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紧固件,包括螺母(1)和螺纹轴(2),所述螺母包括沿轴向延伸的螺纹孔(11)和穿过螺母的周壁而形成的紧定孔(12);所述螺纹轴包括螺纹连接段(21)和锁紧段(22),所述螺纹孔与螺纹连接段螺纹配合;所述紧定孔中安装有紧定件(3),在紧固件处于锁紧状态时,紧定件与锁紧段接触,并且紧定件从螺母的内周壁到锁紧段的长度大于所述螺母沿松动方向与紧定件邻接部位的内周壁与锁紧段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紧定件从螺母的内周壁到锁紧段的长度大于螺母沿松动方向与紧定件邻接部位的内周壁与所述锁紧段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防松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使用上述紧固件对部件进行紧固的紧固件安装结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紧固件以及一种紧固件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各种装置或设备中,连接两个部件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在螺纹连接中,即通过紧固件(螺栓、螺钉等)连接两个部件的结构中,需要对螺纹连接的紧固件采取防松措施。常见的防松方法有增加摩擦力防松(例如设置弹簧垫圈、双螺母等)和机械防松等。如图I所示,为现有的螺母I与开口销4相配合的机械防松方式,主要适用于变载荷的情况或是振动较大的情况,并且具有良好的防松效果。这种螺母I与开口销4相配合进行防松的结构中,螺母I沿径向设置有槽口,并且螺纹轴2上沿径向加工有通孔。装配时,将螺母I套在螺纹轴2上拧紧,使螺母I的槽口对齐螺纹轴2上的通孔,然后从螺母I 一端的槽口穿入开口销4,该开口销4经螺纹轴2上的通孔后,从螺母I的另一端槽口伸出,最后折弯开口销4的端部,完成防松安装。虽然上述结构具有可靠的防松效果,但是装配过程复杂。此外,由于需要在螺纹轴上加工通孔,不但会对螺纹轴上的螺纹产生损伤,而且增加了螺纹轴的加工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紧固件,该紧固件在变载荷或振动较大的情况下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松作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紧固件,包括螺母和螺纹轴,其中,所述螺母包括沿轴向延伸的螺纹孔和穿过所述螺母的周壁而形成的紧定孔;所述螺纹轴包括螺纹连接段和锁紧段,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纹连接段螺纹配合;所述紧定孔中安装有紧定件,在所述紧固件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紧定件与所述锁紧段接触,并且所述紧定件从螺母的内周壁到所述锁紧段的长度大于所述螺母沿松动方向与所述紧定件邻接部位的内周壁与所述锁紧段之间的距离。优选地,所述螺母包括多个所述紧定孔,多个所述紧定孔沿所述螺母的周向均匀分布,并且至少一个所述紧定孔中安装所述紧定件,所述紧定件从螺母的内周壁到所述锁紧段的长度大于所述螺母沿松动方向与所述紧定件邻接部位的内周壁与所述锁紧段之间的距离。优选地,所述螺母为六角螺母,包括三个所述紧定孔,并且每个所述紧定孔沿所述螺纹孔的径向设置在六角螺母上。优选地,所述紧定孔的中心线垂直于所述螺纹孔的中心线。优选地,所述紧定孔与所述螺母的顶面的距离为所述螺母的厚度的1/3 1/4。 优选地,所述锁紧段为光轴。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锁紧段为圆柱状,所述锁紧段的直径小于所述螺纹连接段的直径,并且所述锁紧段的中心线偏离于所述螺纹连接段的中心线。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锁紧段是截面为椭圆的柱状,所述锁紧段的长轴小于所述螺纹连接段的直径,并且所述锁紧段与所述螺纹连接段同轴。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锁紧段是截面为大于半圆的弓形的柱状,所述锁紧段的直径小于所述螺纹连接段的直径,并且所述锁紧段与所述螺纹连接段同轴。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紧固件安装结构,该紧固件安装结构在变载荷或振动较大的情况下可以保持被连接部件处于紧固状态。为了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紧固件安装结构,该紧固件安装 结构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中,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通过根据上述的紧固件连接。本技术通过在穿过螺母的周壁形成的紧定孔中安装紧定件,并且使紧定件从螺母的内周壁到锁紧段的长度大于螺母沿松动方向与紧定件邻接部位的内周壁与所述锁紧段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防松效果。