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结构材料的电流化学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75725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结构材料的电流化学镀装置,包括待镀基片;电源;通电导线,其连接所述电源与所述待镀基片;镀件支架,所述待镀基片设置在所述镀件支架中;镀液槽,所述待镀基片与所述镀件支架设置在所述镀液槽中;以及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可制备出具有高灵敏度巨磁阻抗效应的复合结构材料,实现磁敏传感器敏感元件的小型化和高分辨率,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改善了敏感元件的磁性能并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结构材料的电流化学镀装置
本技术涉及复合层结构磁性材料及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结构材料的电流化学镀装置。
技术介绍
巨磁阻抗效应是指磁性材料的交流阻抗随外磁场而显著变化的现象。该效应具有灵敏度高、反应快和稳定性好等特点,在传感器技术和磁记录技术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能。 基于该技术制造的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无损探伤、自动控制、电子罗盘等领域。目前,巨磁阻抗材料有单质丝、条带、薄膜、以及复合结构丝/膜等。复合结构丝或膜相对单质磁性材料而言,在较低频率下即可得到较大的磁阻抗效应,其灵敏度和巨磁阻抗效应较高, 在传感器制备中有很大的性能优势。目前,制备复合结构材料的方法主要有磁控溅射法和电镀/化学镀。但是磁控溅射镀膜设备价格昂贵,溅射周期长,所以很难实现产业化。化学镀方法成本低,但是无法控制磁性层的磁结构,用其做成的传感器灵敏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
技术介绍
中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复合结构材料的电流化学镀装置。本技术装置在施镀磁性材料过程中,给镀件施加适当大小的电流,电流在镀件周围感生环向磁场,诱导镀层形成环向磁结构。使用本技术装置制备的复合结构材料的巨磁阻抗效应的大小和灵敏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复合结构材料的电流化学镀装置,包括待镀基片;电源; 通电导线,其连接所述电源与所述待镀基片,所述电源与所述待镀基片串联连接;镀件支架,所述待镀基片设置在所述镀件支架中;镀液槽,所述待镀基片与所述镀件支架设置在所述镀液槽中;以及开关,其设置在通电导线上。本技术进一步包括导线保护管;所述导线保护管设置在所述通电导线与待镀基片的连接处。本技术进一步包括恒温浴槽,所述镀液槽设置在所述恒温浴槽中。本技术中,所述镀液槽中设置有镀液。其中,所述镀液包括0· 005-0. 05mol/L的硫酸镍、O. 005-0. 05mol/L的硫酸钴、 O. 10-0. 50mol/L的次亚磷酸钠、O. 05-0. 20mol/L的柠檬酸钠、O. 05-0. 30mol/L的酒石酸钠、O. 25-0. 75mol/L 的硫酸铵。本技术在电流化学镀过程中,通过外加电流诱导磁性层形成环向磁结构。施加电流后复合结构材料的巨磁阻抗效应明显增强,本技术制备复合结构材料的过程简单,应用于传感器敏感元件制备,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便于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 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
技术介绍
利用化学镀装置制备得到的复合结构丝的巨磁阻抗变化曲线图。图3为采用本技术装置制备得到的复合结构丝的巨磁阻抗变化曲线图。图4为本技术装置中的电流在镀件周围产生的环向磁场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装置中的导线保护管的A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图1为本技术复合结构材料电流化学镀装置的示意图,I为通电导线,2为镀液槽,3为待镀基片,4为镀件支架,5为导线保护管,6为恒温浴槽,7为开关,8为电源。本技术装置包括待镀基片3、电源8、通电导线1、镀件支架4、镀液槽2、以及开关,如图1所示。待镀基片3用于作为待镀复合结构材料的基底,待镀基片3设置在镀件支架4中。镀件支架4用于固定待镀基片和复合结构材料。镀液槽2用于放置镀液,待镀基片3与镀件支架4设置在镀液槽2中。通电导线I将电源8与待镀基片3串联连接起来。电源8为待镀基片3提供电流。通过在通电导线I中设置开关7来控制待镀基片3的通电情况。开关设置在通电导线 I上。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恒温浴槽6,将镀液槽2设置在恒温浴槽6中,恒温浴槽6 用于控制镀液的温度。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导线保护管5,导线保护管5设置在待镀基片3与通电导线I的连接处,用于实现导电镀液与通电导线的绝缘。镀液槽2中设置有镀液,镀液包括0· 005-0. 05mol/L的硫酸镍、O. 005-0. 05mol/ L 的硫酸钴、O. 10-0. 50mol/L 的次亚磷酸钠、O. 05-0. 20mol/L 的柠檬酸钠、O. 05-0. 30mol/L 的酒石酸钠、O. 25-0. 75mol/L的硫酸铵。实施例利用本技术复合结构材料的电流化学镀装置的施镀方法,镀液的组成包括硫酸镍O. 025mol/L、硫酸钴O. 035mol/L、次亚磷酸钠O. 30mol/L、柠檬酸钠O. 10mol/L、酒石酸钠O. 15mol/L、硫酸铵O. 5mol/L,pH值约为8. 6。以铜丝为待镀基片3。恒温浴槽6将镀液的温度恒定控制在90°C。施镀流程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铜丝放于稀盐酸中浸泡5分钟,除去铜丝表面氧化层和杂质。步骤二 对铜丝进行敏化处理,将铜丝放于含氯化锡溶液的敏化剂(25g/L氯化锡 +40ml/L氯化氢)中浸泡5分钟,使铜丝表面粘附锡离子。步骤三对表面附着锡离子的铜丝进行活化处理,将铜丝放于含氯化钯溶液的活化剂(O. 05g/L氯化钯+40ml/L氯化氢)中10分钟,溶液中的钯离子被铜丝上粘附着的锡离子还原成微粒沉积在铜丝表面形成活化中心。步骤四将活化后的铜丝放于90°C镀液中,并选通开关7向铜丝通入稳定150mA 直流电,施镀I小时。步骤五断开开关7,将复合结构丝从镀液中取出,自然干燥,得到目的产物复合结构材料。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复合结构材料的巨磁阻抗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其中,横坐标表示外加磁场,纵坐标表示磁阻抗比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结构材料的电流化学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待镀基片(3);电源(8);通电导线(1),其连接所述待镀基片(3)与所述电源(8);镀件支架(4),在所述镀件支架(4)中设置所述待镀基片(3);镀液槽(2),在所述镀液槽(2)中设置所述待镀基片(3)与所述镀件支架(4);以及开关(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结构材料的电流化学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待镀基片⑶; 电源⑶; 通电导线(I),其连接所述待镀基片⑶与所述电源⑶; 镀件支架(4),在所述镀件支架(4)中设置所述待镀基片(3); 镀液槽(2),在所述镀液槽(2)中设置所述待镀基片(3)与所述镀件支架(4); 以及开关⑵。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结构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杰栾红燕陈德禄阮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师范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