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6423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杀菌组合物,包括:鼠李糖脂1份~50份;氟吡菌胺1份~50份。鼠李糖脂能够水解腐霉菌等卵菌的孢子,并能够抑制炭疽菌的孢子萌发,氟吡菌胺能够作用于卵菌纲病原菌的细胞膜和细胞骨架间的特异性蛋白——类血影蛋白,从而影响病原菌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病原菌的各主要形态均有很好的抑菌活性,且在木质部具有很好的移动性,具有非常好的内吸活性和保护治疗作用,将含有鼠李糖脂与氟吡菌胺的杀菌组合,对植物真菌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复配制剂不仅提高了防效,对多种病害起到一药兼治的作用,防治效果好。防治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杀菌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物杀菌
,具体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病虫害是病害和虫害的并称,常对农、林、牧业等造成不良影响,药用植物在栽培过程中,受到有害生物的侵染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从生理机能到组织结构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和破坏,以至在外部形态上呈现反常的病变现象,引起药用植物发病的原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由生物因素如真菌、细菌、病毒等侵入植物体所引起的病害,有传染性,称为侵染性病害或寄生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如旱、涝、严寒、养分失调等影响或损坏生理机能而引起的病害,没有传染性,称为非侵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在侵染性病害中,致病的寄生生物称为病原生物,其中真菌、细菌常称为病原菌。被侵染植物称为寄主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不仅取决于病原生物的作用,而且与寄主生理状态以及外界环境条件也有密切关系,是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环境条件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0003]目前植物病菌的防治难度越来越大,化学农药的使用是防治植物病害的有效措施,但病害发生程度、发生数量均有所提高,在防治上难度加大;另一方面,病原菌的抗性在持续的药剂选择压力下逐年上升,目前的药剂防治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杀菌组合物。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杀菌组合物,包括:
[0006]鼠李糖脂1份~50份;
[0007]氟吡菌胺1份~50份。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鼠李糖脂和所述氟吡菌胺的质量比为10:1~1:10。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鼠李糖脂和所述氟吡菌胺的质量比为5:1~1:5。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助剂,所述助剂为分散剂、防冻剂和增稠剂的至少一种。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散剂为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醚缩合物硫酸盐,烷基磺酸盐钙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和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和丙三醇中的至少一种。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硅酸铝镁和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填料,所述填料为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淀粉和轻质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杀菌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剂或水分散粒剂。
[0016]一种提供了如上述的任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植物真菌病害药
物中的运用。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鼠李糖脂能够水解腐霉菌等卵菌的孢子,并能够抑制炭疽菌的孢子萌发,氟吡菌胺能够作用于卵菌纲病原菌的细胞膜和细胞骨架间的特异性蛋白——类血影蛋白,从而影响病原菌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病原菌的各主要形态均有很好的抑菌活性,且在木质部具有很好的移动性,具有非常好的内吸活性和保护治疗作用,将含有鼠李糖脂与氟吡菌胺的杀菌组合,对植物真菌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复配制剂不仅提高了防效,对多种病害起到一药兼治的作用,防治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1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1]在一个实施例中,杀菌组合物,包括以下各组分:
[0022]鼠李糖脂1份~50份;
[0023]氟吡菌胺1份~50份。
[0024]在本实施例中,形成杀菌组合物的主体原料为鼠李糖脂和氟吡菌胺,所述鼠李糖脂是由假单胞菌或伯克氏菌类产生的一种生物代谢性质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所述氟吡菌胺是新型吡啶酰胺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各类蔬菜和葡萄上的常见卵菌纲病害,对霜霉病、疫病、晚疫病、猝倒病等常见卵菌纲病害具有杰出防效,对作物和环境安全。添加氟吡菌胺后,通过将所述鼠李糖脂与所述氟吡菌胺进行复配,在一定范围内有较高的增效作用,所述鼠李糖脂对植物病菌起诱导植物抗性、抑制菌丝生长、水解病菌孢子、抑制孢子萌发以及阻止孢子移动等作用;所述氟吡菌胺对病原菌的各主要形态均有很好的抑菌活性,该复配剂型在使用过程中,用量非常低便可达到一定的抑菌作用,对植物真菌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0025]为了使得所述杀菌组合物的增效效果更好,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鼠李糖脂和所述氟吡菌胺的质量比为10:1~1:10。具体地,所述杀菌组合物在配制时,将所述鼠李糖脂和所述氟吡菌胺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复配,例如,所述鼠李糖脂和所述氟吡菌胺之间的质量比可以为10:1,例如,所述鼠李糖脂和所述氟吡菌胺之间的质量比可以为1:10,所述鼠李糖脂具有良好的抑菌性,与所述氟吡菌胺配合使用后,能够加强抑菌效果,提高对植物真菌的防治效果。
[0026]为了更好地防治植物真菌,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鼠李糖脂和所述氟吡菌胺的质
量比为5:1~1:5。具体地,通过这样的配比,使得所述鼠李糖脂能够与 所述氟吡菌胺均匀混合,抑菌率更高,使得两者的防治效果更加显著,其中所 述鼠李糖脂无毒,可以生物降解;所述氟吡菌胺使用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很小, 因此在所述杀菌组合物使用时,不会轻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对环境起到一定保 护作用。
[0027]为了使得所述鼠李糖脂和所述氟吡菌胺的混合更加充分,在一个实施例中, 还包括助剂,所述助剂为分散剂、防冻剂和增稠剂的至少一种。具体地,在所 述杀菌组合物中加入助剂可以使得所述杀菌组合物的混合更加充分,从而形成 较为稳定的分散体系,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杀菌效果。
[0028]为了使所述杀菌组合物的分散效果更好,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散剂为 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醚缩合物硫酸盐,烷基磺酸盐 钙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脂肪 胺聚氧乙烯醚和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地,所述分散剂 与所述鼠李糖脂和所述氟吡菌胺混合后,使得体系均匀,悬浮性能增加,不沉 淀,使整个体系物化性质一样,防止絮凝,防止沉降。
[0029]为了避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鼠李糖脂1份~50份;氟吡菌胺1份~5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李糖脂和所述氟吡菌胺的质量比为10:1~1: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李糖脂和所述氟吡菌胺的质量比为5:1~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还包括0.1~10份的助剂,所述助剂为分散剂、防冻剂和增稠剂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醚缩合物硫酸盐,烷基磺酸盐钙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