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祥玉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机动车的驾驶人智能确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73883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机动车的驾驶人智能确认系统,旨在提供一种可以对道路违章违法驾驶人进行精确认定,防止违章代罚和肇事逃逸的应用于机动车的驾驶人智能确认系统。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包括有电子驾驶证、车载驾驶人信息处理装置、道路监控驾驶人信息采集装置和远端驾驶人违章违法信息处理服务器。所述车载驾驶人信息处理装置通过车辆启动前采集驾驶人指纹并自动与所述电子驾驶证内的无源射频识别电子标签芯片上的备案指纹进行比对,通过所述的道路监控驾驶人信息采集装置的远距离射频识别RFID技术,实现对实际驾驶人的精确认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实际使用中方便、快捷,技术先进、可靠,适用于机动车和驾驶员管理行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个人确认系统,具体为ー种应用于机动车的驾驶人智能确认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目前机动车的保有量约为8000万辆,并且还在以每年约10%的速度递增。按照我国道路交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机动车驾驶人的违章违法行为必须进行相应的处罚。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我国对于各种机动车违章违法取证除极小部分来自于交通管理部门的现场执法检查以外,绝大多数的违章违法取证均来自于设置在城乡道路和高速公路上的各种电子监控设备所采集的信息,这对于遏制交通违章违法、保障交通安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遗憾的看到这些电子监控设备均是通过摄录机动车号牌从而锁定违章车辆,但是对于车内实际驾驶人却无法认定,因此出现了这样ー些不正常现象,在车主到交管部门接受违章处罚时,可以携带多个不同人员的驾驶证进行扣分,甚至网上还出现了叫卖驾驶证代扣分的广告,例如代扣一分收200元等等,只要保证每个驾驶证一年内不被扣满12分就行了。这种现象使得违章驾驶人员可以轻易逃避对自己的处罚,从而不能有效约束自己在今后驾驶上的违章违法行为,这不利于交管部门对机动车违章违法的整治,不利于更好的保障道路的安全畅通。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不能对机动车肇事时肇事驾驶人身份进行技术锁定,因而造成肇事驾驶人逃逸、肇事后找人顶包等等违法现象愈演愈烈,最近发生的几起影响较大的肇事逃逸案件,事后警方通过调查对具体肇事驾驶人的认定在社会上引起激烈争议,普通民众认为可能有顶包的现象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另外随着车辆的增多,盗车现象也比较严重,需要一种技术手段在盗车者试图强行启动车辆时锁定车辆启动装置或者对于盗车者本人身份进行锁定以达到遏制犯罪的目的。通过检索,申请号为200710090270. 6的名称为“机动车电子行驶证、电子驾驶证、其管理系统及方法”的专利申请在2007年9月5日公开,但是这个现有技术存在明显的技术缺陷,那就是机动车车主因为已经拥有启动自己车辆所必须的电子行驶证和密码,因此在插入电子行驶证和输入密码后,仍然可以借用别人的电子驾驶证或者是从非正常途径得来的有效电子驾驶证插卡启动车辆,而实际驾驶人却是车主本人,以此来逃避对自己可能的违章处罚;同理车主也可以将电子行驶证和密码交给别人例如亲戚、朋友或者是同事,而这些亲戚、朋友、同事也可以使用第三者的或者从非正常途径得来的有效电子驾驶证来启动和驾驶车主的车辆以达到在出现违章时由别人代罚的目的。另外这个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中也缺乏可操作性,由于每次启动车辆前需要首先插入本车辆电子行驶证读卡,然后输入只有车主本人才知道的密码,然后再插入电子驾驶证读卡,毎次启动均是如此,非常繁琐,也使得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车辆之间的相互借用、紧急情况下的车辆的应急使用等等都存在非常不方便的问题。因此这种现有技术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违章违法驾驶人代罚顶包的现象,在实际运作中也异常繁琐,并不具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通过检索,申请号为200610021125. 8的名称为“电子驾照车载智能监视系统”的专利申请在2007年12月12日公开,同样的这个现有技术存在技术缺陷,具体是任何人只要插入任何有效电子驾照就能驾驶,这仅能解决机动车是否是有证驾驶问题,但是不能解决是否是电子驾照的持有者本人在驾驶,因此采集自电子驾照的违章信息不一定就是实际违章驾驶员本人,仍然不能实现谁违章谁接受处罚的目的。现有技术的指纹识别车辆启动装置,仅仅依据核对已经存储于指纹识别器内已保存的指纹信息来启动车辆,与驾驶证信息没有任何关联,对克服驾驶证代罚顶包现象没有任何帮助。