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十五或十六根硅芯的高频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5768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0:17
一种生产十五或十六根硅芯的高频线圈,涉及高频线圈技术领域,在高频线圈的外部环绕设置冷却水道(12),拉制孔或化料孔(4)设置在高频线圈(1)的中部,由拉制孔或化料孔向外呈放射状设有五个导流槽(11),在五个导流槽外端形成的五个空挡之间分别设有两个拉制孔(5)和一个球拍形拉制孔(3)或水滴形拉制孔(17),导流槽下部垂直的导流槽外端部直接贯通至高频线圈的外缘面或通过开口(6)贯通至高频线圈的外缘面,水道A端(7)、水道B端(9)的端部分别设置有连接座(8);所述高频线圈的外部设有地线连接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了高频线圈的拉制孔数量,并大幅度减少了原料棒上端与高频线圈接触的概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产十五或十六根娃芯的高频线圈
本技术涉及高频线圈
,尤其是涉及一种生产十五或十六根硅芯的高频线圈
技术介绍
目前,硅芯在国内使用量非常巨大;现有的硅芯、单晶硅及其它材料晶体区熔方式生产的工艺过程中,大多使用的是 一种单目高频线圈,其工作原理是工作时通过给高频线圈通入高频电流,使高频线圈产生电流对原料棒进行感应加热,加热后的原料棒上端头形成融化区,然后将仔晶通过拉制孔后插入原料棒上端的熔化区,然后慢慢提升仔晶,熔化后的原料就会跟随仔晶上升,形成一个新的柱形晶体,这个新的柱形晶体便是硅芯或其它材料晶体的制成品。本设计人在先申请了多项专利技术或技术的高频线圈专利,使得单根硅芯的拉制国内基本结束,使用中虽然得到了较好的技术效果,但如何在高频线圈上分布较多的拉制孔和拉制出的硅芯椭圆度问题一直是一个技术瓶颈,这主要是高频线圈电流分布问题的限制,若拉制孔设置过多,便会使得原料棒的受热不匀,局部化料不彻底,也就是对应拉制孔或化料孔形成的小溶区在拉制过程中,小溶区处的融化原料供应不了拉制所需,相应的拉制根数也得不到拓展,在先申请中的拉制孔通过改变为球拍形拉制孔或水滴形拉制孔,使得椭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产十五或十六根硅芯的高频线圈,包括高频线圈(1)、冷却水道(12)、连接座(8)和地线连接机构,在高频线圈的外部环绕设置冷却水道(12),拉制孔或化料孔(4)设置在高频线圈(1)的中部,其特征在于:由拉制孔或化料孔(4)向外呈放射状设有五个导流槽(11),所述五个导流槽(11)下部一个为垂直结构,在五个导流槽(11)外端形成的五个空挡之间分别设有两个拉制孔(5)和一个球拍形拉制孔(3)或水滴形拉制孔(17),其中任一的所述两个拉制孔(5)分别与拉制孔或化料孔(4)等距排列,球拍形拉制孔(3)或水滴形拉制孔(17)的引流槽(19)或“V”形豁口(20)朝向高频线圈(1)的外缘,两个拉制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十五或十六根硅芯的高频线圈,包括高频线圈(I)、冷却水道(12)、连接座⑶和地线连接机构,在高频线圈的外部环绕设置冷却水道(12),拉制孔或化料孔(4)设置在高频线圈(I)的中部,其特征在于由拉制孔或化料孔(4)向外呈放射状设有五个导流槽(11),所述五个导流槽(11)下部一个为垂直结构,在五个导流槽(11)外端形成的五个空挡之间分别设有两个拉制孔(5)和一个球拍形拉制孔(3)或水滴形拉制孔(17),其中任一的所述两个拉制孔(5)分别与拉制孔或化料孔⑷等距排列,球拍形拉制孔(3)或水滴形拉制孔(17)的引流槽(19)或“V”形豁口(20)朝向高频线圈⑴的外缘,两个拉制孔(5)处于所述球拍形拉制孔(3)或水滴形拉制孔(17)的引流槽(19)或“V”形豁口(20)端部两侧,五个导流槽(11)下部所述垂直的导流槽(11)外端部直接贯通至高频线圈(I)的外缘面或通过开口(6)贯通至高频线圈(I)的外缘面,冷却水道的两口部设置在导流槽(11)或开口的两侧,冷却水道(12)的两口部分别设有延伸管路,所述延伸管路分别形成水道A端(7)、水道B端(9),其中水道A端(7)为进水端、水道B端(9)为出水端,在水道A端(7)、水道B端(9)的端部分别设置有连接座(8);或两个连接座(8)直接焊接在开口的两侧,所述高频线圈的外部设有地线连接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十五或十六根硅芯的高频线圈,其特征是在拉制孔(5)、拉制孔或化料孔(4)、球拍形拉制孔(3)、水滴形拉制孔(17)的上部孔口处设有倒角(2)。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产十五或十六根硅芯的高频线圈,其特征是所述高频线圈(I)的上部面中部设有向下凹陷面(13),在高频线圈(I)的下部面中部设有向上凹陷平面(15)。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产十五或十六根硅芯的高频线圈,其特征是在五个导流槽(11)外端形成的五个空挡之间设置的五个球拍形拉制孔(3)或水滴形拉制孔(17)全部为球拍形拉制孔(3);或全部为水滴形拉制孔(17);或至少一个球拍形拉制孔(3)另外的为水滴形拉制孔(17);或至少一个水滴形拉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朝轩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金诺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