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板成型切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87049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胶囊板成型切割装置,包括侧板(1)、箱体(2)、中板(3)、底板(4)及压板(7),所述箱体(2)内设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5)向下延伸并连接有顶架(19),顶架(19)由一根横杆和三根立柱固定连接而成,活塞杆(5)固定在横杆的中点处,三根立柱的下端连接有承接板(6),承接板(6)的下端面设有支撑杆(8),支撑杆(8)穿过中板(3)与压板(7)连接,底板(4)上设有沟槽(12),沟槽(12)上设有并排的方形的通孔(13),通孔(13)的四周设有切刀(14)。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能使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切割受力更均匀,成型效果更理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切割装置,具体是胶囊板成型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医药业的快速发展,药物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各种制药设备应运而生,如胶囊制备装置,药片制备装置等等。其中,胶囊制备的主要过程是首先,利用模具生产空胶囊体,将空胶囊体进行上下分离,对分离后的下空胶囊体进行加药操作,接着将上、下空胶囊体进行压合,得到内部填充有药粉的胶囊体,然后对胶囊体进行抛光处理;接下来是胶囊体的包装,先是通过吹孔技术得到用于固定胶囊体的胶囊板,然后将胶囊体安放于胶囊板上,接着热封胶囊板,将胶囊体与外界空气隔绝;接着是胶囊板分割成型,先将整块的胶囊板分割成一定规格的小胶囊板,然后根据数量要求分装入包装盒内;最后完成质检,得到成品。对于胶囊板的分割成型,传统切割方式需要至少两道工序,而且压板的下压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机械误差,导致分割成型的胶囊板往往在尺寸上存在一定的误差,使得胶囊板分割成型不规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胶囊板成型切割装置,解决了以往胶囊板切割过程中,切割工序复杂,胶囊板分割成型不规范,切割受力不均导致切割成型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胶囊板成型切割装置,包括侧板、箱体、中板、底板及压板,所述箱体、中板以及底板分别固定在侧板的上部、中部和下部,箱体、中板、底板三者相互平行且垂直于侧板,所述箱体内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向下延伸并连接有顶架,所述顶架由一根横杆和三根立柱固定连接而成,活塞杆固定在横杆的中点处,三根立柱的下端连接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下端面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穿过中板与压板连接,压板位于中板与底板之间,所述中板和底板之间设有两根支撑柱,所述底板上设有沟槽,沟槽上设有并排的方形的通孔,通孔的四周设有切刀。所述承接板的下端面上还设有导柱,所述导柱的下部套接有带有滚珠的圆环,所述中板与底板之间还设有导套,所述导套的内壁上设有沿导套的轴线方向的凹槽,凹槽与滚珠相配合,导柱与导套相配合。所述箱体与中板之间设有4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垂直于箱体和中板。所述支撑杆有3根,支撑杆的上、下端分别固定在承接板和压板的中线上。所述压板的形状与沟槽的形状相配合。所述沟槽上设有3个并排的方形的通孔。所述滚珠呈列状分布,每列滚珠与导柱的中心线平行。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I)本专利技术在原有切割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导柱和导套,导柱上设置了带有滚珠的圆环,导套内壁上设有凹槽,滚珠与凹槽相配合,这样使得导柱只能在导套内沿着固定的位置上下运动,使得整个切割精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2)本专利技术在承接板和气缸的活塞杆之间设置了顶架,这样使得活塞杆的推力更均匀地施加在承接板上,进而更均匀地施加在压板上,使胶囊板的切割受力更均匀,切割效果更理想。(3)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导柱的结构示意 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导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所对应的附图标记为1、侧板,2、箱体,3、中板,4、底板,5、活塞杆,6、承接板,7、压板,8、支撑杆,9、连接杆,10、支撑柱,11、导柱,12、沟槽,13、通孔,14、切刀,15、导套,16、圆环,17、滚珠,18、凹槽,19、顶架。