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抗凝血酶制剂干热处理过程中的稳定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5886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7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人血浆蛋白制品技术领域,是一种人抗凝血酶制剂干热处理过程中的稳定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稳定剂是指苯丙氨酸或其盐中的一种、赖氨酸或其盐中的一种、酪氨酸或其盐中的一种、天冬氨酸或其盐中的一种用去离子水配制成的稳定剂溶液;实验证明,在人抗凝血酶制剂100℃,30min干热处理过程,含有质量百分浓度为1.0-2.0%苯丙氨酸或其盐中的一种,0.1-0.6%赖氨酸或其盐酸盐,0.6-2.0%酪氨酸或其盐,0.6-2.0%天冬氨酸或其盐中的一种就能有效保护抗凝血酶的活性,并且干热处理后有较好的制剂外观及复溶澄清度。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作为人抗凝血酶制剂干热处理过程中的稳定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血浆蛋白制品
,是人抗凝血酶制剂干热处理过程中的稳定齐 。具体涉及,在抗凝血酶制剂中加入氨基酸或其盐类,可在100°c,30min干热处理过程中能有效保护制剂中主要成分抗凝血酶的活性,从而提高抗凝血酶制剂的产率。
技术介绍
人抗凝血酶制剂是血浆蛋白制品中的一种,主要用于先天性抗凝血酶缺乏症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治疗。自1974年该制剂试用于临床以来,其适应症日益增多,如在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败血症、产后溶血性尿毒症治疗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至今我国没有成型的人抗凝血酶制剂上市。作为以血浆为原料生产制备的血浆蛋白制品,不能排除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毒(HIV)或其他病原体传播的可能,为了提高血浆蛋白制品的安全性,生产过程中应有特定的去除或灭活病毒的方法。目前欧美抗凝血酶制剂制备过程通常采用60°C,10小时以上的巴氏病毒灭活法,该方法虽然对HBV、HIV等病毒有较好的灭活效果,但经过加热后,抗凝血酶中有大量蛋白变性,活性损失为20-35%,此外,大量的变性蛋白必须再经过纯化处理,而使生产成本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人抗凝血酶制剂干热处理过程中的稳定剂,其特征为溶质氨基酸或其盐用去离子配制成的溶液,所述的氨基酸或其盐为苯丙氨酸或其盐、赖氨酸或其盐、酪氨酸或其盐、天冬氨酸或其盐,将上述物质中的一种作溶质用去离子水配制成稳定剂溶液,在冷冻干燥前加入人抗凝血酶制剂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人抗凝血酶制剂干热处理过程中的稳定剂,其特征为溶质氨基酸或其盐用去离子配制成的溶液,所述的氨基酸或其盐为苯丙氨酸或其盐、赖氨酸或其盐、酪氨酸或其盐、天冬氨酸或其盐,将上述物质中的一种作溶质用去离子水配制成稳定剂溶液,在冷冻干燥前加入人抗凝血酶制剂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凝血酶制剂干热处理过程中的稳定剂,其特征是上述的稳定剂,由苯丙氨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海军叶生亮胡吉军袁靖李长清陈云华刘欣晏杨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贵州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