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2653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包括:一片匣本体、一枢轴及一框架集,其中该枢轴的两端悬设于该片匣本体上,该框架集包含了一上框架及一下框架,可为一整体或是分离的复数个部件,该上框架与下框架的外形相对应,其一端枢设于该枢轴上,并设置有对应的结合装置,以稳固结合该框架集;扫描时,将底片放入该底片片匣,根据底片上的影像分布,调整定位框部使影像不被遮蔽,再将上框架阖上固定,如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框架四边夹持的方式稳固地固定底片,又能事先调整框架以配合底片的状态,使用上相当牢靠及方便,并能确保底片扫描的极佳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底片片匣改良结构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尤指一种可配合中、大型底片,使用于扫描仪上的底片片匣,该片匣能够固定底片,使得扫描时维持底片平整及具调整功能,用以获得良好的图像文件案。
技术介绍
底片是一种成像器材,现今广泛应用的底片是将卤化银涂抹在聚乙酸酯片基上,此种底片为软性,卷成整卷方便使用,所以又称胶卷,当有光线照射到卤化银上时,卤化银转变为黑色的银,经显影程序后固定于片基,成为常见的黑白负片,而彩色负片则涂抹了三层卤化银以表现三原色。底片中的某个卤化银晶体受到光线照射后,会和附近的晶体结成块,受光愈强,聚结的卤化银就愈多,而形成微弱的「潜影」(Latent image),显影剂将底片上的卤化银还原成黑色的金属银,亦即把潜影扩张成肉眼可见的影像。此时,底片上仍有许多未感光的卤化银,会继续感光、显影,故影像只能维持短暂的时间,随即又变为一片漆黑,为了将影像固定,必须用定影液除去未还原的卤化银,之后才能观看,如此得到了能够冲洗照片用的「负片」(Negatives)。虽然随着光学仪器的发展,数字相机崛起后,银盐底片的市场大受影响,但是由于银盐底片呈现的锐利度与色泽,都不是数字摄影所能比拟的,自然有许多专业玩家钟情银盐底片,或是以往留下的银盐底片,随着时间过往,变色或褪色的情形也时常发生,如能银盐底片经过数字化之后,管理与再次冲洗会更加方便,也能更加轻易的保存,为此,底片扫描仪应运而生,将银盐底片中的模拟信息转换成数字讯号,除了便于保存外,如果要多次尝试各种色偏调整与冲洗方式,也能很方便的调整与印刷,而不会伤及底片本身。然而,一般底片扫描机多半以小型底片为扫描对象,对于中、大型底片较少支持,如有支持也是专业的机型,价格上相当高昂,想要将中、大型底片数字化,多半使用一般的平台式扫描仪,将底片放置于平台式扫描仪的承载玻璃上进行扫描,然而底片扫描时若无将其平整固定时,底片会弯曲变形,扫出来的图档也因此大受影响,是故,也会使用以上下玻璃夹持的片匣来进行扫描。但透过玻璃的扫描方式,往往会产生牛顿环(Nawton’ srings),牛顿环是一个等厚薄膜干涉现象,将单色光直射向凸镜的平面,可以观察到一个个明暗相见的圆环条纹。若使用白光,则可以观察到彩虹状的圆环彩色条纹。与玻璃相关的扫描照片方式,除了出现牛顿环的困扰的外,承载玻璃本身的脏污或瑕疵,也会影响扫描影像,因此,为了摆脱玻璃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势必要在片匣上下功夫,提供一种无需玻璃就能固定底片,又适合扫描的用的片匣。习知广品中,已经有无须玻璃就能夹持中、大型底片的片匣,惟,中、大型底片具有多种长度规格,习知的片匣仅提供了上下两端的夹持方式,如此夹持长度不一的底片,会有底片不平整的问题,扫描起来有所瑕疵,而为了让底片能够在片匣上平整固定,必须克服局部四边固定的技术问题。另外,由于中、大型底片所适用的相机机型,较于一般相机不同而多种,每两张相片在底面上成像后的白边间隔,会因为相机采用自动或手动卷片的不同,而产生不同宽度的白边,是故,中、大型底片成像出来,无法确定影像落于何处,如将片匣固定夹持框架的间距,扫描时将使得影像被框架盖住,使用者还需多花功夫再扫描及后制,将影像合成完整,在这样的特性的下,较佳的片匣结构设计更需要考虑具备调整或微调的功倉泛。所以,以夹持四边为底片为较佳的固定方式,又因应在中、大型底片上成像后,两照片的间白边间隔宽度不一的状况,本技术提供一种底片片匣,其结构并无玻璃,免除了扫描时从玻璃出现的牛顿环或脏污等瑕疵,片匣固定方式采取完整的四边边框架构来夹持底片,以维持底片的平整固定,又,片匣中的复数个如定位框格的框架,均可往水平方向个别微调,克服了底片上各影像白边间隔不一而不便固定的问题,如此的结构设计,扫描中、大型底片时,使用者只需搭配底片,事先调整片匣上的框架即可,无须受制于片匣而忍痛裁切珍贵的底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框架集为格子状构成,在夹持底片进行扫描时,采取了四边夹持的方式,使得底片固定于底片片匣时能更加稳固,不会随便偏移出扫描区,确保了扫描质量。