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坡屋顶轻钢结构活动房,包括:立柱(1)、屋面结构(2)、墙体(3)、楼面结构(4)和地面基础(5);所述屋面结构(2)为坡屋顶,立柱(1)顶部分别与屋面结构(2)的屋面梁(21)和系梁(25)用螺栓固定由此形成一整体框架;立柱(1)底部固定有柱底连接板(61),该柱底连接板(61)用螺栓固定于地面基础(5)上;墙体(3)采用保温复合板,该保温复合板的夹层中填充有保温材料,相邻保温复合板之间采用凹凸配合的插接企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坡屋顶轻钢结构活动房的各构件便于工厂标准化生产,保证质量,且拆装方便快捷,保温隔热防水性能好,可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地面,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极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活动建筑物,尤其涉及ー种轻钢结构活动房,可广泛应用于野外办公、生活用活动房等各种用途的临时建筑物。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活动房屋多采用保温复合墙板与立柱插接的连接形式,密封性能不佳,且立柱外露,立柱外设有调节拉杆,影响外观,而且活动房的连接结构比较复杂,不利于加工制作,也影响了拆装速度;另外,活动房基础多采用混凝土条形基础,这需要对室内地面进行硬化,但是活动房是ー种临时建筑,在拆除后,混凝土基础和地面会占用耕地,破坏生态环境,而且有些地方如坡地、高低不平的地面或者不方便配制混凝土的地方无法建造混凝土基础,这大大局限了现有活动房的可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ー种密封保温性能佳、施工简单快捷且外形美观的坡屋顶轻钢结构活动房,并进一歩提供了一种对环境无破坏,可适用于多种地面的活动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ー种坡屋顶轻钢结构活动房,包括立柱、固定于所述立柱顶部的屋面结构、墙体、楼面结构以及支承活动房的地面基础;所述屋面结构包括屋面梁、垂直并固定于所述屋面梁的屋面檩条以及架设于所述屋面檩条上部的屋面板;所述墙体包括前后外墙板、左右两侧的山墙板和内墙板。所述屋面结构为坡屋顶,还包括分别位于前部和后部并垂直于屋面梁的系梁,所述立柱顶部分别与所述屋面梁和系梁用螺栓固定由此形成一整体框架;立柱底部固定有柱底连接板,该柱底连接板用螺栓固定于所述地面基础上;所述墙体采用保温复合板,该保温复合板的夹层中填充有保温材料,相邻保温复合板之间采用凹凸配合的插接企ロ连接。所述立柱顶部内侧焊接固定有屋面梁连杆由此呈倒L形结构,该屋面梁连杆端部焊接有第一柱顶连接板,所述屋面梁端部通过螺栓与该第一柱顶连接板连接;所述立柱顶部的左侧和/或右侧焊接有第二柱顶连接板,所述系梁端部焊接有T形连接件,该T形连接件的腹杆和第二柱顶连接板用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前后外墙板顶部用自攻钉固定于所述系梁外侧,所述山墙板顶部用自攻钉固定于所述屋面梁外側。所述墙体的底部插接于一 U型地槽内,该U型地槽固定于所述楼面结构或地面基础上。所述屋面结构为前后対称的双坡屋面结构,在每ー侧坡面,所述屋面板采用多块保温复合板沿活动房长度方向搭接而成,每块保温复合板的长度大于活动房宽度的一半。前后屋面板相交处固定有外屋脊瓦和内屋脊瓦,所述外屋脊瓦遮盖并固定于前后屋面板的顶面,所述内屋脊瓦遮盖并固定于前后屋面板的底面。所述楼面结构包括平行布置的多条地梁、垂直并固定于所述地梁上的楼面檩条、斜向交叉地连结于相邻两地梁的斜拉杆以及固定于所述楼面檩条上的楼板。所述地面基础包括固定于所述地梁的多根垂直的地梁短柱以及安装于地梁短柱下部的调节支座;所述调节支座包括底板、固定于该底板顶面的倒U形卡码、螺杆、固定于该螺杆中部的第一螺母以及旋接于该螺杆上部的第二螺母;所述地梁短柱底部承托有ー垫片,所述螺杆穿过所述倒U形卡码和垫片并插入地梁短柱内腔,所述第二螺母固定于所述垫片上;旋动所述第一螺母使得该第二螺母带动垫片及其上的地梁短柱向上或向下移动。活动房前部和后部的地梁短柱上分別固定有上、下两条地圈梁,部分相邻的地梁短柱之间连结有斜向交叉的调节拉杆。