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腔体储料自补偿平面接触式高气密旋转卸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4800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腔体储料自补偿平面接触式高气密旋转卸料器,包括水平设置的筒壳和设置在筒壳内的叶轮组件,所述叶轮组件的叶轮轴两端分别延伸出筒壳的左、右端盖之外,并通过设置在所述左、右端盖上的轴承体与左、右端盖之间密封转动连接;叶轮轴由动力输入轴和叶片安装轴构成;动力输入轴和叶片安装轴通过十字联轴器联接,在叶片安装轴与动力输入轴衔接的端面上沿轴向开设有环槽,在环槽内安装有压力弹簧;在右端盖内表面固定有与叶轮组件的叶片紧密贴合的环形耐磨衬板,在右端盖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连通有进料筒和出料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实现在压差工况下均匀卸料时保证较高的锁气气密性,并能够在卸料工作时实现自动补偿磨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旋转卸料器,尤其是涉及螺旋腔体储料自补偿平面接触式高气密旋转卸料器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具有压差的卸料器主要是叶轮式旋转卸料器;由旋转叶轮、壳体等构成,工作时,依靠旋转叶轮上等分的料槽在旋转时实现均匀的给卸料功能;其气密性原理均是依靠减小旋转叶轮与壳体的径向和轴向端面间隙来实现,对气密性的要求是在压力下输送物料时不会因为气体泄漏造成物料的喷溅,保证物料的正常输送。在结构上,其密封带(或密封区域)为旋转叶轮片与壳体的径向和轴向接触面,因此密封带较长,工作时要求所有密封带均正常密封才能够保证旋转卸料器的气密性,从气密原理上来说,密封带越长密封性越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腔体储料自补偿平面接触式高气密旋转卸料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螺旋腔体储料自补偿平面接触式高气密旋转卸料器,包括水平设置的筒壳和水平设置在所述筒壳内的叶轮组件,所述叶轮组件的叶轮轴两端分别延伸出筒壳的左、右端盖之外,所述叶轮轴的左端通过左端盖上的轴承体与所述左端盖密封转动连接,所述叶轮轴的右端通过右端盖上的轴承体与所述右端盖密封转动连接;所述叶轮轴由动力输入轴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腔体储料自补偿平面接触式高气密旋转卸料器,包括水平设置的筒壳(1)和水平设置在所述筒壳(1)内的叶轮组件,所述叶轮组件的叶轮轴两端分别延伸出筒壳(1)的左、右端盖(2、3)之外,所述叶轮轴的左端通过左端盖(2)上的轴承体(4)与所述左端盖(2)密封转动连接,所述叶轮轴的右端通过右端盖(3)上的轴承体(5)与所述右端盖(3)密封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轴由动力输入轴(6)和叶片安装轴(7)构成;所述动力输入轴(6)和叶片安装轴(7)通过十字联轴器(8)联接,在叶片安装轴(7)与动力输入轴(6)衔接的端面上沿轴向开设有环槽,在所述环槽内安装有压力弹簧(9);在右端盖(3)内表面固定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腔体储料自补偿平面接触式高气密旋转卸料器,包括水平设置的筒壳(I)和水平设置在所述筒壳(I)内的叶轮组件,所述叶轮组件的叶轮轴两端分别延伸出筒壳(I)的左、右端盖(2、3 )之外,所述叶轮轴的左端通过左端盖(2 )上的轴承体(4 )与所述左端盖(2)密封转动连接,所述叶轮轴的右端通过右端盖(3)上的轴承体(5)与所述右端盖(3)密封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轴由动力输入轴(6)和叶片安装轴(7)构成;所述动力输入轴(6)和叶片安装轴(7)通过十字联轴器(8)联接,在叶片安装轴(7)与动力输入轴(6)衔接的端面上沿轴向开设有环槽,在所述环槽内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宏学黄程张经珑陈登峰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飞机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