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宝刚专利>正文

外框式复合框架结构的可拆装活动楼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07122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0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框式复合框架结构的可拆装活动楼房,由楼层框架和轻钢楼体外框结构框架两部分组成。楼层框架由内立柱和预制屋面板为主要结构。内立柱对称支撑在每一预制屋面板的四角处,数块预制屋面板拼接成每一层楼面,进而组成楼体隔层。楼体外框架主要由外立柱、人字钢梁和屋顶横梁组成。外立柱置于预制屋面板外侧,人字钢梁装在楼房顶部,屋顶横梁平行等距安装于人字钢梁的坡面之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到工地现场组装成主体框架结构后,再用砖砌筑墙体,用门、窗、水、电、空调、电信、消防、太阳能等装修成活动楼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功能完善,结构稳定。可在石油、勘探、考古、建筑、训练、旅游、医院、抗震救灾,难民救助等多领域广泛运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框式复合框架结构的可拆装活动楼房涉及房屋建造领域,尤其是有关活动楼房建筑结构的一种新的设计。技术背景外框式钢结构框架的楼房设计在国内外大型建筑中多有运用,只是,人们至今在活动楼房的建造中还未曾尝试过。现在活动楼房多为可拆装的轻钢框架结构,其主要特点是用轻钢立柱支撑轻钢楼板框架的楼体结构设计。尤其,像拆装式轻钢结构活动楼房(专利号200520109037. 4)。这种设计,它的墙、柱结合设计方案运用得十分巧妙,但是,仍具有居住环境不适,楼层层数受限等方面不足。如墙面立柱C型钢加复合彩钢板凹槽嵌入方式就存在冷桥的问题,内外墙面的钢板通过C型钢的联通作用会导致室内外的能量交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采用了楼体内、外框架结构体系相结合的复合框架结构方案,是通过改善活动楼房整体的结构设计,提供了一种楼体结构稳定,使用功能非常接近通用楼房建筑形式的可拆装的活动楼房。用以解决先前活动楼房的抗震、保温、降噪、楼层层数限制等不足问题。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外框式复合框架结构的可拆装活动楼房由楼层框架和轻钢楼体外框结构框架两部分组成。所述楼层框架由内立柱和预制屋面板为主要构件。内立柱对称支撑在每一预制屋面板的四角处,构成由多根内立柱支撑的多层楼面的框架结构。数块预制屋面板拼接成每一层楼面,组成楼体隔层。所述楼体外框架主要由外立柱、人字钢梁和屋顶横梁组成。外立柱置于预制屋面板外侧,与内立柱位于同一纵向平面上。人字钢梁装在楼房顶部,每一根人字钢梁两端均与两侧的内立柱、外立柱连接。屋顶横梁与人字钢梁垂直,平行等距安装于人字钢梁的坡面之上。所述复合框架结构是通过一种预制钢连接构件把外立柱与内立柱逐层进行了对位比邻连接,使楼层框架和轻钢楼体外框结构框架两部分紧密的联系起来,形成新的复合式的一体结构。其特殊性在于所述楼房整体框架结构为重装复合式,具有承载量大,稳定性强的显著特点。内柱支撑,外柱维稳,携手分担,共同构筑一个稳定的楼体框架结构。从而实现活动楼房向通用楼房建筑的靠近,达到活动楼房结构运用性能的一次跨越。本技术是由工厂生产加工的型钢构件和预制屋面板到工地现场组装成楼房建筑的主体框架结构后,再用砖砌筑墙体,用门、窗、水、电、空调、电信、消防、太阳能等建材装修成非常接近通用楼房建筑形式的活动楼房。本技术结构简捷,设计巧妙,提高了活动楼房的建筑等级,使之更接近通用建筑形式,功能完善,结构稳定。楼房容积率明显提高,楼房格局设计形式和楼房外装设计形式更加灵活。可在石油、勘探、考古、建筑、训练、旅游、医院、抗震救灾,难民救助等多领域广泛运用。附图说明图1 :本技术活动楼房正面示意图。图2 :活动楼房背面示意图。图3 :活动楼房楼面位置示意图。图4 :活动楼房侧面示意图。图5 :图3中的A-A剖视图。图6 :图5中的B-B剖视图;即内立柱、外立柱和预制屋面板组装结构剖视图。图中编号1、预制屋面板,2、内立柱,3、钢连接构件,4、外立柱,5、地梁,6、楼梯,7、人字钢梁,8、屋顶横梁,9、斜十字梁,10、砖墙,11、窗,12、屋顶板,13、护栏,14、螺栓,15、门。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6,外框式复合框架结构的可拆装活动楼房是由楼层框架和楼体外框架两部分组成。所述楼层框架由工字钢结构的内立柱2和预制屋面板I为主要构件。