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 : 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侧板1、箱体2、中板3、底板4及压板7,箱体2、中板3以及底板4分别固定在侧板I的上部、中部和下部,箱体2、中板3、底板4三者相互平行且垂直于侧板I,箱体2内设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5向下延伸并连接有顶架19,顶架19由一根横杆和三根立柱固定连接而成,活塞杆5固定在横杆的中点处,三根立柱的下端连接有承接板6,承接板6的下端面设有支撑杆8,支撑杆8穿过中板3与压板7连接,压板7位于中板3与底板4之间,中板3和底板4之间设有两根支撑柱10,底板4上设有沟槽12,沟槽12上设有并排的方形的通孔13,通孔13的四周设有切刀14。本实施例的箱体2与中板3之间设有4根连接杆9,连接杆9垂直于箱体2和中板3。本实施例的支撑杆8有3根,支撑杆8的上、下端分别固定在承接板6和压板7的中线上。本实施例的压板7的形状与沟槽12的形状相配合。本实施例的沟槽12上设有3个并排的方形的通孔13。实施例2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侧板1、箱体2、中板3、底板4及压板7,箱体2、中板3以及底板4分别固定在侧板I的上部、中部和下部,箱体2、中板3、底板4三者相互平行且垂直于侧板1,箱体2内设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5向下延伸并连接有顶架19,顶架19由一根横杆和三根立柱固定连接而成,活塞杆5固定在横杆的中点处,三根立柱的下端连接有承接板6,承接板6的下端面设有支撑杆8,支撑杆8穿过中板3与压板7连接,压板7位于中板3与底板4之间,中板3和底板4之间设有两根支撑柱10,底板4上设有沟槽12,沟槽12上设有并排的方形的通孔13,通孔13的四周设有切刀14。本实施例的承接板6的下端面上还设有导柱11,所述导柱11的下部套接有带有滚珠17的圆环16,所述中板3与底板4之间还设有导套15,所述导套15的内壁上设有沿导套15的轴线方向的凹槽18,凹槽18与滚珠17相配合,导柱11与导套15相配合。本实施例的箱体2与中板3之间设有4根连接杆9,连接杆9垂直于箱体2和中板3。本实施例的支撑杆8有3根,支撑杆8的上、下端分别固定在承接板6和压板7的中线上。本实施例的压板7的形状与沟槽12的形状相配合。本实施例的沟槽12上设有3个并排的方形的通孔13。本实施例的滚珠17呈列状分布,每列滚珠17与导柱11的中心线平行。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首先,箱体2内的气缸开始启动,气缸的活塞杆5带动承接板6向下运动并作用于支撑杆8,使压板7也向下运动并压入沟槽12,位于沟槽12内的整块胶囊板在压板7和切刀14的共同作用下,得到了 3块和通孔13大小相等的小块胶囊板,然后气缸带动活塞杆5向上运动,进而压板7也向上运动,完成切割,然后气缸又带动活塞杆5向下运动,开始第二次切割,整个装置就这样周而复始地进行切割工作。如上所述,则能很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胶囊板成型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板(1)、箱体(2)、中板(3)、底板(4)及压板(7),所述箱体(2)、中板(3)以及底板(4)分别固定在侧板(1)的上部、中部和下部,箱体(2)、中板(3)、底板(4)三者相互平行且垂直于侧板(1),所述箱体(2)内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5)向下延伸并连接有顶架(19),所述顶架(19)由一根横杆和三根立柱固定连接而成,活塞杆(5)固定在横杆的中点处,三根立柱的下端连接有承接板(6),所述承接板(6)的下端面设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穿过中板(3)与压板(7)连接,压板(7)位于中板(3)与底板(4)之间,所述中板(3)和底板(4)之间设有两根支撑柱(10),所述底板(4)上设有沟槽(12),沟槽(12)上设有并排的方形的通孔(13),通孔(13)的四周设有切刀(14)。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15 CN 201110311913.1;2011.10.15 CN 2011101.胶囊板成型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板(I)、箱体(2)、中板(3)、底板(4)及压板(7),所述箱体(2)、中板(3)以及底板(4)分别固定在侧板(I)的上部、中部和下部,箱体(2)、中板(3)、底板(4)三者相互平行且垂直于侧板(1),所述箱体(2)内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5)向下延伸并连接有顶架(19),所述顶架(19)由一根横杆和三根立柱固定连接而成,活塞杆(5)固定在横杆的中点处,三根立柱的下端连接有承接板(6),所述承接板(6)的下端面设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穿过中板(3)与压板(7)连接,压板(7)位于中板(3)与底板(4)之间,所述中板(3)和底板(4)之间设有两根支撑柱(10),所述底板(4)上设有沟槽(12),沟槽(12)上设有并排的方形的通孔(13),通孔(13)的四周设有切刀(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继源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制药制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