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可调整框架集的水平间距,因应中、大型底片拍摄时,连续拍摄照片时,两张照片间隔的白边,因为照相机卷片的机制,使得白边的宽度每次都会有所出入无法固定,如此在扫描之前,只需先调整好框架集,即可搭配底片上白边的间距来完整扫描。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是提供了便利性的上下框架结合装置,当底片夹持于框架内时,经由该结合装置,能够牢固地固持底片,让扫描进行时,不会有框架不慎开合,而让底片松脱而位移,甚至掉落的情形发生。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片片匣改良结构,提供了一种很方便调整的框架集结构,用户在扫描时,不必为了框架固定,而忍痛裁切珍贵的底片,而是配合的底片的状 态,径行调整框架的配置,是由片匣去迁就底片,而且调整起来相当容易,对使用者来说具有多项优点。本技术为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包括一片匣本体,其具有一承置面,该承置面一侧是设有一枢轴空间;一框架集,是设于该片匣本体,其包括一上框架,其包括有一横向的第一上框架杆、第二上框架杆及连结于该第一上框架杆、该第二上框架杆间的复数上隔架,该第一上框架杆是设有轴套部;一下框架,其包括有一横向的第一下框架杆、第二下框架杆及连结于该第一下框架杆、该第二下框架杆间的复数下隔架,该第一下框架杆是设有轴套部;一枢轴,其是悬设于该枢轴空间处,该枢轴是穿设于该第一上框架杆的该轴套部与该第一下框架杆的该轴套部所组成的枢轴轴套,该枢轴轴套相对该枢轴是具有至少一滑动间隙,使该枢轴轴套或该框架集于该枢轴上得以进行位移的滑动操作。本技术的技术手段是进一步包括一片匣本体,其具有一承置面,该承置面一侧是设有一枢轴空间;一框架集,是设于该片匣本体,其包括一上框架,其包括有一横向的第一上框架杆、第二上框架杆及纵向的复数上隔架,该第一上框架杆、该第二上框架杆及该复数上隔架是连结形成有复数定位框格,该第一上框架杆是设有轴套部;一下框架,其包括有一横向的第一下框架杆、第二下框架杆及纵向的复数下隔架,该第一下框架杆、该第二下框架杆及该复数下隔架是连结形成有复数定位框格,该第一下框架杆是设有轴套部;一枢轴,其是设于该枢轴空间处,该枢轴是穿设于该第一上框架杆的该轴套部与该第一下框架杆的该轴套部所组成的枢轴轴套;前述该上框架的该定位框格及该下框架的该定位框格是呈具有周围四压持边的框体。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另包括一片匣本体,其具有一承置面;一框架集,是设于该片匣本体,其包括一上框架,是滑设于承置面的凸肋轨,其包括有一横向的第一上框架杆、第二上框架杆及纵向的复数上隔架,该第一上框架杆、该第二上框架杆及该复数上隔架是连结形成有复数具有分离段的定位框格;一下框架,其包括有一横向的第一下框架杆、第二下框架杆及纵向的复数下隔架,该第一下框架杆、该第二下框架杆及该复数下隔架是连结形成有复数具有分离段的定位框格;前述该上框架的该定位框格及该下框架的该定位框格是呈具有周围四压持边的框体,且该片匣本体与该上框架、该下框架间是至少设有一滑动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片匣本体,其具有一承置面,该承置面一侧是设有一枢轴空间;一框架集,是设于该片匣本体,其包括:一上框架,其包括有一横向的第一上框架杆、第二上框架杆及连结于该第一上框架杆、该第二上框架杆间的复数上隔架,该第一上框架杆是设有轴套部;一下框架,其包括有一横向的第一下框架杆、第二下框架杆及连结于该第一下框架杆、该第二下框架杆间的复数下隔架,该第一下框架杆是设有轴套部;一枢轴,其是悬设于该枢轴空间处,该枢轴是穿设于该第一上框架杆的该轴套部与该第一下框架杆的该轴套部所组成的枢轴轴套,该枢轴轴套相对该枢轴是具有至少一滑动间隙,使该枢轴轴套或该框架集于该枢轴上得以进行位移的滑动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干其包括 一片E本体,其具有一承置面,该承置面一侧是设有ー枢轴空间; ー框架集,是设于该片匣本体,其包括 