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层钎焊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744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系单层钎焊管及其制造方法。主要适用于薄壁钢管。该钎焊管以镀铜钢带为原料,经坡口处理和卷管成型后,在芯棒与轧辊组成的封闭孔型中冷轧,轧后成型管在坡口搭接处呈紧密压合状态,随后经钎焊制成制品。该制品的主要特征是焊缝与管身内外表面成一定角度,且钎焊缝长度约为管壁厚度的三倍。它兼有无缝管和焊管两者的优点,既有无缝管的强度,又有焊管的精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它们各自的缺点。(*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钎焊管及制管方法,钎焊管制品主要适用于电冰箱、汽车以及其它家用电器行业等,钢管成形方法主要适用于制造薄壁钢管。制冷、家用电器和汽车工业所需的管材目前主要有三种一是美国在二十世纪专利技术的邦迪管(BUNDYWELD);二是日本生产的海科林管(HYCOLINTUBING);三是铜管。邦迪管是用镀铜钢带经双层卷管后进行热轧,然后进钎焊炉钎焊。世界各国均已沿用十几年。但由于它是双层结构,对原材料的精度要求非常苛刻,要求钢带厚度公差控制在±0.004mm以内;同时对钢带材质的要求也很严格,因此,坯料成本很高,导致管材价格昂贵。此外,邦迪管在钎焊后冷却速度过快,管材的强度偏高,塑性下降,电热器套管等若用邦迪管,还需退火处理,工艺复杂。海科林管是采用镀铜钢带经管成形后进行直缝对焊而成。由于是直缝对焊成形,故存在一般焊管所共有的缺点,即内焊刺无法去除,焊缝质量不稳定,镀铜层在焊缝处不连续,外表面有一条明显的黑印,断面金相组织不均匀,耐压强度较低。铜管的加工工序复杂,加工成材率低(3吨铜棒可加工成一吨铜管),成本高,价格昂贵;内表面不清洁,强度和刚度均差;况且我国的铜资源贫乏,大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镀铜钢带制成的单层钎焊管,其特征在于钎焊缝在园周方向为斜的焊缝,即焊缝与管身内外表面成α角,斜焊缝长度约为管壁厚度的三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怀文田福生金进雄王平王世英徐济林林荫普李铁元付胜良
申请(专利权)人: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哈尔滨冶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