内立柱2对称支撑在每一预制屋面板I的四角处,贯穿预制屋面板1,立于整体楼房上下,从而构成由多根内立柱2支撑的多层楼面的框架结构。数块预制屋面板I拼接成每一层楼面,组成楼体隔层。其中,所述内立柱2每根长2. 5M-3M,上下端面由轴向销钉与预制屋面板I固定在一起;所述预制屋面板I为主次梁内置结构的预制混凝土构件。所述楼体外框架主要由外立柱4、以及斜十字梁9、人字钢梁7和屋顶横梁8等组成。所述外立柱4、斜十字梁9、人字钢梁7和屋顶横梁8均为轻钢构件。外立柱4为方钢结构,置于预制屋面板I外侧,与内立柱2位于同一纵向平面上;外立柱4上下为一整根。人字钢梁7装在楼房顶部,每一根人字钢梁7两端均与两侧的内立柱2、外立柱4连接。屋顶横梁8为方钢结构,平行等距安装于人字钢梁7的坡面之上,每根屋顶横梁8贯穿于所有人字钢梁7且与人字钢梁7垂直,用于支撑屋顶板12。所述外立柱4、人字钢梁7和屋顶横梁8之间的装配,使楼体外框架形成一整体结构。与屋顶横梁8平行的楼体外框架的最外面为楼体外框架正面,与楼体外框架正面垂直的楼体外框架的最外面为楼体外框架侧面。在楼体外框架正面和侧面上组装有斜十字梁9,用于增强外框架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以便满足结构刚性需求,起到分担部分重力和抗摇摆的作用。进一步作说明楼层框架的具体连接方式如图5、6所示,在预制屋面板I的每个边角位置的上下方各有一根内立柱2,下方的内立柱2支撑预制屋面板I底面的一个角,上方的内立柱2落在预制屋面板I的地面之上。在预制屋面板I的支撑位有预留孔洞;上下内立柱2的上下端口有同轴销钉。插接在预制屋面板I预留孔洞内。轻钢楼体外框架的具体连接方式如图1、2、4、5所示,外立柱4由地基自下而上至楼顶为一整根,人字钢梁7的两端分别落在同一纵向剖面两侧的外立柱4上端口,用螺栓14锁紧。在人字钢梁7顶部铺设有屋顶板12。屋顶横梁8为比楼体略长的整根方钢管,平行分布在人字钢梁7之上,贯穿所有人字钢梁7 ;每个节点用螺栓14锁紧,使外框架形成整体结构,并用于支撑屋顶板12 ;屋顶板12 —般可用彩钢板。斜十字梁9为“X”型交叉的方钢管,也是与外立柱4用螺栓14锁紧,用于外框架的结构加强。内、外框架结构体系的具体连接方式如图5、6所示,其中图6所示为内立柱2、外立柱4和预制屋面板I组装结构剖视图。内、外框架结构体系的具体连接方式共有3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相对的内立柱2和外立柱4之间安有钢连接构件3,螺栓14将内立柱2和外立柱4锁紧在钢连接构件3的两侧;内立柱2、预制屋面板I和外立柱4被紧固在一起。第二种形式是通过地梁5将内立柱2和外立柱4在轴线方向进行基础连接;第三种形式是通过屋顶人字钢梁7将内立柱2和外立柱4的顶端在轴线方向进行比邻连接。均用螺栓14将连接部位锁紧。通过双体结构一体化的设计,使楼房整体结构既不是单纯的外框式结构,也不完全具有内框结构特征,而是一种具有双立柱形式的复合式的框架结构概念。楼梯6的具体连接方式如图2、3所示,在上下层楼板之间安装有楼梯6,楼梯6由步梯和护栏组成,步梯和护栏都是预制构件,楼梯6上下口分接于上下层楼板之间,上、下口用外立柱4支撑连接;步梯中间两侧位置分别与内立柱2和外立柱4由螺栓14紧固。楼梯的护栏13置于楼梯6上,紧贴内侧用螺栓14紧固连接。楼梯6之所以选择凹陷处安装,两头分立的设计方案,主要是借助楼梯结构形成的构造柱体,对整个楼房起稳定桩的作用,做到一材两用。护栏13的具体连接方式如图1、2、4所示,阳台正面的护栏13和走廊的护栏13均设置在两根外立柱4之间;阳台侧面护栏13设置在内立柱2和外立柱4之间;楼梯护栏13设置在楼梯6的两侧,均用螺栓14在两端紧固连接。此间的特殊性在于阳台和步道没有采用型钢构件通用的单独加工做法,而是借助预制屋面板的一体化设计,大量减少了生产、运输、安装成本。屋顶板的连接是将屋顶板12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框式复合框架结构的可拆装活动楼房,由楼层框架和轻钢楼体外框结构框架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楼层框架由内立柱(2)和预制屋面板(1)为主要构件;内立柱(2)对称支撑在每一预制屋面板(1)的四角处,构成由多根内立柱(2)支撑的多层楼面的框架结构;数块预制屋面板(1)拼接成每一层楼面,组成楼体隔层;所述楼体外框架主要由外立柱(4)、人字钢梁(7)和屋顶横梁(8)组成;外立柱(4)置于预制屋面板(1)外侧,与内立柱(2)位于同一纵向平面上;人字钢梁(7)装在楼房顶部,每一根人字钢梁(7)两端均与两侧的内立柱(2)、外立柱(4)连接;屋顶横梁(8)与人字钢梁(7)垂直,平行等距安装于人字钢梁(7)的坡面之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宝刚
申请(专利权)人:杨宝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