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新广专利>正文

随意方向运动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3902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16:15
随意方向运动电动车:在底盘上平面设置用导线巧妙连接的电源、电源开关、带刹车踏板的刹车控制器、带调速踏板的调速控制器、带扭矩传感器的方向盘、方向控制电机及其控制器、带操纵杆的操纵控制器、差速控制器、同心的前车盖和后车盖、前车盖开合控制电机及其控制器,操纵控制器设置停车位、前行位、左右移位、倒车位、旋转位;在底盘下平面设置前后万向轮、左右轮毂式电动机车轮,车轮架上设置电磁刹车器;车轮架上部枝干穿过底盘通过齿轮与方向控制电机联系;车轮与差速控制器用导线连接;设置能利用轮毂式电动机车轮发电的反馈制动系统。本车能前行、转弯、随意方向平行移动、原地360°转向。本车实用、环保,易推广,市场前景广阔。(*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技术,特别是一种可任意平行移动或原地360°转向的随意方向运动电动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内燃机汽车,能前行、转弯、后退,但都无法向其它方向任意平行移动,也不能原地旋转,所以不但运动灵活性能差,而且停放不便。停放需要的空间较大,还导致停车的区域停车密度低,给城区停车造成极大困难。现有的电动车,极个别的能任意平行移动,能原地旋转,但结构和控制都很复杂。年龄较大的人驾驶现有的内燃机汽车、电动车出现较大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内燃机汽车、电动车的上述缺陷,本技术设计一种随意方向运动电动车。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图1是随意方向运动电动车的外形示意图。在底盘I的下底面的前、后各安装一个万向轮机构I,在底盘I的下底面的左、右各安装一个轮毂式电动驱动轮机构II ;或者在底盘I的下底面的前部左、右各安装一个轮毂式电动驱动轮机构11,在底盘I的下底面的后部安装一个万向轮机构I ;或者在底盘I的下底面的后部左、右各安装一个轮毂式电动驱动轮机构II,在底盘I的下底面的前部安装一个万向轮机构I ;所述万向轮机构I由固定于底盘I的下底面的一号支杆2、安装于一号支杆2的下部的减振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随意方向运动电动车,其特征是:在底盘(1)的下底面的前、后各安装一个万向轮机构(I),在底盘(1)的下底面的左、右各安装一个轮毂式电动驱动轮机构(II);或者在底盘(1)的下底面的前部左、右各安装一个轮毂式电动驱动轮机构(II),在底盘(1)的下底面的后部安装一个万向轮机构(I);或者在底盘(1)的下底面的后部左、右各安装一个轮毂式电动驱动轮机构(II),在底盘(1)的下底面的前部安装一个万向轮机构(I);所述万向轮机构(I)由固定于底盘(1)的下底面的一号支杆(2)、安装于一号支杆(2)的下部的减振器(3)、安装于减振器(3)的下部且能绕减振器(3)旋转的一号支架(4)、安装于一号支架(4)...

【技术特征摘要】
1.随意方向运动电动车,其特征是 在底盘(I)的下底面的前、后各安装一个万向轮机构(I),在底盘(I)的下底面的左、右各安装一个轮毂式电动驱动轮机构(II);或者在底盘(I)的下底面的前部左、右各安装一个轮毂式电动驱动轮机构(II),在底盘(I)的下底面的后部安装一个万向轮机构(I);或者在底盘(I)的下底面的后部左、右各安装一个轮毂式电动驱动轮机构(II),在底盘(I)的下底面的前部安装一个万向轮机构(I);所述万向轮机构(I)由固定于底盘(I)的下底面的一号支杆(2)、安装于一号支杆(2)的下部的减振器(3)、安装于减振器(3)的下部且能绕减振器(3)旋转的一号支架(4)、安装于一号支架(4)上的转轮轴(5)、固定在转轮轴(5)的转轮(6)构成;所述轮毂式电动驱动轮机构(II)由固定于底盘(I)的下底面的二号支杆(20)、安装于二号支杆(20)的下部的二号减振器(16)、安装于二号减振器(16)的二号支架(19)、安装于二号支架(19)的轮毂式电动机车轮(18)、安装于二号支架(19)上的电磁刹车器(17)构成;前车灯架(8)联接在底盘(I)的上平面的前头,前车灯(7)安装于前车灯架(8)上;前车盖(10)和后车盖(13)均为四分之一圆鼓形或四分之一圆球壳形,前车盖(10)上,前方有透明视窗,前车盖(10)和后车盖(13)同心;前车盖(10)比后车盖(13)大,前车盖(10)联系于前车盖控制电机(15)的轴,前车盖控制电机(15)固定于底盘(I)的中部,后车盖(13)固定在底盘(I)的上底面后半部;前车盖(10)有后视镜(9)和前车门(11),后车盖(13)有后车门(12)和后车灯(14); 仪表盘架(24)下部联结在底盘(I)的上平面前部且处于前车灯架(8)后;调速踏板(22)、刹车踏板(21)均安装在底盘(I)的上平面且处于仪表盘架(24)后,调速踏板(22)、刹车踏板(21)均能在不受力时各自复位;设置反馈制动系统,所述反馈制动系统含有充电控制器,所述充电控制器分别与轮毂式电动机车轮(18)、电源(39)用导线连接;电源总开关(25)、前车盖开合控制器(23)均安装在仪表盘架(24)上部;前车盖开合控制器(23)有操作旋钮,操作旋钮转动范围是0°到90° ,前车盖开合控制器(23)随着操作旋钮的转动,向前车盖控制电机(15)提供同步同转向的驱动电流;自整角机(28)的定子固定在底盘(I)的上平面处于仪表盘架(24)后,圆杆(27)的下端与自整角机(28)的轴联接,方向盘(26)的中心安装在圆杆(27)的上端;二号支杆(20)的上端穿过底盘(I)与一号齿轮(31)中心固定,二号支杆(20)用轴承联系于底盘(I);操纵器(30)安装在底盘(I)的上平面,操纵杆(29)与操纵器(30)联系; 方向控制电机(32)固定在底盘(I)的凹槽中部底面,二号齿轮(34)的中心联接在方向控制电机(32)的转轴(33)的上端;三号齿轮(36)安装于一号定轴(35)的上头且能绕定一号轴(35)转动,一号定轴(35)的下端固定于底盘(I)的凹槽底面;四号齿轮(37)安装于二号定轴(38)的上头且能绕定二号定轴(38)转动,二号定轴(38)的下端固定于底盘(I)的凹槽底面;左边的一号齿轮(31)、三号齿轮(3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广
申请(专利权)人:刘新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