ー上框架,其包括有一横向的第一上框架杆、第二上框架杆及连结于该第一上框架杆、该第二上框架杆间的复数上隔架,该第一上框架杆是设有轴套部; ー下框架,其包括有一横向的第一下框架杆、第二下框架杆及连结于该第一下框架杆、该第二下框架杆间的复数下隔架,该第一下框架杆是设有轴套部; ー枢轴,其是悬设于该枢轴空间处,该枢轴是穿设于该第一上框架杆的该轴套部与该第一下框架杆的该轴套部所组成的枢轴轴套,该枢轴轴套相对该枢轴是具有至少ー滑动间隙,使该枢轴轴套或该框架集于该枢轴上得以进行位移的滑动操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承置面于该枢轴空间的两端是分别设有一用以设置该枢轴的枢轴凹槽,该枢轴凹槽顶端是设有ー弹性抵部或以一枢罩片盖设而定位该枢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承置面相对该枢轴空间的另侧是设有一定位枢槽,该定位枢槽的两端是分别设有一端扩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上框架具有三个以上的上隔架,该第一上框架杆、该第二上框架杆及该些上隔架间是组合形成有复数定位框格,其中至少ー该定位框格是具横向距离的调整作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上框架杆对应该定位框格是分别至少设有一形成该滑动间隙的分离段,该第二上框架杆是设有一分离段。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上框架杆的该轴套部是分别呈复数分离的轴套设置,该第二上框架杆是设有ー枢套部,该枢套部是呈复数分离的枢套设置,该第一上框架杆的该分离段是包括有位于该第一上框架杆的框架缺段及对应该框架缺段的轴套缺段,该第二上框架杆的该分离段是包括有位于该第二上框架杆的框架缺段及对应该框架缺段的枢套缺段。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上框架及该下框架的盖合定位是通过ー结合装置加以完成。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结合装置是包括有至少ー设于该上框架处的定位嵌槽及设于该下框架处的定位卡条。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结合装置是包括有至少ー设该片匣本体相对该枢轴空间另ー侧的磁性件。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枢套部或该枢套是穿设有ー抓持轴,该抓持轴是具有两端的操作端。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下框架具有三个以上的下隔架,该第一下框架杆、该第二下框架杆及该些下隔架间是组合形成有复数定位框格,其中至少ー该定位框格是具横向距离的调整作用。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下框架杆对应该定位框格是至少设有一形成该滑动间隙的分离段,该第二下框架杆是设有一分离段。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下框架杆的该轴套部是分别呈复数分离的轴套设置,该第一下框架杆的该分离段是包括有位于该第一下框架杆的框架缺段。1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上框架、该下框架框或该定位框格是呈具有四边的矩形体。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枢轴相对该复数定位框格处是至少设有ー用以形成该滑动间隙的裸露段。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滑动间隙是位于该枢轴相对该枢轴轴套的端边处。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片匣本体的该承置面上是设有两侧用以承置该下框架的凸肋轨。18.ー种底片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干其包括 一片E本体,其具有一承置面,该承置面一侧是设有ー枢轴空间; ー框架集,是设于该片匣本体,其包括 ー上框架,其包括有一横向的第一上框架杆、第二上框架杆及纵向的复数上隔架,该第一上框架杆、该第二上框架杆及该复数上隔架是连结形成有复数定位框格,该第一上框架杆是设有轴套部; ー下框架,其包括有一横向的第一下框架杆、第二下框架杆及纵向的复数下隔架,该第一下框架杆、该第二下框架杆及该复数下隔架是连结形成有复数定位框格,该第一下框架杆是设有轴套部; ー枢轴,其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锦标
申请(专利权)人:永宏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