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治线虫的农药组合物,杀虫活性成份为噻唑膦和万寿菊提取物。噻唑膦和万寿菊提取物可以加工成颗粒剂,适用于防治线虫。噻唑膦和万寿菊提取物复配后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农药的使用剂量,减少农药对环境污染,延缓线虫对噻唑膦和万寿菊提取物抗性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线虫的农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组合物
,具体涉及一种以噻唑膦和万寿菊提取物为有效成分的农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植物寄生线虫主要包括根结线虫属(Meloidogyne)、肾形线虫属 (Rotylenchulus)、孢囊线虫[异皮线虫属(Heterodera)]、根斑线虫(短休线虫属 (Pratykenchus)),线虫的为害可以大幅减少植物对营养和水分的吸收,线虫为害植物造成伤口,造成植物病原菌侵入。目前防治线虫的化学物有灭线磷、克百威、特丁硫磷、硫线磷等高毒农药,此类农药因长期单一使用,线虫对其抗药性较大,而且对环境污染造成隐患。噻唑膦,英文通用名fosthiazate,具有触杀和内吸作用,可由植物根吸收并向上传导。毒性较低,符合农产品出口标准,主要用于防治线虫、蚜虫等,对根结线虫,根腐线虫有特效。万寿菊提取物,是由万寿菊组织提取出具有杀线虫活性的物质,化学成分包括噻吩类、精油、包素、黄酮及苷类等,对线虫具有生物活性主要是三聚噻吩和它的衍生物。不同农药品种的混配,是防治农业抗性病、虫、草害的常见方法。通过农药配方筛选,筛选出合理的配方,可有效提高实际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延缓病害抗药性的产生,是病、虫、草害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本专利技术人对噻唑膦和万寿菊提取物的配方筛选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噻唑膦和万寿菊提取物进行混配,在一定的混配比例范围对线虫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有效地防治农作物线虫。经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噻唑膦和万寿菊提取物的混配以及应用目前尚无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农药防治线虫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噻唑膦和万寿菊提取物的组合物,它具有优异的增效防治效果。本专利技术以噻唑膦和万寿菊提取物混配得到颗粒剂,其中噻唑膦和万寿菊提取物的重量份数比为40:1 1:40,优选重量份数比为10:1 1:20,噻唑膦和万寿菊提取物重量总和在农药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 60%,其余为助剂。本专利技术农药组合物各种应用剂型的生产加工方法可通过常规方法实施,均属现有已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农药组合物的施药方式采用撒施、沟施、穴施等的一种。施用频率和施用量随天气状况和线虫为害情况变化而变化,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剂量达到防治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组合物适用于防治农作物地下害虫,尤其是防治线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噻唑膦和万寿菊提取物混配后,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提高了防治效果。2、噻唑膦和万寿菊提取物混配后,可以克服单一使用容易产生抗性的缺点,延缓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延长药剂使用寿命。3、噻唑膦和万寿菊提取物混配后,药效大幅提高,降低了农药使用量,降低了用药成本,减少了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和污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制备方法中温度、时间等工艺条件的选择可因地制宜而对结果并无实质性影响。本专利技术以噻唑膦和万寿菊提取物混配得到颗粒剂,其中噻唑膦和万寿菊提取物的重量份数比为40:1 1:40,优选重量份数比为10:1 1:20,噻唑膦和万寿菊提取物重量总和在农药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 60%,其余为助剂。所述助剂包含载体70-90%,粘附剂O. 5-10%,包膜剂O. 1-0. 3%,染料0. 05-0. 5%。其中,所述的载体为粒径8-20目的河沙、石英砂、废砖渣中的一种。其中,所述的粘结剂为粘性高岭土,凹凸棒土、石蜡、松香、糊化淀粉、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其中,所述的包膜剂为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酯树脂、丙烯酸合成聚合物、 丙烯酸树脂成膜剂、丁二烯树脂成膜剂、聚氨酯成膜剂、硝酸纤维成膜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其中,所述的染料为为分散红、分散蓝、分散紫、活性红、活性蓝、活性黄中的一种。上述咪鲜胺(咪鲜胺锰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噻唑膦6.0%;万寿菊提取物4.0%;凹凸棒土 2.0%;聚乙烯吡咯烷酮O. 15%;活性蓝 O. 1% ;石英砂 87. 75%。按照本专利技术药肥颗粒剂制备方法,把上述物料在密闭的调配釜中混合均匀,包膜法造粒,在120°C条件下干燥至颗粒含水量1%,筛分,粒度范围4000微米(μ m),经检验合格后,即得到10%噻唑膦·万寿菊提取物颗粒剂。生物测定实施例1 :噻唑膦和万寿菊提取物混配对黄瓜根结线虫的室内生测试验。试验方法取产生大量根结的黄瓜根系,自来水轻轻冲洗干净,用解剖针轻轻挑取病根上的乳白色卵囊,放入直径6cm的小培养皿内,加入少量无菌水,在25°C恒温箱中孵化 3 4d,收集2龄幼虫,并加入无菌水将其配制成一定浓度(500条/毫升左右)的悬浮液备用。设定5个浓度梯度处理,以无菌水为空白对照。取96孔细胞培养板,每孔加入配好的不同浓度的药剂150微升,再加入等体积的线虫悬浮液,25°C条件下保湿培养,分别在处理后的不同时间检查南方线虫2龄虫的存活数量和死亡数量,线虫呈僵直不动为死虫, 线虫呈弯曲蠕动状态为活虫。计算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校正死亡率。并参照NY/T1154. 1-2006采用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若对照死亡率< 5%,不校正;对照死亡率在5% — 20% 之间,进行校正;对照死亡率> 20%,试验需重做。以药剂浓度(mg/L)的对数值为自变量X, 以校正死亡率的机率值为因变量y,分别建立毒力回归方程式,采用DPS软件计算单剂及各配比混剂的LC5Q、LC9Q、95%置信限及其混剂共毒系数,比较增效情况。按照NY/T11547. 7 一 2006杀虫剂联合作用划分标准共毒系数(CTC值)^ 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 值)(120表现为拮抗作用;80 <共毒系数(CTC值)< 80表现为相加作用。测定结果表明,噻唑膦和万寿菊提取物复配配比10:1 1:20的范围内对线虫CTC 值> 120,说明噻唑膦和万寿菊提取物混配对线虫的联合作用属于增效作用,噻唑膦和万寿菊提取物复配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表1、不同配比噻唑膦和万寿菊提取物对黄瓜根结线虫的联合作用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线虫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为噻唑膦和万寿菊提取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线虫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为噻唑膦和万寿菊提取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线虫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噻唑膦和万寿菊提取物的重量份数比为40:1 1:40,噻唑膦和万寿菊提取物重量总和在农药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 6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佛祥,于飞,冷忠国,朱刚,王礼文,蒋全鹏,张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