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金属环件的精密轧制成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86646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金属环件的精密轧制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得外环件毛坯和内环件毛坯;S2,组装外环件毛坯和内环件毛坯;S3,将芯辊置于内环件毛坯内部;S4,将驱动辊置于外环件毛坯外部;S5,通过驱动装置带动驱动辊旋转,并带动芯辊沿径向作直线进给运动,外环件毛坯和内环件毛坯始终紧密贴合,产生壁厚减小、直径扩大的连续局部塑性变形;S6,当外环件毛坯的外径达到双金属环件外径的预定值时,芯辊停止进给并返回。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连续局部塑性变形一次整体成形双金属环件,具有显著的节能节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的效果。双金属环件界面接触质量好,连接强度高,可以满足高性能双金属环件服役性能和使用寿命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件轧制成形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
技术介绍
双金属环件是由两种不同金属构成的复合环件,环件之间通过各种变形和连接技术紧密结合,在外力作用下内外环件不会分离。和单一金属环件相比,双金属环件可以充分发挥两种金属各自的最佳性能,不仅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力学等综合性能,还可以节省大量贵重金属,降低生产成本,因而双金属环件被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火车、船舶、冶金、化工、能源、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目前,双金属环件的主要制造方法是先通过环件轧制工艺分别轧制成形两个单金属环件,再将两个单金属环件组合装配成双金属环件。由于两个单金属环件分开轧制成形,导致该方法工序多,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且轧制成形的两个单金属环件进行组合装配时,环件接触界面只发生弹性变形或小塑性变形,从而导致该方法制造的双金属环件界面接触质量差,连接强度低,不能满足高性能双金属环件服役性能和使用寿命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包括以下步骤SI,获得外环件毛坯和内环件毛坯,外环件毛坯和内环件毛坯的高度等于双金属环件的高度;S2,组装外环件毛坯和内环件毛坯,外环件毛坯和内环件毛坯同心放置,内环件毛坯的外壁贴合外环件毛坯,外环件毛坯和内环件毛坯的两端平齐;S3,将芯辊置于内环件毛坯内部,芯辊与内环件毛坯内切;S4,将驱动辊置于外环件毛坯外部,驱动辊与外环件毛坯外切,芯辊和驱动辊从内外两侧夹住外环件毛坯和内环件毛坯;S5,通过驱动装置带动驱动辊旋转,并带动芯辊沿径向作直线进给运动,外环件毛坯和内环件毛坯始终紧密贴合,产生壁厚减小、直径扩大的连续局部塑性变形;S6,当外环件毛坯的外径达到双金属环件外径的预定值时,芯辊停止进给并返回,轧制过程结束。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金属环件的精密轧制成形方法中,在所述步骤S5中,所述外环件毛坯的外壁上设有导向辊。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金属环件的精密轧制成形方法中,所述外环件毛坯的外径内环件毛坯的外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金属环件的精密轧制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获得外环件毛坯和内环件毛坯,外环件毛坯和内环件毛坯的高度等于双金属环件的高度;S2,组装外环件毛坯和内环件毛坯,外环件毛坯和内环件毛坯同心放置,内环件毛坯的外壁贴合外环件毛坯,外环件毛坯和内环件毛坯的两端平齐;S3,将芯辊置于内环件毛坯内部,芯辊与内环件毛坯内切;S4,将驱动辊置于外环件毛坯外部,驱动辊与外环件毛坯外切,芯辊和驱动辊从内外两侧夹住外环件毛坯和内环件毛坯;S5,通过驱动装置带动驱动辊旋转,并带动芯辊沿径向作直线进给运动,外环件毛坯和内环件毛坯始终紧密贴合,产生壁厚减小、直径扩大的连续局部塑性变形;S6,当外环件毛坯的外径达到双金属环件外径的预定值时,芯辊停止进给并返回,轧制过程结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金属环件的精密轧制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i,获得外环件毛坯和内环件毛坯,外环件毛坯和内环件毛坯的高度等于双金属环件的高度; S2,组装外环件毛坯和内环件毛坯,外环件毛坯和内环件毛坯同心放置,内环件毛坯的外壁贴合外环件毛坯,外环件毛坯和内环件毛坯的两端平齐; S3,将芯辊置于内环件毛坯内部,芯辊与内环件毛坯内切; S4,将驱动辊置于外环件毛坯外部,驱动辊与外环件毛坯外切,芯辊和驱动辊从内外两侧夹住外环件毛坯和内环件毛坯; S5,通过驱动装置带动驱动辊旋转,并带动芯辊沿径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星会华林周光华邓松路博涵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