所述地面基础包括混凝土垫层和混凝土条形基础,所述楼面结构为铺设于该混凝土垫层上的地板或地砖,所述柱底连接板用膨胀螺栓固定于所述混凝土条形基础上。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坡屋顶轻钢结构活动房具有施工快捷、结构简単、构件标准化程度高等优点,可实现エ厂的标准化生产,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而且有利于加工制作,方便扩展组合,在密封、隔热、防水方面的性能大有提升;活动房外无需安装交叉的调节拉杆,外形更加美观;另外,采用可拆装的楼面结构后,还可以适用于多种环境的地面,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很小,容易恢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坡屋顶轻钢结构活动房实施例一的立面图;图2为本技术坡屋顶轻钢结构活动房实施例一的剖面图;图3为为本技术坡屋顶轻钢结构活动房实施例ニ的立面图;图4为本技术坡屋顶轻钢结构活动房实施例ニ的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坡屋顶轻钢结构活动房的水平剖面图;图6为所述如后外墙板31顶部的连接结构不意图;图7为所述山墙板32顶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为所述前后外墙板31底部与地面基础5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为所述内墙板33顶部与屋面梁21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0为所述内墙板33底部与楼面结构4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1内外墙板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外墙板转角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3为所述屋面结构2的示意图;图14为拆装式楼面结构4和地面基础5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所述立柱I与屋面结构2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所述地面基础5的剖示图;图17为屋脊处的剖示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坡屋顶轻钢结构活动房主要包括立柱1、屋面结构2、墙体3、楼面结构4以及地面基础5。如图2、图4和图13所示,所述屋面结构2为前后対称的双坡屋面结构,由此形成屋顶沿前后墙方向的自由排水,其包括固定于所述立柱I顶部的多根平行的屋面梁21、垂直并固定于所述屋面梁21的屋面檩条22、架设于所述屋面檩条22上部的屋面板23以及连结于前部立柱I之间和后部立柱I之间的系梁25。如图6、图7和图17所示,所述屋面梁21采用100X 3的方通,所述屋面檩条22采用100X40X2的C型钢,所述系梁25采用80X2的方通。如图15所示,所述立柱I顶部内侧焊接固定有屋面梁连杆11由此呈倒L形结构结构,该屋面梁连杆11端部焊接固定有第一柱顶连接板63,所述屋面梁21端部通过螺栓与该第一柱顶连接板63连接。所述立柱I顶部的左侧和/或右侧焊接固定有第二柱顶连接板64,所述系梁25端部则焊接固定有T形连接件65,该T形连接件65的腹杆和第二柱顶连接板64用螺栓连接在一起。由此,立柱I与屋面梁21和系梁25用螺栓固定形成一整体框架。所述屋面板23由多块大波瓦沿活动房长度方向搭接而成,所述大波瓦为保温复合板,且大波瓦的波峰较一般瓦高,每块保温复合板的长度大于活动房宽度的一半,由此在每ー侧坡面的宽度方向只需铺设ー块复合板,避免了现有的屋面结构沿宽度方向的屋面板搭接处经常产生的漏水现象。如图17所示,前后屋面板23相交处固定有外屋脊瓦26和内屋脊瓦27,所述外屋脊瓦26遮盖于前后屋面板23的顶面,所述内屋脊瓦27则遮盖于前后屋面板23的底面,该外屋脊瓦26、内屋脊瓦27和屋面板23用自攻钉93固定于屋面檩条22上,在外屋脊瓦26与屋面板23的波谷之间固定有高密度聚苯こ烯压条28。如图7,所述屋面板23的端部设有山墙包边24,该山墙包边24用铆钉固定于屋面板23端面处。