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工装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锥孔镗孔自动进刀装置。
技术介绍
图1所示为现有舵叶锥孔镗孔装置示意图,一直以来,在船舶舵叶镗锥孔的过程中,其进刀都是采用人工手工来操作的,通常都是通过安装于镗锥孔刀架9的一个手轮23,当镗排4旋转一周时就转动一下手轮23,手轮23就带动丝杆8旋转一个角度,丝杆8就会带动安装刀头22的滑块24 (见图2)纵向进给,人工操作,每次旋转手轮23的角度都不一致,导致进刀不均匀,且每次进刀即转动手轮23时都需要关闭驱动镗排4转动的电机11,如此以来,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较低、且存有安全风险。由图1不难看出,舵叶锥孔镗孔装置由设置在其前后的安装轴承的轴承支撑板10支撑,使用时并通过支撑架25与被加工件即图1中所示的舵叶26连接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目前手工操作进行镗孔、锥孔,存在进刀不均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存有安全风险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锥孔镗孔自动进刀装置,包括镗排、设置在该镗排前部外的镗锥孔刀架,该镗锥孔刀架上设置有与其螺纹联接的用以安装刀具的滑块、设置在该镗锥孔刀架上的丝杠孔内并与该丝杠孔螺纹联接的丝杆,镗排的末端安装有传动齿轮副箱,丝杆的末端设置有换向装置,镗排上设置有轴孔,该轴孔位于传动齿轮副箱和换向装置之间,且该轴孔内设置有传动杆;传动齿轮副箱包括设置在其壳体内的一中间轴、一变速轴和一传动轴,中间轴为固定轴;传动轴设置在中间轴的上方,并与该中间轴通过第一齿轮对啮合;变速轴设置在中间轴的下方,并与该中间轴通过第二齿轮对啮合;传动轴的首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外与所述传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锥孔镗孔自动进刀装置,包括镗排(4)、设置在该镗排(4)前部外的镗锥孔刀架(9),该镗锥孔刀架(9)上设置有与其螺纹联接的用以安装刀具的滑块(22)、设置在该镗锥孔刀架(9)上的丝杠孔(12)内并与该丝杠孔(12)螺纹联接的丝杆(8),其特征是:所述镗排(4)的末端安装有传动齿轮副箱(1),丝杆(8)的末端设置有换向装置(3),镗排(4)上设置有轴孔(13),该轴孔(13)位于所述传动齿轮副箱(1)和换向装置(3)之间,且该轴孔(13)内设置有传动杆(2);所述传动齿轮副箱(1)包括设置在其壳体(14)内的一中间轴(5)、一变速轴(6)和一传动轴(7),中间轴(5)为固定轴;传动轴(7)设置在中间轴(5)的上方,并与该中间轴(5)通过第一齿轮对(15)啮合;变速轴(6)设置在中间轴(5)的下方,并与该中间轴(5)通过第二齿轮对(16)啮合;传动轴(7)的首端延伸至所述壳体(14)外与所述传动杆(2)的末端联接;变速轴(6)通过齿轮与镗排(4)啮合;换向装置(3)包括设置在其壳体内的平行于镗排(4)的第一锥齿轮(17)和垂直于于镗排(4)的双头锥齿轮(18),第一锥齿轮(17)与丝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锥孔镗孔自动进刀装置,包括镗排(4)、设置在该镗排(4)前部外的镗锥孔刀架(9),该镗锥孔刀架(9)上设置有与其螺纹联接的用以安装刀具的滑块(22)、设置在该镗锥孔刀架(9)上的丝杠孔(12)内并与该丝杠孔(12)螺纹联接的丝杆(8),其特征是所述镗排(4)的末端安装有传动齿轮副箱(1),丝杆(8)的末端设置有换向装置(3),镗排(4)上设置有轴孔(13),该轴孔(13)位于所述传动齿轮副箱(I)和换向装置(3)之间,且该轴孔(13) 内设置有传动杆(2);所述传动齿轮副箱(I)包括设置在其壳体(14)内的一中间轴(5)、一变速轴(6)和一传动轴(7),中间轴(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