综上所述,如何克服在现有技术中为避免违章违法驾驶人逃避处罚转而由别人代罚扣分因而试图对实际驾驶人进行技术认定时却不能有效锁定实际驾驶人,同时在实际运作时复杂繁琐、不具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技术缺陷,成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急待解决的ー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为避免违章违法驾驶人逃避处罚转而由别人代罚扣分因因而试图对实际驾驶人进行技术认定时却不能有效锁定实际驾驶人,同时在实际运作时复杂繁琐、不具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技术缺陷,实现现场驾驶人与驾驶证核对指纹信息,从而达到车辆必须是驾驶证持有者本人驾驶的目的,提供ー种应用于机动车的驾驶人智能确认系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ー种应用于机动车的驾驶人智能确认系统,主要包括有电子驾驶证、车载驾驶人信息处理装置,所述车载驾驶人信息处理装置主要包括指纹识别器,与所述指纹识别器相连的车内射频识别存储单元,与所述车内射频识别存储单元相连的车辆启动控制单元,所述车辆启动控制単元用于控制车辆启动,所述的电子驾驶证用于存储电子驾驶证的持有人的指纹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内射频识别存储单元可以通过所述的指纹识别器现场采集驾驶人的指纹并与所述的电子驾驶证内储存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所述的ー种应用于机动车的驾驶人智能确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内射频识别存储单元主要包括有CPU以及与CPU分别相连的近距离RFID阅读器和有源RFID标签芯片。所述的ー种应用于机动车的驾驶人智能确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驾驶证内包括有无源RFID标签芯片。所述的ー种应用于机动车的驾驶人智能确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道路监控驾驶人信息采集装置、远端驾驶人违章违法信息处理服务器,在所述的道路监控驾驶人信息采集装置中包括有远距离RFID阅读器和无线传输单元,所述的远距离RFID阅读器与所述的无线传输単元相连;在所述的远端驾驶人违章违法信息处理服务器中包括有无线接收单元和信息处理服务器,所述的无线接收単元与所述的信息处理服务器相连,所述的近距离RFID阅读器读取所述电子驾驶证内指纹信息送入所述CPU,所述CPU在确认这是有效指纹信息后就送入所述的有源RFID标签芯片用以刷新上一次的指纹信息,所述的车内射频识别存储单元在每一次车辆启动后自动保存实际驾驶人的有效指纹信息,所述的远距离RFID阅读器用于所述车内射频识别単元信息内所述有源RFID芯片内已储存信息的阅读识另IJ,所述的道路监控驾驶人信息采集装置被集成到现有的各个道路违章机动车电子警察监控点,所述的远端驾驶人违章违法信息处理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道路监控驾驶人信息采集装置传来的信息锁定实际驾驶人的身份。所述的ー种应用于机动车的驾驶人智能确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内射频识别存储单元内的所述CPU在车辆启动的瞬间控制所述的指纹识别器停止指纹采集工作。所述的ー种应用于机动车的驾驶人智能确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载驾驶人信息处理装置被固定于车内中控台内部并与车辆启动装置相连,所述的车载驾驶人信息处理装置如果被拆除、损毁,车辆发动机将无法启动。在本技术中,车载驾驶人信息处理装置使用车载蓄电瓶供电。当驾驶人将车钥匙插入点火开关试图启动车辆发动机时,车载驾驶人信息处理装置内的车辆启动控制单元装置控制车辆启动装置处于断开状态使得发动机无法启动,同时指纹识别器进入指纹采集状态,驾驶人输入的指纹信息被送入车内射频识别存储单元,同时车内射频识别存储单元内的CPU控制近距离RFID阅读器非接触射频阅读驾驶人随身携帯或者被放置在车内的电子驾驶证内的无源RFID标签芯片内由交管部门预先备案储存的驾驶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机动车的驾驶人智能确认系统,主要包括有电子驾驶证、车载驾驶人信息处理装置,所述车载驾驶人信息处理装置主要包括指纹识别器,与所述指纹识别器相连的车内射频识别存储单元,与所述车内射频识别存储单元相连的车辆启动控制单元,所述车辆启动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车辆启动,所述的电子驾驶证用于存储电子驾驶证的持有人的指纹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内射频识别存储单元可以通过所述的指纹识别器现场采集驾驶人的指纹并与所述的电子驾驶证内储存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机动车的驾驶人智能确认系统,主要包括有电子驾驶证、车载驾驶人信息处理装置,所述车载驾驶人信息处理装置主要包括指纹识别器,与所述指纹识别器相连的车内射频识别存储单元,与所述车内射频识别存储单元相连的车辆启动控制单元,所述车辆启动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车辆启动,所述的电子驾驶证用于存储电子驾驶证的持有人的指纹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内射频识别存储单元可以通过所述的指纹识别器现场采集驾驶人的指纹并与所述的电子驾驶证内储存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机动车的驾驶人智能确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内射频识别存储单元主要包括有CPU以及与CPU分别相连的近距离RFID阅读器和有源RFID标签芯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机动车的驾驶人智能确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驾驶证内包括有无源RFID标签芯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机动车的驾驶人智能确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道路监控驾驶人信息采集装置、远端驾驶人违章违法信息处理服务器,在所述的道路监控驾驶人信息采集装置中包括有远距离RFID阅读器和无线传输单元,所述的远距离RFID阅读器与所述的无线传输单元相连;在所述的远端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玉
申请(专利权)人:孟祥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