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闸平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6154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0:49
一种道闸平衡机构,包括电机,与电机相连的蜗轮蜗杆机构,与蜗轮蜗杆机构连接的连杆机构及与连杆机构连接的闸杆组件,在连杆机构上连接有平衡装置,使得当连杆机构带动闸杆起杆或落杆时,闸杆起落时的力由平衡装置加以平衡。平衡装置包括支架、平衡弹簧、导向轴、支撑套、调节杆,平衡弹簧装于支架内的导向轴上,平衡弹簧一端与主轴拐臂连接,平衡弹簧另一端与调节杆连接,当闸杆向上转动而打开时,平衡弹簧对主轴拐臂施加拉力使平衡闸杆41平稳向上;当向下转动而处于关闭状态时,主轴拐臂向平衡弹簧施加压力,使其处于压缩状态,使得闸杆向下的力被平衡而缓慢下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实施,工作可靠等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道闸平衡机构
本技术涉及道闸机构,特别是涉及ー种平衡道闸的闸杆上行和下行时的摆动力用的道闸平衡机构。背景技木目前,随着家用轿车的日益普及,停车问题也日益突出。正如人们所知,现有的普通停车场都实行了出入口的进出及收费管理,其管理模式是在停车场入口和出口处设置收费装置和道闸,在用户取卡或付费后,道闸的闸杆抬起,道闸打开,车辆进入或驶出停车场后,闸杆放下。现有道闸的闸杆是由电机带动驱动机构实现升降,闸杆在起杆或落杆时,由于大多采用拉簧,而拉簧容易断裂,导致闸杆起杆或落杆时抖动过大,易于碰伤过往车辆或行人。也有采用压簧的,但是不方便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g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ー种可对闸杆起杆及落杆施加缓冲力,以平衡闸杆起杆及落杆过程中较大的冲击力,因而可有效保证车辆及行人安全的道闸平衡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道闸平衡机构,其包括电机,与电机相连的蜗轮蜗杆机构,与蜗轮蜗杆机构连接的连杆机构及与连杆机构连接的闸杆组件,在所述连杆机构上连接有平衡装置,使得当连杆机构带动闸杆起杆或落杆时,闸杆起落时的カ由平衡装置加以平衡。所述闸杆组件包括闸杆及主轴,其中,闸杆装在主轴的自由端端部,主轴则与所述连杆机构相连接。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主动连杆、从动连杆及主轴拐臂,所述主动连杆的一端与蜗轮蜗杆机构连接,另一端与从动连杆铰接,从动连杆的另一端与主轴拐臂铰接,主轴拐臂固定于主轴上,主轴拐臂的另一端与平衡装置相连接。所述平衡装置包括支架、平衡弹簧、导向轴、支撑套、调节杆,其中,所述平衡弹簧装干支架内的导向轴上,平衡弹簧一端与主轴拐臂连接,平衡弹簧另一端与调节杆连接,所述调节杆活动设于平衡弹簧导向轴下部,其通过调整弹簧弹力平衡闸杆的重量,调节杆与设有内螺纹的支撑套螺纹连接,当闸杆向上转动而打开时,平衡弹簧对主轴拐臂施加拉カ使闸杆平稳向上;当向下转动而处于关闭状态时,主轴拐臂向平衡弹簧施加压力,使其处于压缩状态,使得闸杆向下的力被平衡而缓慢下移。所述支架包括横向连接板及固定于横向连接板下部的竖向框架,在所述横向连接板上设有用干支承主轴用的一对轴承座,所述支架为条状U形板框架,其固定于电机及连杆机构的侧面。所述平衡弹簧为压簧。本技术的贡献在干,由于设置了平衡装置,其可对闸杆起杆及落杆施加反方向的缓冲力,由此可平衡闸杆起杆及落杆过程中较大的冲击力,使得闸杆能够平缓地抬起或落下,因而可有效保证车辆及行人安全。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単,易于实施,工作可靠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1是本技术的闸杆落杆状态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闸杆起杆状态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列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进ー步解释和补充,对本技术不构成任何限制。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道闸平衡机构包括电机10、蜗轮蜗杆机构20、连杆机构30、闸杆组件40及平衡装置50。所述电机10可以是任何公知的正反转电机。蜗轮蜗杆机构20为道闸通用蜗轮蜗杆机构,其分别与电机10及连杆机构30相连接,连杆机构30则与闸杆组件40相连接。如图1、图2所示,所述连杆机构30包括主动连杆31、从动连杆32及主轴拐臂33。所述主动连杆31的一端与蜗轮蜗杆机构20的蜗轮轴连接,主动连杆的另一端与从动连杆32相铰接,从动连杆32的另一端与主轴拐臂33铰接。