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食品加工
技术介绍
夏季湿热有两方面因素,外因是天气湿热,温湿度,接近人体的时候人体内部湿热不得外泻导致湿热内聚.内因是人体夏季阳盛,蒸腾体内水汽,加之脾胃运化不足,糟柏水汽不能及时排除,导致湿热内生.湿热不能从正常的渠道散发就导致湿气到处乱窜,导致腹泻,湿疹,头疼,高烧,霉菌感染等症状.如湿热遇凉风,导致毛孔闭塞,湿热更深,情况更严重.预防的方法是尽量保证人体本身清爽,自身不产生严重湿热.清除湿热的方法可以用健脾除湿,清热利尿。食疗又称食治,即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通常认为,食物是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可食性物质。也就是说,食物最主要的是营养作用。其实不然,中医很早就认识到食物不仅能营养,而且还能疗疾祛病。如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可见,食物本身就具有“养”和“疗”二方面的作用。而中医则更重视食物在“养”和“治”方面的特性。食疗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小豆酸枣仁羹,其特征在于:该红小豆酸枣仁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酸枣仁30?45份、白砂糖80?100份、红小豆25?35份、琼脂35?45份、茯苓20?30份、苯甲酸钠0.06?0.08份该红小豆酸枣仁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酸枣仁制备:原料选用颜色鲜亮饱满的酸枣仁,洗净,烘干,粉碎成60?80目细粉,加入适量水用文火熬煮,边熬边搅拌,保持受热均匀,当浆体固形物浓度达65?67%,温度在95?102℃时出锅,得到酸枣仁浆,备用;(2)红小豆制备:原料选用颜色鲜亮饱满的红小豆,去杂质,将红小豆洗净,放入锅中煮烂后捞起,用粉碎机破碎后,用筛孔为0.8毫米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小豆酸枣仁羹,其特征在于该红小豆酸枣仁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 酸枣仁30-45份、白砂糖80-100份、红小豆25-35份、琼脂35-45份、茯苓20-30份、苯甲酸钠O. 06-0. 08份 该红小豆酸枣仁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酸枣仁制备原料选用颜色鲜亮饱满的酸枣仁,洗净,烘干,粉碎成60-80目细粉,加入适量水用文火熬煮,边熬边搅拌,保持受热均匀,当浆体固形物浓度达65-67%,温度在95-102°C时出锅,得到酸枣仁浆,备用; (2)红小豆制备原料选用颜色鲜亮饱满的红小豆,去杂质,将红小豆洗净,放入锅中煮烂后捞起,用粉碎机破碎后,用筛孔为O. 8毫米的筛子过滤,筛去豆皮制成豆泥浆,用不锈钢磨将豆泥浆磨成细浆,磨浆时加适量水,减轻浆体粘磨现象,再用文火熬煮,边熬边搅拌,保持受热均匀,当浆体固形物浓度达65-67%,温度在95-102°C时出锅,得到红小豆浆,备用; (3)琼脂预备将琼脂粉碎成小块,在制羹前10-12小时,浸泡于琼脂重量20倍的水中,待琼脂充分吸涨,静置5-6小时,将其加热至90-95°C使其溶化,滤过,去杂质,备用; (4)茯苓制备原料药茯苓粉碎成20-40目,加3倍量的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I小时,合并两次煎液,滤过,去渣,滤液浓缩至75°C相对密度为1. 35的稠膏,备用; (5)苯甲酸钠预备将苯甲酸钠用沸水溶解,滤过,备用; (6)制羹将白砂糖、步骤(I)所得酸枣仁浆、步骤(2)所得红小豆浆、步骤(3)所得琼月旨、步骤(4)所得稠膏混合,搅拌均匀,加适量水放入锅中加热,加热熬制中不断搅拌,防止浆料沉底焦糊,加热至102-105 °C固形物浓度达85-90%,迅速将步骤(5)所得苯甲酸钠投入锅中,搅拌均匀后起锅,迅速将浆料注入衬有锡箔纸的铁制模具中,静置30-40分钟后,浆料冷却凝固,在121°C下灭菌10分钟,真空密封包装,即得红小豆酸枣仁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小豆酸枣仁羹,其特征在于该红小豆酸枣仁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 酸枣仁45份、白砂糖100份、红小豆35份、琼脂45份、茯苓30份、苯甲酸钠O. 08份 该红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