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I是现有技术中螺母与开口销配合进行防松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紧固件的端面结构示意图,其中显示了包括紧定件的局部剖视结构;图3是本技术的紧固件的侧视图;图4A、图4B和图4C是本技术中螺纹轴的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螺母2螺纹轴3紧定件4开口销11螺纹孔12紧定孔21螺纹连接段22锁紧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零部件的轮廓的内、外。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具有防松功能的紧固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用于防松的紧固件的可替代结构。参见图2和图3,本技术涉及的紧固件包括螺母I和螺纹轴2,进一步地,螺母I包括沿轴向延伸的螺纹孔11和穿过螺母I的周壁而形成的紧定孔12。同时,螺纹轴2包括螺纹连接段21和锁紧段22,螺纹孔11与螺纹连接段21螺纹配合;并且紧定孔12中安装有紧定件3。当紧固件处于锁紧状态时,紧定件3与锁紧段22接触或顶紧在锁紧段22的外周壁上。其中,该紧定孔12可以有多种布置位置,优选地,使紧定孔12的中心线垂直于螺纹孔11的中心线。另外,紧定件3可以是多种类型的杆状结构,如螺纹杆、紧定螺钉等。本技术中采用紧定螺钉,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紧定孔12中。为了保证紧定件3在伸入螺纹孔11后与锁紧段22接触,而不是与螺纹连接段21接触,本技术将紧定孔12设置在与螺母I的顶面的距离为螺母I的厚度的1/3 1/4的位置处。其中,将螺母I的底面定义为在紧固被连接部件时,螺母I靠近被连接部件的端面,并且与之相对的另一端面定义为顶面。此外,为了使紧定件3与锁紧段22接触的更为紧密,或者说在防松过程中,使紧定件3对锁紧件22施加最大的力,优选地使锁紧段22为光轴,即在锁紧段22上不设置螺纹。从图2、图3和图4A显示的紧固件的实施方式中可以看出,锁紧段22为圆柱状,锁紧段22的直径小于螺纹连接段21的直径,并且锁紧段22的中心线偏离于螺纹连接段21的中心线。换言之,锁紧段22从螺纹连接段21轴向延伸而形成,并且相对于螺纹连接段21偏心。·这样,当使用该紧固件进行紧固连接时,螺母I的螺纹孔11首先与螺纹轴2的螺纹连接段21进行螺纹配合,实现紧固部件的作用。然后,将紧定件3安装在紧定孔12中。由于紧定孔12为穿过螺母I的周壁而形成的通孔,在拧紧紧定件3 (紧定螺钉)后,紧定件3将伸入螺母I的螺纹孔11中,并且接触或顶紧在锁紧段22上。如图2所示,紧固件处于锁紧状态,由于锁紧段22偏心设置,紧定件3伸入螺纹孔11的长度L达到最长,在与紧定件3相邻的部位,螺母I的内周壁与锁紧段22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h。且沿松动方向(例如沿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该距离h小于紧定件3伸入螺纹孔11的长度L。因此,当螺母I出现松动趋势时,在上述距离h小于紧定件3伸入螺纹孔11的长度L的情况下,将限制螺母I沿松动方向转动,即螺母I和螺纹轴2之间形成自锁,实现防松功能。以上描述了一种实现防松功能的结构。根据这一防松原理,可以对紧固件进行多种变型。例如,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使螺纹轴2的锁紧段22形成为截面为椭圆的柱状体(如图4B所示),在此情况下,锁紧段22的长径小于螺纹连接段21的直径,并且锁紧段22与螺纹连接段21具有共同的中心线,即锁紧段22与螺纹连接段21同轴。螺纹轴2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采用椭圆柱状的锁紧段22后,只需要使紧定件3与锁紧段22的形成短轴半径的周面相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紧固件,包括螺母(1)和螺纹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1)包括沿轴向延伸的螺纹孔(11)和穿过所述螺母(1)的周壁而形成的紧定孔(12);所述螺纹轴(2)包括螺纹连接段(21)和锁紧段(22),所述螺纹孔(11)与所述螺纹连接段(21)螺纹配合;所述紧定孔(12)中安装有紧定件(3),在所述紧固件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紧定件(3)与所述锁紧段(22)接触,并且所述紧定件(3)从螺母(1)的内周壁到所述锁紧段(22)的长度大于所述螺母(1)沿松动方向与所述紧定件(3)邻接部位的内周壁与所述锁紧段(22)之间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强,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联重科车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