球面段构成,所述球面段位于与母连接构件接合的端部,所述母连接件由圆柱形通道和球面通道构成,所述球面通道具有直径较小的出口端和直径较大的入口端,所述出口端与所述圆柱形通道接合,所述入口端位于船体单元的外侧;所述母连接构件适于所述公连接构件的所述球面段和所述圆柱形段通过所述球面通道插入到所述圆柱形通道当中;所述第二通孔为圆柱形通道;上述的航空母舰船体,所述绳索固定装置为第二牵引设备,所述第二牵引设备具有第二牵引绳索;所述第一牵引绳索与所述第二牵引绳索的端部具有连接结构,适于所述第一牵引绳索与所述第二牵引绳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牵引设备或所述第二牵引设备在所述第一牵引绳索与所述第二牵引绳索固定连接后,通过回收绳索从而实现两个船体单元的对接。上述的航空母舰船体,所述第一船体单元和/或所述第二船体单元具有底仓,且所述底仓具有与水相接的进水口 ;所述底仓内部安装有给排水设备,适用于通过所述进水口将水引入和排出所述底仓,从而调节船体单元的吃水深度。上述的航空母舰船体,所述给排水设备包括活塞机构,电机和给排水控制装置,所述给排水控制装置适于控制所述电机的工作,从而控制所述活塞机构对底仓进行给排水。上述的航空母舰船体,在所述船体单元的与外侧上还设置有缓冲机构,适于当两船体单元接合时为船体单元的运动提供缓冲。上述的航空母舰船体,所述牵引设备优选安装在船体单元的龙骨上,且船体单元龙骨上安装有若干个滑轮组,所述通孔成形于船体单元外壁上,所述牵引绳索通过滑轮组从所述船体单元内部,经过所述通孔穿出,与另一个船体单元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船体,至少其中一个船体单元上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一牵引设备,所述第一牵引设备具有第一牵引绳索,且适于对所述第一牵引绳索进行回收和释放;另一个船体单元上具有至少一个绳索固定装置,适于与所述第一牵引绳索进行可拆分式连接;所述公连接构件上成形有第一通孔,所述母连接构件上成形有第二通孔,分别适用于供所述第一牵引绳索穿过;当所述牵引绳索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牵引设备上,另一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牵引绳索固定装置连接时,所述牵引设备通过所述通孔对所述第一牵引绳索进行回收,从而拉动所述另一船体单元沿所述第一牵引绳索回收方向运动,进而使所述公连接构件与所述母连接构件接合,实现两船体单元的对接;所述第一船体单元和所述第二船体单元上分别具有船体连接机构,适用于在两个船体单元对接后实现两个船体单元的固定连接。对于以上设计,即便是船体处于较为颠簸的环境下,使两个船体沿牵引绳索回收的方向运动,即,公连接构件和母连接构件沿牵引绳索相互靠拢,从而完成接合2.本专利技术的船体的可拆分式连接机构为电磁铁机构,另外,所述船体上安装有供电装置,适于为所述电磁铁机构供电;所述电磁铁机构包括至少电磁铁部件,和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所述电磁铁部件在两个船体单元对接后通过对船体的铁制外壁进行吸引,从而实现两船体单元的固定连接;采用电磁铁机构来实现与船体的铁制外壁连接,可以起到快速连接和分离的效果。3.本专利技术的船体,其中,所述公连接构件具有锥形凸起结构或球面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组合分离式航空母舰的船体,包括第一船体单元(1)和第二船体单元(2);其中所述第一船体单元(1)的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公连接构件(11),所述第二船体单元(2)相应的位置上设有与所述公连接构件(11)相配合的母连接构件(21);其特征在于:至少其中一个船体单元上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一牵引设备(12),所述第一牵引设备(12)具有第一牵引绳索(13),且适于对所述第一牵引绳索(13)进行回收和释放;另一个船体单元上具有至少一个绳索固定装置(22),适于与所述第一牵引绳索(13)进行可拆分式连接;所述公连接构件(11)上成形有第一通孔(14),所述母连接构件(21)上成形有第二通孔(23),分别适用于供所述第一牵引绳索(13)穿过;当所述牵引绳索(13)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牵引设备(12)上,另一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4)和所述第二通孔(23)与所述第一牵引绳索固定装置(22)连接时,所述牵引设备(12)通过所述通孔对所述第一牵引绳索(13)进行回收,从而拉动所述另一船体单元沿所述第一牵引绳索(13)回收方向运动,进而使所述公连接构件(11)与所述母连接构件(21)接合,实现两船体单元的对接;所述第一船体单元(1)和所述第二船体单元(1)上分别具有可拆分式船体连接机构(3),适用于在两个船体单元对接后实现两个船体单元的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组合分离式航空母舰的船体,包括第一船体单元(I)和第二船体单元(2); 其中所述第一船体单元(I)的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公连接构件(11 ),所述第二船体单元(2)相应的位置上设有与所述公连接构件(11)相配合的母连接构件(21);其特征在于至少其中一个船体单元上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一牵引设备(12),所述第一牵引设备(12)具有第一牵引绳索(13),且适于对所述第一牵引绳索(13)进行回收和释放;另一个船体单元上具有至少一个绳索固定装置(22),适于与所述第一牵引绳索(13)进行可拆分式连接;所述公连接构件(11)上成形有第一通孔(14),所述母连接构件(21)上成形有第二通孔(23),分别适用于供所述第一牵引绳索(13)穿过;当所述牵引绳索(13) —端安装在所述第一牵引设备(12)上,另一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4)和所述第二通孔(23)与所述第一牵引绳索固定装置(22)连接时,所述牵引设备(12)通过所述通孔对所述第一牵引绳索(13)进行回收,从而拉动所述另一船体单元沿所述第一牵引绳索(13)回收方向运动,进而使所述公连接构件(11)与所述母连接构件 (21)接合,实现两船体单元的对接;所述第一船体单元(I)和所述第二船体单元(I)上分别具有可拆分式船体连接机构 (3 ),适用于在两个船体单元对接后实现两个船体单元的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母舰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⑶为电磁铁机构,所述船体上安装有供电装置,适于为所述电磁铁机构供电;所述电磁铁机构包括至少电磁铁部件,和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所述电磁铁部件在两个船体单元对接后通过对船体的铁制外壁进行吸引,从而实现两船体单元的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母舰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为电磁铁机构,所述船体上安装有供电装置,适于为所述电磁铁机构供电;所述电磁铁机构包括至少电磁铁部件,和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两个所述船体单元对接后,位于各所述船体单元上的所述电磁铁部件对接在一起,通过通入电流从而实现相互的吸引和排斥,从而实现两个所述船体单元的组合和分离。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航空母舰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公连接构件(11)具有锥形凸起结构(111)或球面凸起结构(112);所述母连接构件(21)具有与所述锥形凸起结构(111)相应的锥形凹陷结构(211)或与所述球面凸起结构 (112)相对应的球面凹陷结构(212);且所述第一通孔(14)位于所述锥形凸起结构(111)或球面凸起结构(112)的中心部位,所述第二通孔(23)位于所述锥形凹陷结构(211)或所述球面凹陷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王海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