如图1,所述主轴拐臂33固定于主轴42上,主轴拐臂33的另一端与平衡装置的平衡弹簧53相连接。如图1、图2及图4所示,所述闸杆组件40包括闸杆41及主轴42,其中,闸杆41由通用的方法装在主轴42的自由端端部,主轴42由装在支架52的横向连接板521上的ー对轴承座5211支承,且主轴42与连杆机构的主轴拐臂33固接。当连杆机构30带动主轴42反转时(图2中逆时针方向),则闸杆41起杆。当连杆机构带动主轴42正转时(图2中顺时针方向),则闸杆41落杆。本技术的要点在于,在所述连杆机构30上设置了平衡装置50。如图1 图4所示,所述平衡装置50包括支架52、平衡弹簧53、导向轴54、支撑套55、调节杆56。本实施例中,所述平衡弹簧53为压簧,其装于支架52内的导向轴54上,平衡弹簧53 —端与主轴拐臂33连接,平衡弹簧53另一端与调节杆56连接。该平衡弹簧53用来缓冲闸杆41起落杆时的冲击力,使其运行更平稳。所述调节杆56活动设于导向轴54下部,其通过调整平衡弹簧53弾力,从而平衡闸杆的重量。支撑套55设有内螺纹,调节杆56与支撑套55螺纹连接,当闸杆41向上转动而处于打开时,平衡弹簧53对主轴拐臂33施加辅助力使平衡闸杆41平稳向上;当向下转动而处于关闭状态时,主轴拐臂33向平衡弹簧施加压力,使其处于压缩状态,使得闸杆41向下的力被平衡而缓慢下移。使得当连杆机构30带动闸杆30起杆或落杆时,闸杆30起落时的カ由平衡装置50加以平衡。当闸杆起杆时发生抖动,说明弾力过大,此时,可转动调节杆56,使其通过支撑套55的内螺纹向下移动,通过减少弹簧压缩量使弹簧弹カ变小,使得弹簧弹力与闸杆重量平衡。当闸杆落杆时发生抖动,则说明弹力不足,此时,可转动调节杆56,使其向上移动,通过增加弹簧压缩量使弹カ增加,从而使弹簧弹力与闸杆重量平衡。如图1 图3,所述支架52用于支撑和固定电机10、蜗轮蜗杆机构20、连杆机构30、闸杆组件40及平衡装置50,其包括横向的水平连接板521及固定于横向连接板521下部的竖向框架522。所述横向连接板521与道闸机箱(图中未示出)固定,横向连接板521上设有ー对轴承座5211,该轴承座5211用于支承主轴42。所述支架52为条状U形板框架,其设于电机10及连杆机构30的侧面,其上端与横向连接板521固定。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掲示,但是本技术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技术构思的条件下,以上各构件可用所属
人员了解的相似或等同元件来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道闸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机(10),与电机相连的蜗轮蜗杆机构(20),与蜗轮蜗杆机构(20)连接的连杆机构(30)及与连杆机构(30)连接的闸杆组件(40),在所述连杆机构(30)上连接有平衡装置(50),使得当连杆机构(30)带动闸杆(41)起杆或落杆时,闸杆(41)起落时的力由平衡装置(50)加以平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闸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机(10),与电机相连的蜗轮蜗杆机构(20),与蜗轮蜗杆机构(20)连接的连杆机构(30)及与连杆机构(30)连接的闸杆组件(40),在所述连杆机构(30)上连接有平衡装置(50),使得当连杆机构(30)带动闸杆(41)起杆或落杆时,闸杆(41)起落时的力由平衡装置(50)加以平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闸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杆组件(40)包括闸杆(41)及主轴(42),其中,闸杆(41)装在主轴(42)的自由端端部,主轴(42)则与所述连杆机构(30)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闸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30)包括主动连杆(31)、从动连杆(32)及主轴拐臂(33),所述主动连杆(31)的一端与蜗轮蜗杆机构(20)连接,另一端与从动连杆(32)铰接,从动连杆(32)的另一端与主轴拐臂(33)铰接,主轴拐臂(33 )固定于主轴(42 )上,主轴拐臂(33 )的另一端与平衡装置(50 )相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闸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装置(50)包括支架(52)、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家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凯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