根据不同的地面情况,所述地面基础5可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当应用于不具备土建基础条件的地方时,可采用如图1和图2实施例一所示的拆装式的可调节地面基础5,如图14和图16所示,其包括多根垂直的地梁短柱51以及安装于所述地梁短柱51下部的调节支座52。所述调节支座52又包括底板521、固定于该底板521顶面的倒U形卡码522、垂直的螺杆523、固定于该螺杆523中部的第一螺母524以及旋接于该螺杆523上部的第二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坡屋顶轻钢结构活动房,包括:立柱(1)、固定于所述立柱(1)顶部的屋面结构(2)、墙体(3)、楼面结构(4)以及支承活动房的地面基础(5);所述屋面结构(2)包括屋面梁(21)、垂直并固定于所述屋面梁(21)的屋面檩条(22)以及架设于所述屋面檩条(22)上部的屋面板(23);所述墙体(3)包括前后外墙板(31)、左右两侧的山墙板(32)和内墙板(33);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结构(2)为坡屋顶,还包括分别位于前部和后部并垂直于屋面梁(21)的系梁(25),所述立柱(1)顶部分别与所述屋面梁(21)和系梁(25)用螺栓固定由此形成一整体框架;立柱(1)底部固定有柱底连接板(61),该柱底连接板(61)用螺栓固定于所述地面基础(5)上;所述墙体(3)采用保温复合板,该保温复合板的夹层中填充有保温材料,相邻保温复合板之间采用凹凸配合的插接企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坡屋顶轻钢结构活动房,包括立柱(I)、固定于所述立柱(I)顶部的屋面结构(2)、墙体(3)、楼面结构(4)以及支承活动房的地面基础(5);所述屋面结构(2)包括屋面梁(21)、垂直并固定于所述屋面梁(21)的屋面檩条(22)以及架设于所述屋面檩条(22)上部的屋面板(23 );所述墙体(3 )包括前后外墙板(31)、左右两侧的山墙板(32 )和内墙板(33 );其特征在于 所述屋面结构(2)为坡屋顶,还包括分别位于前部和后部并垂直于屋面梁(21)的系梁(25),所述立柱(I)顶部分别与所述屋面梁(21)和系梁(25)用螺栓固定由此形成一整体框架;立柱(I)底部固定有柱底连接板(61),该柱底连接板(61)用螺栓固定于所述地面基础(5)上;所述墙体(3)采用保温复合板,该保温复合板的夹层中填充有保温材料,相邻保温复合板之间采用凹凸配合的插接企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屋顶轻钢结构活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I)顶部内侧焊接固定有屋面梁连杆(11)由此呈倒L形结构,该屋面梁连杆(11)端部焊接有第一柱顶连接板(63),所述屋面梁(21)端部通过螺栓与该第一柱顶连接板(63)连接;所述立柱(I)顶部的左侧和/或右侧焊接有第二柱顶连接板(64),所述系梁(25)端部焊接有T形连接件(65),该T形连接件(65)的腹杆和第二柱顶连接板(64)用螺栓连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坡屋顶轻钢结构活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外墙板(31)顶部用自攻钉固定于所述系梁(25)外侧,所述山墙板(32)顶部用自攻钉固定于所述屋面梁(21)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坡屋顶轻钢结构活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3)的底部插接于一 U型地槽(72 )内,该U型地槽(72 )固定于所述楼面结构(4)或地面基础(5 )上。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坡屋顶轻钢结构活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结构(2)为前后对称的双坡屋面结构,在每一侧坡面,所述屋面板(23)采用多块保温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施颖,阮斌,柯有林,刘俊,
申请(专利权)人:雅致集成房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